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温室气体的减排存在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环境规制弥补其缺陷,在低碳视角下探索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1995-2011年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测算历年各省的碳排放量,以碳排放强度为环境规制的代理变量,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碳排放强度每降低一单位,即环境规制强度每增加一单位,人均GDP将增加11.65%,即加强环境规制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
采用我国48个老工业基地37个工业行业2006—2012年的数据,核算其碳排放量及变化趋势,并运用LMDI方法从区域和行业两个层面分析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老工业基地能源消费还是以煤炭消费为主;从地区层面看,行业规模和能源结构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拉动因素,行业结构和行业能源强度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制约因素;从行业层面看,行业规模对37个行业的碳排放均表现出拉动作用,能源强度对7个行业的碳排放起到拉动作用,能源结构对28个行业的碳排放量具有拉动作用。应适度控制工业行业规模,优化行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加快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对河北省三个产业碳排放强度进行分析后发现,第二产业的碳排放总量和单位产值碳排放量同其他两个产业相比都是最大的;在第二产业中工业的碳排放量总量和单位增加值碳排放量比建筑业大。为此,加强对河北省碳排放强度指标的分析与研究,有助于河北省工业内部各行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我国碳排放强度地区差异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政府制定地区的碳排放政策提供数据参考,本文基于1995—2012年省际碳排放数据,在描述性统计及地区收敛性检验基础上,对我国碳排放强度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四大区域碳排放强度存在较大差异,中西部地区碳排放强度较高,且中部省区间差异较大;从变异系数来看,地区间碳排放强度的差异未出现缩小态势;我国地区间碳排放强度存在σ收敛、绝对收敛及条件收敛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强度下降起促进作用,而工业化则有抑制作用;要实现我国碳排放强度目标,关键是要限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发展,调整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耗带来的碳排放增加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控制和减少碳排放也相应成为一项日益紧迫的重大课题。山东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和碳排放大省,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减排压力。为此,采用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建立山东省碳排放增量的因素分解模型,对1995—2009年间产业规模、产业结构、碳排放强度这三个主要因素对山东省碳排放增量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产业规模的扩大是导致山东省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没有起到减少碳排放的作用,反而对碳排放量的增加有所促进,对碳排放起到决定性抑制作用的是碳排放强度的降低。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减少山东省碳排放量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嘉兴市2005—2009年碳足迹的调查分析,得知:嘉兴市碳减排形势严峻,2009年人均碳排放量、GDP碳排放强度和工业碳排放强度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虽然自2008年开始,经济持续增长而碳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但五县两区的碳足迹差距较大。海盐、秀洲区、海宁和桐乡的碳排放强度较高,南湖区、平湖和嘉善碳排放强度较低。因此必须抓住三次产业中工业这个能耗主体进行节能减排,同时加快发展服务业,实施差异化政策,限制高碳低效产业的规模扩张,大力扶持低碳高效产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7.
孙燕玲  张伟 《全国商情》2011,(Z4):6-7,10
在低碳城市构建过程中,碳排放量的多少和碳排放强度的高低是其主要衡量因素。通过对数均值迪氏分解法(LMDI)对青岛市1999—2009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变动量进行分解分析,指出经济发展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人口规模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有限;而能源效率、能源结构与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均存在负相关关系,其中能源效率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对于加快青岛市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2016年~ 2025年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午,也是对我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检验的十年,因而预测制造业的碳排放并做好阶段性控制工作,是我国制造业实现绿色发展的首要任务.基于Kaya恒等式,引入能源结构、高碳产业比例、人民币汇率、加入WTO等变量,构建制造业碳排放协整方程,发现我国制造业的碳排放增长与人均增加值、能源强度、能源碳强度、高碳产业比例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再预测出2025年制造业在积极情景、消极情景、基准情景下的碳排放水平及2020年~ 2025年制造业碳排放的平均增速;然后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2025年碳排放可能的取值范围进行模拟,得出我国制造业2025年的碳排放水平值;最后依据产业结构失衡度倒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得出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碳排放构成比例,为制造业、进而为中国经济2020年~2025年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勾勒出碳排放路线图.  相似文献   

9.
采用IPCC2006年提出的各类能源碳排放的计算方法,计算了烟台市历年碳排放量。结果表明:烟台市2005~2009年间,碳排放量增加了41.37%,人均碳排放量增加量40.27%,碳排放强度减少了23.15%,虽然烟台的GDP能耗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是人均碳排放量却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国碳排放强度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深入探讨碳排放强度的驱动因素,对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能源强度、单位能耗碳排放、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变动对碳排放强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人口、城市化率、国际贸易分工对碳排放强度影响不显著;能源强度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强度正向影响最大,人均GDP和产业结构影响较大,单位能耗碳排放影响最小;人均GDP持续增长对降低碳排放强度的负向贡献率最大,产业结构变动对降低碳排放强度的负向贡献率较小;而能源强度下降是导致碳排放强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其正向贡献率较大,能源消费结构变动和单位能耗碳排放变动对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正向贡献率较小。  相似文献   

