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我国货币政策的主基调依然是稳健货币政策。虽然,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只能部分满足固定汇率制下的模型(经典M-F模型)所假设的条件,但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应当是有一定效果的。在经济增长速度高于预期、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带来负面影响、社会资金流动性过于宽松的新形势下,应进一步拓展稳健货币政策新机制,不断提高稳健货币政策内外平衡的主动性,合理调整要素价格,积极创造稳健货币政策的转化条件。  相似文献   

2.
中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及宏观政策的有效组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反通货紧缩过程中,引伸出两个政策问题:一是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二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怎样组合有利于反经济周期。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逻辑出发,系统阐述了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基本原因是社会公众预期的非对称性。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组合是反通货紧缩的有效政策组合。在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9.1%从而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后,中性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组合符合理论与现实逻辑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央银行在对货币政策的适时调整中,存在调整力度较弱、结构调控功能不强和政策工具有限等问题,因此应进一步调整思路,在将"稳健"货币政策更名,明确其取向的前提下,加大调控力度收紧总量,同时注重结构调控,发挥信贷政策作用,并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和不断改善政策实施的外部环境,引导货币信贷总量稳定适度增长,以防止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是金融的核心。本文探讨了我国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内涵及实践,分析了2014年稳健货币政策的新特点及面临的挑战,对基层央行执行好稳健货币政策提出建议:加强稳健货币政策传导的及时性;增强稳健货币政策执行的前瞻性;增强稳健货币政策执行的针对性;增强稳健货币政策执行的协同性;提高稳健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提高稳健货币政策操作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我国货币政策应"保持稳健中性",但是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相当于隐性加息,其加息的主要依据是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加息防止经济过热;加息可以抑制房地产泡沫;美国进入加息周期,中国加息可以防止资本外逃.但我国货币政策尚不具备加息条件,原因在于中国经济企稳态势事实上并不稳固,加息将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应采取宏观审慎政策而非选择加息,用加息手段抑制资产泡沫可能效果不明显,反而可能导致中国经济陷入债务通缩;加息不是防止资本外逃的有效手段,应通过适度加强资本管制.  相似文献   

6.
2007年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货币政策由稳健逐步转向从紧,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不断加剧。但是,随着国际金融、经济形势的激烈变化,我国宏观调控的方向和目标开始发生了一系列改变,已经由今年初的"双防"、"一保一控"转变到"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上来,宏观调控政策也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我国政府对经济运行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与国际金融、经济严峻形势的相关性保持高度重视,并着手采取了积极措施防止经济出现下滑。在这一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处境发生重要变化。  相似文献   

7.
本在对货币政策的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作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提出在宏观经济目标的指引下,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运用,并结合其它政策工具,可为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十五”期间以发展为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十五”期间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这就决定了此间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选择促进经济增长为最终目标,建立市场主导型间接调控机制,以防范财政性金融风险为主。为此,要采取多种措施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后凯恩斯经济学认为,扩张的财政政策需要配之以扩张的货币政策。而我国在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由于扩张的财政政策挤出效应不存在,连续实施五年的稳健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主动的,并有利于预防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0.
本对我国现行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对如何继续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广大金融工作对当前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全面、深入的认识、更好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