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经济分析工具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文章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构建了与中国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来进行中国宏观经济的内生随机增长的实证研究,从而有效解决了以往随机增长模型研究中存在遗漏变量偏差和外生增长假设的结构性变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在我国的区域分布上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绝大部分的外商直接投资,中西部地区则递次减少。这种外商直接投资的二元结构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二元结构保持一致,且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对区域经济增长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提高东道主生产效率的假设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成立,在中部地区不成立;外商直接投资扩展东道主生产边界的假设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不成立,在中部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保险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现代金融业的三大主体之一的保险业在得益于经济增长的同时,对经济增长具有反作用。本文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出发,建立经济增长的模型,并运用我国的有关数据对保险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财产险保险市场的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人身险保险市场的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增长模型中加入内生制度变量的局限性,然后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出发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构造了一个包含外生制度变量的经济增长模型,自该模型中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假设之下,在平衡增长路径上经济增长率等于技术进步率和制度变迁率之和.另外本文对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进行了比较,并按照技术进步分类方法对制度变迁分类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供给领先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假说与经验事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在0LG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两阶段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推导了供给领先的金融发展模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然后,基于40个国家1985~200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了VAR模型,对Patrick(1966)提出的供给领先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与效应进行了分析和检验.最后发现,在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供给...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运用帕加诺(Marco Pagano)的简单内生增长模型(Pagano,1993),分析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对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两个主要的因子———投资总量和投资效率两个方面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在对金融发展指标体系的分析基础上,将研究金融深化指标(M2/GDP)、反映金融结构的指标证券总市场与GDP比率(S/GDP)、资产配置效率指标PRIVATE、以及资产价格指标实际利率RR与储蓄投资转化率、投资率(固定资产投资/GDP)、投资效率指标(GDPt-GDPt-1)/It,经济增长指标人均GDP增长率(GPGDP)。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作了一个全面的综述。理论分析表明,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集中于提供风险保障、扮演金融中介、促进风险管理三方面。实证分析表明,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证实了保险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假说。文章最后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Solow模型(1956)为基础,把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同时纳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构造了一个包含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的扩展Solow模型。运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各省的经济增长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各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conditional convergence)特征,即在控制了各省间人口增长率、物质资本投资率、人力资本水平和制度因素差异后,可以观测到明显的经济增长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9.
金融发展与经济运行的关系问题一直处于不断的研究积累过程中。文章将金融行业细分成银行、证券、保险三个子行业,并选取了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通过ADF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后,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再对变量之间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以检验银、证、保三者在长期中是否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金融结构中,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于银行业与证券业。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但是财政生产性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不断缩小。本文从政府支出的公共品模型和拥挤模型出发,对国家财政、地方财政总支出和生产性支出规模的经济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1)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仍需要政府强力推动;(2)中央财政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远高于地方财政生产性支出,(3)国家财政的非生产性支出规模过大,不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