11.
基于最终需求的视角,构建扩展的(进口)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采用改进的两极分解方法,从经济整体及行业部门层面对最终需求以及消费、投资、出口等各类需求的碳排放驱动效应进行分解。结果表明: (1) 1992-2012年间,最终需求驱动碳排放净增加66.19 亿吨,其中规模效应及中间结构效应驱动碳排放增加73.68和44.76亿吨,技术效应减少碳排放51.87亿吨。(2) 从"三驾马车"碳排放"贡献"及变动来看,消费排放份额持续下降,投资、出口排放占比不断上升;(3)从各类需求自身驱动效应及部门分布特征来看,"三驾马车"驱动碳排放存在巨大差异:消费驱动碳排放主要集中于农业及服务业,且以规模效应为主;投资、出口驱动碳排放主要集中于工业,且以规模效应及中间结构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12.
文章定量测算和分析我国1997-2008年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和行业分布,结果显示,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碳强度远高于其他行业,东部发达地区的碳强度远低于其他地区;并且,各省区的碳强度状况与其所处的工业化进程差异及采取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直接相关。同时,基于LMDI分解方法进行的各省区能耗碳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能源强度的改善是驱动1997-2008年大部分省区碳强度降低的主导因素,而产业结构的变化则趋于拉升大部分省区的碳强度。上述两种力量在各省区有着明显不同的作用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正在进入以重化工业快速发展为特征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倡导下,工业碳减排成为各政府工作的焦点。基于此,笔者利用含有非合意性产出的DEA模型构建了工业碳排放绩效指数,测度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五大区域2005~2010年工业碳排放绩效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了影响这些区域工业碳排放绩效水平的因素。结果表明:从时间层面来看,我国工业碳排放水平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从区域层面来看,工业碳排放绩效不平衡。另外,面板数据模型表明,工业规模结构、产权结构、轻重结构、“三资”工业企业份额等对工业碳排放绩效产生显著影响,但在不同区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基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从东、中、西和全国四个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参考点,考察不同区域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两大因素。以人均GDP代表经济增长,以碳排放量作为环境质量指标,进行了EKC模型的实证分析。再把第二产业比重作为产业结构升级指标,考察产业结构升级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是否存在区域差异。实证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排放量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相对较好,西部地区温室气体问题面临严峻挑战,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  相似文献   

15.
绿色服务业的发展方兴未艾,并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功能角色,基于碳排放角度研究服务业的优化问题,有利于正确判断和把握服务业发展政策。运用IPCC法测算了2004—2010年吉林省各服务行业的平均碳排放量,得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行业属于碳排放量高的服务行业;再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各服务行业的碳排放影响,发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服务业碳排放的影响较大;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对服务业碳排放影响较小。得出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影响之间存在差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促进经济与碳排放脱钩发展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整合产业结构理论和工业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强度演进的"开口P型曲线"假说,该假说得到了已实现工业化国家演进事实的数据支持。对我国二者演进关系的估算结果表明正处于"开口P型曲线"的拐弯阶段,产业结构仅有个别年份对碳排放强度起结构红利贡献,整体上是结构负担贡献。估算结果有两个政策含义一是在现有考核办法中新增碳排放总量的考核指标和相应管理办法;二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17.
在考虑进口中间投入品的情况下,采用投入产出法计算出口贸易内涵CO2排放量,并对排放的总量、行业和区域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为:我国出口贸易内涵CO2排放总量呈上升趋;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及金属制品业等十个高碳行业的出口贸易内涵CO2排放份额增加且高于出口份额;东部地区的出口结构、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技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使东部地区排放份额低于其出口贸易份额.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全要素分析框架下利用环境技术测度了2003~2009年我国各地区工业碳排放绩效的静态水平、动态变化,并运用动态面板数据计量方法对影响我国工业碳排放绩效变动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工业碳排放绩效处于上升状态,但整体水平较低,且在区域之间极不平衡;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对其改善皆起正向作用,技术进步的作用力度大于技术效率;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因素、能源因素、对外开放以及环境规制等对我国工业碳排放绩效产生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30个省份1995年—2007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利用STIRPAT模型对碳排放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利用Kaya方法对碳排放变化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U"型曲线关系,并且存在较强的排放惯性。因素分解结果显示,经济增长是碳排放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技术进步对碳减排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具有一定随机性,能源消费结构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影响不明显。基于上述,本文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东部地区能源碳排放的省域比较及因素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6年~2008年能源消费数据,对东部地区12个省份的CO2排放量进行估算,并且利用LMDI方法对其进行因素分解。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碳排放呈快速增长趋势,且不同省份之间碳排放量差异比较明显;经济增长、人口规模和能源结构是东部地区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其中经济增长是最关键的因子,而技术进步是东部地区碳排放的抑制因素,但是在不同年份之间存在较大的随机性。基于此,提出了减少东部地区CO2排放的相关政策建议,以适应中国的低碳经济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