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韩贸易合作的产业内贸易效应:1992—200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中韩两国贸易合作与双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关系.通过对1992-2007年两国平均关税与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协整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平均关税每降低0.01将导致产业内贸易指数上升0.27.由此得出,在中韩两国贸易合作进程中,随着关税壁垒的不断降低,双边产业内贸易将得到更快的增长,两国贸易合作的调整成本呈长期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选用20002012年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相关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评估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中产业间贸易的水平及结构特征。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份额在不断增加,但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变化均影响到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额的变化;而产业内贸易的增长主要由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带来。  相似文献   

3.
中韩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2000—2009年的中韩农产品贸易的静态产业内贸易指数(GL)、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进行计算和分析后,实证分析了影响中韩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韩两国农产品边际产业内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特别是2007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两国农产品贸易几乎形成了完全的产业间贸易的发展态势,韩国农产品的竞争力稳步增强。其中,少数农产品保持了良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影响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因素包括:两国的经济规模、FDI的流入量、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以及两国经济规模的相对差异。经济规模的扩大、FDI流入量的增加以及中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都能够深化中韩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其中,两国GDP的增长和中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的进步对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促进效应较大,而两国经济规模的相对差异对双边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深入发展有负面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实证研究了中日韩三国四大类农产品产业内及产业间贸易的发展状况。研究表明,中国与日韩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方式正在逐渐改变,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的中韩和日韩之间产业内贸易占主导地位,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中目两国则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优化发展中日韩三国农产品贸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韩农产品贸易规模虽不断增加但速度较缓且波动较大,贸易纠纷频发,这必然影响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的进展以及两国自由贸易协定议程。通过分析中韩农产品贸易关系特点,结果表明存有差异的农业资源和贸易结构使两国间农产品贸易具有互补性,但是两国农产品出口在世界市场上呈现竞争关系。在深入分析贸易障碍的基础上探讨两国农产品贸易合作的途径,寻找中韩农产品贸易合作的切入点和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Novy模型,测度了1999—2007年间中国与OECD18国的双边服务贸易成本,以此来呈现中国服务贸易成本的大小及变化。中国的双边服务贸易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在加入WTO后有明显加速的迹象,其中中国与美国、日本两个主要服务贸易伙伴的贸易成本下降幅度要远低于总体下降幅度。同时,从成本的绝对值看,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接近,双边服务贸易成本越高。  相似文献   

7.
1992年以来,中韩农产品贸易除出现三次波动外,总体呈温和增长趋势.从近年来中韩双边贸易看,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结构变动与要素禀赋理论所指的方向具有一致性.受中国引资政策调整、韩国农产品"进口开发"战略以及两国农业结构的影响,未来中韩农产品贸易呈逐年扩大的态势;同时,中韩农产品贸易摩擦有可能增大,甚至引发在第三国农产品市场的贸易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贸易发展状况、贸易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现状,运用Grubel-Lloyd指数和GHM指数,对2004~2013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与结构进行测算,并对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双边农产品贸易存在严重的贸易不平衡;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农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与其它四个国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四类农产品中第二类农产品(植物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且表现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此外,平均市场规模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贸易不平衡程度、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和对外直接投资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中日韩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日韩三国的必然选择。而贸易一体化又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分别阐述了中日、中韩双边贸易的现状、问题和趋势,然后对中日韩贸易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最后为各国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Fukao等(2003)的模型对FDI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分析结果表明,在FDI成本与贸易成本较低的条件下,当两国存在资源禀赋差异时,FDI会引起两国间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进一步利用1991至2009年中韩贸易数据进行指数分析的结果表明:产业内贸易已成为两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SITC 7类机械、运输设备产品产业内贸易特征尤为明显,而中韩产业内贸易比重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进一步的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2015年6月1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签署,中韩自贸区建设即将进入实施阶段。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签定,为中韩两国各领域经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双方就有关农产品方面也达成了共识,采取多种措施保障促进中韩农产品贸易发展。本文基于对2002年~2014年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数据,从总体、细分两个层次分析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以便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更好地促进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迫切要求放开农产品关税限制,贸易限制对农产品出口量与价格产生显著影响,从而导致农产品出口国相关主体福利的变动。本文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在对大米供给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及出口需求弹性估计的基础上,基于国际粮食价格剧烈波动的现实,分析大米出口关税变动对不同主体福利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关税水平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体社会福利水平的改善,但其福利效应在生产者、消费者、政府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是非均衡的,关税水平的降低促进了消费者福利和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以及贸易条件的改善,但同时也导致了生产者的巨大损失和汇率的损失。因此,政府根据最佳关税水平,对不同主体的福利变动进行调节与补贴,从而实现福利均衡,促进大米产业的稳定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Novy(2013)模型测度了中国双边服务贸易成本,并对服务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95~2011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服务贸易成本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从行业结构来看,现代服务业的贸易成本较高,且下降幅度较小。中国服务贸易成本比货物贸易成本高75.75%,且下降速度低于货物贸易成本。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服务贸易成本偏高,但下降幅度较大。文化距离、自由贸易区和空间距离是影响双边贸易成本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尽管中日、中韩双边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相互之间的合作已经是大势所趋。由于历史原因和层次所限,中日两国率先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较小。比较现实的做法是中韩之间首先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然后吸收日本加入,逐步向中日韩三边自由贸易区过渡。  相似文献   

