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南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结构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河南省1980-2008年能源消耗的统计数据以及GDP统计数据,分析GDP与能源消耗之间的相关关系,选取相关性较好的能耗指标(煤炭消耗量、石油消耗量、天然气消耗量、电力消耗量)建立计量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能源消耗与GDP增长的关系.经研究发现,河南省石油、天然气消耗量均分别与经济增长存在由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煤炭和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Hansen和Seo两机制阈值协整研究了中国1955-2009年经济增长与能源总消费以及能源消费各构成部分(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与电力等)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除了石油消费和电力消费外,经济增长与其他变量都存在着非线性协整关系.(2)在正常(第一)机制中误差修正对长期均衡的调整是相对较小的,意味着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市场存在着持续的不均衡,因此有必要采取能源需求方管理政策来提高能源效率,从而使二者关系回到长期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再研究——基于阈值协整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Hansen和Seo两机制阈值协整研究了中国1955-2009年经济增长与能源总消费以及能源消费各构成部分(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与电力等)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除了石油消费和电力消费外,经济增长与其他变量都存在着非线性协整关系。(2)在正常(第一)机制中误差修正对长期均衡的调整是相对较小的,意味着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市场存在着持续的不均衡,因此有必要采取能源需求方管理政策来提高能源效率,从而使二者关系回到长期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国1990—2009年的能源消耗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理论和SAS统计软件建立了碳排放模型。通过分析可得:CO_2的排放量主要与煤炭和石油的消耗量有关,而与天然气、水电、核电和风电等新兴能源的消费没有显著性关系。现阶段我国应降低煤炭和石油的消耗量,更多地使用新兴能源。  相似文献   

5.
1.能源及煤炭的需求预测:我国能源消费和煤炭消费总趋势今后是增长速度逐年渐缓,弹性系数逐年降低;2000年我国煤炭需求总量为13.29-13.50亿吨,占一次能源比重70%。2.能源与煤炭供应分析预测:今后石油供给量不可能有大幅度增加,天然气、宽层气、水力发电将有大幅度增加和提高,煤炭供应能大体维持在13亿吨左右。3.能源及煤炭供需综合分析预测:煤炭今后基本能满足需求,价格不可能大幅度上升,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供给量逐渐增加,且石油、天然气有供需缺口。  相似文献   

6.
能源消费分解是研究能源消费变动影响因素的一种常用方法。利用LMDI方法对云南省1997—2006年间的工业能源消费变动情况进行分解,将能源消耗增长的总效应分解为产出效应、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计算的结果显示,云南工业能源消费的结构效应与效率效应,两者正负相抵消,使得总效应和产出效应相当,结构效应几乎消耗了效率效应节约的全部能源。建议政府构建“能源分解指数体系”作为制定能源政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北省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现状分析,运用矩阵分析法模型,对河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河北省自1995年以来天然气是需求增长最快的能源,其次为成品油、电力和煤炭,而天然气虽然增长最快,但由于其基数很小,天然气能源消费总量相对不是很高。"十二五"期间,第二产业是河北省节能降耗的重点,成品油、天然气、电力的消费比重将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业能耗变动因素分析:1993-2002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能源使用效率反映的是单位能耗产出的效率。它的变动原因可以分为产出因素、强度因素和结构因素。本文采用国外通行的微分法,对能效模型做了一些修改,得出该三个因素在我国10年来能效变动中的地位,以及变动趋势,为我国今后制定相应的能源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日本能源供需总量和结构状况,得出:1990年—2010年财政年度,民生部门和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耗是拉动日本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日本能源结构中,石油所占比重在下降,煤炭、天然气占比在上升,核能占比在11%左右,水电和可再生能源占比较小。其次,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节能政策、新能源开发、能源市场化改革、能源外交等方面阐释了日本能源政策的演变。最后,整理出日本能源政策演变对我国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与能源的有效利用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利用VAR模型对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着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在滞后4期后,三种能源消费均对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且煤炭消费冲击效应最大;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约束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有效率的生产效率,是由厂商外部消费者的选择效率的高低来决定的。如果没有市场中消费者的认可、选择并且购买,厂商的生产效率再高,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实现其价值,那么厂商的生产效率也是无效的。提出“有效率的生产效率”(EPE)概念,使用厂商产品转化效率指标衡量厂商有效率的生产效率的高低,并使用BCDE模型详细分析了品牌影响厂商有效率的生产效率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银行业的效率现状及动态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银行业1999-2008年的经营效率进行总体分析与评价,并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其效率变动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生产经营效率呈现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商业银行存在与自身规模不相适应的管理能力。同时,银行业结构、区域分布、规模大小以及企业类型等因素会使银行业在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方面存在差异。银行业生产率改进大部分来自于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转轨国家的自然垄断产业中,民营资本的进入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战略选择。采用效率松弛模型对民营资本的进入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动态的分析,可以发现,在短期,民营资本的进入确实可以带来产业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但从长期来看,如果不能实施有效的非对称规制,则这种效应不能持久。因此,放松进入规制、引入民营资本的同时必须实施非对称规制,使得民营企业迅速成长为可以与在位的国有企业势均力敌的竞争力量,才能在长期提高产业的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4.
公平与效率     
本文着重论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关系。认为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和目的,社会主义社会能够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公平与效益     
许多人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比喻“公平”和“效益”不能同时兼顾,这种把公平和效益对立起来的观点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本文论述了公平和效益互为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论执政成本的效益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执政效果","降低行政成本"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的重要思想.对执政成本的效益优化问题的研究,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7.
有效市场理论为研究资本市场提供了理论框架。具体到中国资本市场,市场价格可以反映历史信息和公开信息,却不能反映内幕信息。应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市场的透明度等,从而改进中国资本市场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认为经济效益应理解为一种综观效益。经济代价则产生于追求经济效益实践的四个环节中 ,不同环节产生的代价具有不同的属性。经济代价既具有必然性又具有偶然性 ;既有发展性又有潜伏性 ;既有可弥补性又有不可弥补性 ;因而对待经济代价既要有勇 ,在战略上蔑视其 ,不怕付出代价。又要有谋 ,在战术上重视其 ,争取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公益性社会责任在其价值导向上的主体地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科学效率观,从国有企业所承担的公益性社会责任角度考察其效率,结果表明我国国有企业是相对高效率的。为进一步做强做优国有企业,在保持其市场地位及其高效社会责任的前提下,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率依然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同时要明确并强化国有企业公益性社会责任目标的经营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