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制统一是法律解释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实现法治和国家统一的基本要求。但法律解释对法制统一的满足是有限度的,由于立法意图的不明确性、语言的开放性和解释主体的内部分化,很难在法律解释中实现完全的法制统一。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法制思想有极为丰富的内涵,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理论,主要表现在:重视民主法制建设;提出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阐明经济建设和法制的关系;阐明党的领导和法制建设的关系;主张加快立法步伐,完备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群众体育的现状及不能适应建设"和谐社会"要求的具体问题,从而推出了"以人为本"体育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这一论点,进而从国家政策和职能部门的角度以及政府引导和群众参与的"互动"角度,指出发展"以人为本"群众体育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4.
加强法治政府诚信建设是"两型社会"试验区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两型社会"建设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督促和保障试验区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法理学者持有不同的法律规范构成说。一方认为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法律后果"或"假定、处理与制裁"构成;另一方则主张是"构成要件、当为要求与法律后果"。以法律规范的语义学定义观之,前者论述的其实是两条以上法律规范构成的功能复合体(或称为法律规整)的构成要素;后者从法律适用的角度揭示的所谓法律规范的完整结构,仍可进一步分析。法律规范作为规范的构成要素至少有六个:行为主体、规范模态、行为、适用条件、行为的承受人和行为的客体。  相似文献   

6.
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法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人权是法治要体现的内涵之一;法制是维护公平正义的保障;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陈芳 《企业家天地》2010,(12):154-155
阐述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以人为本"的思想,揭示了学生管理工作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倡导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如何做好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王为 《企业家天地》2010,(10):45-46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指导思想,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之间存在辩证统一关系。人本管理强调人在管理中的地位,突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管理强调依法治理,法制规章健全,在管理中事事处处都有规章制度约束。科学管理既强调人本性,更要发挥法制规章的规范作用,力求做到人本性与制度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方鑫 《西部金融》2003,(12):43-44
银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环境的支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经济要求个人、企业行为和政府管理行为严格遵循法律规范,做到依法办事.目前,银行业的发展在一些环节上由于遇到的法律待遇不公正,致使银行资金呆坏率上升,国有资产受损程度加重.依法维护银行业资产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法律环境对银行业的支持显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是我国数千年法律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称,其基本特点是礼法结合、皇权至上、重刑轻民和无讼息争。这种文化对现代法制有诸多影响:一方面,它弥补了法律调节的不足、节省诉讼资源、完善现代法制、促进法制建设;另一方面,它腐蚀人们的权利观、制约现代法制进程、消解现代法制精神、阻碍现代法制平等观念的确立。因此,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必须现代化,以促进现代法制建设,而这种现代化的条件正在于法律文化的历史延续性、本土性、可塑性。礼法结合、判例成文法化、消除等级观念等则是传统法律文化现代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俄国伟大的导师列宁提出了关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一系列崭新理论,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建设法制国家的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宝库,对于我们今天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配体制是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以人是否实现全面发展来衡量分配体制合理与否是"以人为本"人本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在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情况下,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标准来衡量城乡分配体制的合理与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谐的城乡分配体制在促进农村居民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农村生产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论述我国财政透明化意义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财政透明化法制保障从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中外财政透明化法制保障的对比;2、财政税收收入透明化的法制完善;3、收费收入透明化的法律保障;4财政集中支出透明化的法制保障;5、财政自主性支出透明化的法制保障;6、财政收支平衡透明化的法律保障;7、会计信息透明化的法制保障;8、财政执法监管透明化的法制保障;9、财政行政立法透明化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时代,我们思考法律问题,必须要有全球思维。马克思、恩格斯囿于时代限制不可能为我们提供一套现成的全球视域下的法哲学理论。本文对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理论中的法哲学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归类,把这些思想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即以人为本的法哲学思想、"统一的法律"的法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的法哲学思想,并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留有余地判决"是法院和法官在审判中部分地屈从于外在的压力、违背自身内在的理性与良心,忽视法律定罪在案件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方面的严格要求,力图在法律的应然要求和现实的掣肘因素之间、在国家权力(或强势群体力量)和公民权利的冲突之间作出调和、妥协处理的一系列判决样态。虽然可以从法律社会学和法律经济学视角中找到这种实然选择的理由,但"留有余地判决"缺乏法理和法律规范的正当性支持。对"留有余地判决"及其错案的预防,应从明确事故责任主体、防止责任外化、转移、强化裁判者个体责任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综合调控。  相似文献   

16.
我国法治目标的内核是建立新型的法律秩序,新闻传播既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又是构建法律秩序的舆论工具。新闻传播应及时调整思想观念,改进报道方式,从法治要求和有利于法律秩序的要求出发,加强法制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儒家法家关于"人法"、"人治法治"范畴的理论阐释、争论及发展脉络的介绍,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设及管理实践分析"人治法治"理念对于现代管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探索寻求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和谐发展的途径和对策,使它们成为一个和谐有序、相互促进的有机系统,为我国新一轮的改革发展提供可资借鉴和推广的经验。在"两型社会"建设的各项具体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走创新之路,以法律为规范。  相似文献   

19.
无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无锡的经验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的;以人为本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眼点;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无锡通过以上措施,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促进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韩非是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所提出的法律政令应当适应社会发展,对当时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了韩非子法律思想的产生背景、人性论基础;其次逐步探讨其"法律发展"思想的内涵;最后评析韩非子的"法律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