15.
自中韩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联系日益紧密,但两国在2000年和2005年先后围绕以大蒜和泡菜为主的农产品发生了两次贸易争端。本文通过对这两次争端的分析和比较,为今后应对类似的贸易冲突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韩FTA建立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基于GTAP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GTAP模型,分三种方案对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一般均衡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如果韩国取消对华农产品进口关税,韩国农产品的价格、产出及贸易量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影响较为显著;但中国农产品部门所受影响相对较小,对世界其余经济体的影响则几乎可以忽略。此外,农产品市场开放会不可避免的对韩国农业造成冲击,因此,双方应当充分理解韩国农产品的敏感性,调整FTA谈判战略,逐步开放双方农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4—2018年HS-6分位贸易数据,计算中日双边出口二元边际,实证研究关税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以此预测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框架下的中日双边贸易前景。研究结论如下:一是中日双边贸易增长均主要依靠广延边际扩张,但2016年后双边出口二元边际及比重波动下降;二是以关税优惠为代表的中日韩FTA对中日双边出口均有利,将提升中国出口集约边际即贸易规模与扩大日本出口广延边际即贸易产品种类,且对日本出口更为有利;三是FTA对中日制造业双边出口的影响与总体一致,补偿式技术创新机制在中国制造业中较为明显;四是FTA对中国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对日本出口均有集约边际的贸易效应,其中将给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带来巨大潜力,对日本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中国出口有广延边际的贸易效应,对日本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出口有负向冲击。  相似文献   

18.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中韩1992—2018年面板数据,分析两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规模和结构,测算双边工业制成品贸易的GL指数、MIIT指数和GHM指数,并基于扩展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韩工业制成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其中按材料划分的工业制成品和杂项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略有下降趋势,而与化学有关的各种产品以及机械与运输设备产品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相对较低,但呈上升趋势。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差异因素对两国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最大,另外还有对外开放程度、经济规模和外商直接投资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韩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韩国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和主要进口国,中国成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进口国。文章以中韩贸易结构为切入点,从数据中描述中韩进出口不同商品类别的比重和贸易结构的变化,分析其原因,并对进一步优化中韩两国贸易结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与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韩自由贸易区作为推动中日韩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有效途径,它的建立十分重要.在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是必要的这一前提下,从中韩政界和企业界的态度、经贸文化交流、经济互补性和建立后的贸易效应四方面论证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是可行的;同时,指出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