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疫精神是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应有之意。高校可以从抗疫精神中五个维度出发,用“生命至上”的精神启发大学生的为民意识,用“举国同心”的精神厚植大学生的爱国情怀、用“舍生忘死”的精神造就大学生的英雄品格,用“尊重科学”的精神孕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用“命运与共”的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国际担当,从而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华民族前进道路上的一次重大挑战,中华儿女在短时间内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积极奋战,形成了伟大的抗疫精神。这是中国智慧、中华文化力量在战争中的体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抗疫精神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抗疫故事蕴含着丰富而伟大的抗疫精神,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教学资源,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是当前形势下的必然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坚持真实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学理性与故事性相统一,引导性与互动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凸显网络途径,用多元手段呈现抗疫故事;以教材为本,在课程理论中解读抗疫故事;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讲好抗疫故事的素养和能力,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引导大学生汲取抗疫故事的正能量,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根据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宗旨和要求,将"红船精神"融入教学内容当中,是对高校学生预备党员、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笔者以"发扬红船精神,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核心试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案,旨在学习交流,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求中,体现在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推进中。浙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及党的建设事业中走在前列,其中体现了对"红船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在浙江发展新的实践中需要永无止境弘扬"红船精神",继续走在前列谋新篇。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育人中起着重要作用。抗击疫情中所涌现出的"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事迹、"充满信心、敢于胜利"的乐观态度正是思政教育鲜活的教材。将抗疫情精神融入"概论"课教学中,不仅能够引导青年大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人生理想之中,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还能有效地促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深度转化。  相似文献   

7.
一个时代催生一个时代的伟大精神,一个社会造就一个社会的杰出标杆。以"牢记使命、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绿色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塞罕坝精神造就了我们新时代的精神标杆。塞罕坝精神自提出之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一致好评,塞罕坝精神具有强大的理论、实践、时代价值,弘扬塞罕坝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根基。青年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在青年大学生中弘扬以及践行塞罕坝精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初心意识、艰苦奋斗意识、创新意识等,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红船精神"内涵丰富,是中国革命的精神之源与思想动力。高校思政教学要融入"红船精神",从理论和实践维度出发,探讨"红船精神"融入思政教学的价值维度;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精准发力,依循需求导向、强化精准推进,践行"红船精神"融入思政教学策略,以期提升高校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大陈岛垦荒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传承与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纪念垦荒历史的红色价值、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现实价值,更有在新时期培养德才兼备的新一代垦荒者的育人价值。基于此,文章探索出:坚守第一阵地,融入思政教学;增强文化浸润,融入校园文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受众认同;续垦荒传统,培育垦荒新人的融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以智能科技为代表的物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必将引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基础、课程内容、教学载体和授课目标等的深刻变革。把握思政课的时代发展趋势,构建内容科学性、过程综合性、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和社会实效性相统一的"五维"评价导向体系,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导向与时俱进是顺应智能时代发展,研究教育新问题、解决育人新矛盾的核心举措。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了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思政课程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建设高素质人才的任务,思政教师要在思政课堂教学中紧扣当今的时代主题,用改革创新理念抓好思政教育;紧紧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百年党史学习的政治使命,创新教学模式以及加强对于思政教育机制变革的教学反思,全面落实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变革;将党史学习与大学生思政教育高度融合,积极推动思政教育机制变革,从而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思政教师育人育德的教学重任。文章将对党史学习教育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机制变革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对广大高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高质量人力资源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弘扬、国家战略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的根本基础。而高质量人力资源不仅指拥有精湛专业技能的高技术人才,更是指具有中国精神的时代新青年。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其核心使命正是培育有理论见识、有理想信念、有中国气质、有创新精神的新青年。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组织模式,依托思想政治教育主干课程,整合跨学科、跨专业资源,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共同体建设,积极探索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终是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标。人才的培养,不能把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主要内容。在教学改革中,知识、技能、教法是重要的,但育人应该是更重要的。本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尝试将思政教育从校、系、专业、课程四个层面综合考虑,系统设计思政元素,形成"育人合力",抓住"教师"这个关键因素,力求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精准融合起来,坚持以史育人,与历史进行深入"对话",在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将"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有效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思政课改革与创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形势所需,从而真切地达到"四史"的知识传授与思政课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一个较为宽泛和博大的思想理论系统,但从伦理的视野进行分析,其最根本的价值基础就在于它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和谐发展的伦理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会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百年党史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厚滋养,要深入推进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促使大学生成为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将探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一条主线、两个方面、三个课堂、四个整合和五个落脚点。  相似文献   

17.
后疫情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应从思想源泉、文化根基和实践基础等视角深化理论认知。同时,充分认识到后疫情时代加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是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客观要求,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因此,后疫情时代培育具有爱国担当精神的时代新人应从爱国主义的认知教育、正面引导、内容供给和载体创新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是进入新发展阶段,顺应高等教育新发展要求,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把传统以面授形式为主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与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并就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浪潮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不仅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加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载体合力体系的建设,促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载体有效合力。搭建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载体合力运用平台,建设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载体合力工作人员队伍,建立并完善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载体合力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20.
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抗美援朝精神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高校在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过程中要准确理解抗美援朝精神的深刻内涵,在明确其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探索抗美援朝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路,使之真正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