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商业保险作为保证经济发展与个人生活稳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通过采用ADF检验,协整检验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选取我国2004年1月至2011年9月的经济指标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我国商业保险保费收入情况和宏观经济指标进行实证研究,考察保险市场保费收入规模和整个宏观经济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商业保险保费收入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并最后分析了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保险需求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需求是对保险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本文从影响天津市保险需求的主要变量入手,使用天津保险业近年来的数据,对天津市总保费收入、人寿险保险收入及财产险保费收入的增长分别进行了因素分析和解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二三产业增加值与保费收入正相关;重大的产品创新大大促进了天津市人身险保费收入的增长;天津市保险产业政策对总保费收入、人身险保费收入及财产险保费收入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山东省保费收入总量的历史数据为依据,利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山东省2016年及2017年的保费收入总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山东省2016及2017年保费收入总量将呈稳定增长态势.并对保费预测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本文对2016年及2017年山东省保费收入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四川省1980年到2009年的保费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保费收入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弹性为0.043387,而在短期内保费收入对四川GDP增长没有显著影响,而且研究期内四川保费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但其相互间的冲击效应表明,GDP对保费收入的冲击效应明显大于保费收入对GDP的冲击效应,这意味着研究期内经’并增长可以促进保险消费,因此,促进四川保险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是加快经济增长,提高人们的保险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5.
从影响保险需求的经济变量入手,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2009年全国各地区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GDP、受教育程度对保费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判断各变量与保费收入的相关程度,结果显示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GDP、受教育程度与保险需求均成正相关关系,对保费收入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内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保费收入的的影响研究多侧重于宏观的理论研究,对于实证分析涉及较少,本文在分析汇率影响保费收入的传导机制的基础上,利用2000-2009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保费收入环比指数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共44组季度数据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并使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保费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保险业发展时间短,保费收入的数据比较少,而且其影响因素是不确定的,这给保费预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灰色系统理论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本文就利用这一特点对我国保费收入进行了建模分析预测,发现灰色预测模型能较好的预测我国的保费收入。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镇化进程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为保险公司提供了新的保源,促进了保险业的发展。本文构建了城镇化率、GDP与保费收入之间的VAR模型,并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方法,检验了城镇化对保费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城镇化与我国保费收入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对我国保费收入的增加有持久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居民消费与保费收入之间的实证计量结果发现,保费收入与消费支出有长期稳定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格兰杰因果关系,但是反过来不成立。保费收入水平对我国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保费收入1%的增长会带来消费水平0.53%的增长。我国现阶段正处于调结构、扩内需阶段,提高居民保险消费意识,提高保费收入水平会拉动我国内需,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影响保险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原保费收入、保费收入增长率、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省级保险机构数量等。根据这些客观性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我国省(自治区、直辖市)保险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测定和排序。  相似文献   

11.
基于VEC模型的物价对产险保费增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价对产险需求有两种效应:货币收入效应和保险价值效应。对CPI与产险保费增长关系的分析发现:CPI与保费增速存在一阶长期协整关系,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9.40%的调整力度把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CPI对保费增长表现为负向冲击,反映货币收入效应大于保险价值效应,而保费增长对自身是一个正的响应;在对保费增速波动的贡献率方面,CPI对保费增长波动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保险业发展好于预期,但矛盾和风险仍不可忽视,持续上升的通胀预期可能给保险行业发展带来较多不利影响,值得关注。文章选取CPI和产险保费收入增长为变量,通过对两协整变量的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CPI的变动引起产险保费收入增长的变动,同时产险保费增长的变动亦会影响CPI的变动;进而进行脉冲响应分析,从供求关系角度解释脉冲响应结果,结果表明短期波动影响较大,长期则影响较小。因而,审视宏观经济形势,加强成本控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进行产品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佣金是拍卖行为中买方和卖方的主要成本,同时是拍卖行的主要收入。本文主要探讨拍卖行业中存在的佣金竞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拍卖中佣金概念的界定、佣金在法律中的规定和地位、佣金在委托人和竞买人主要成本构成以及对交易双方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再进而探讨以佣金和增值税为基础的买方支付的买价和卖方获得的销售价的计算问题。最后从国际艺术品拍卖的佣金支付规则中思索规范佣金竞争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14.
非寿险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保险业务成本和准备金如何在税务处理上选择计量基础和计量方法,决定了承保所得的释放速度与程度.非寿险公司承保所得课税制度的差异在于税收递延程度,不同课税方法从不同角度考虑税收目标和保险监管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保险公司在一、二线城市竞争的日趋激烈,三线城市保险业的发展商机已经显现。影响三线城市保险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包括GDP、人口数量及分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地理位置等,并最终反映在原保费收入、保费收入增长率、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这些衡量城市保险业竞争力和发展水平的主要客观性指标上,据此构建我国城市保险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并运用此模型从实证的角度对2009年我国三线城市保险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测定和排序。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农业保险发展障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影响辽宁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从而找出了制约辽宁省农业保险发展的 5个主要因素 :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农作物自然灾害成灾率、理论费率、承保率、政策因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源于美国次贷问题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而经济发展状况又是影响我国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文中利用保险需求收入弹性模型,对2006年1季度至2009年1季度的季度GDP数据和保险业的保费收入季度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有效需求有很大影响的结论,并从调整结构、开发危机保险产品和转变经营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保险业防范金融危机影响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we revisi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al and income inequalities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using a newly developed annual dataset of average years of education in Europe. Theoretically one would expect a reduction in educational inequality should, given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ducation level and income, initially increase and then, at a later stage, reduce income inequality. Testing for such a Kuznets-typ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al and income inequalities yields an unexpected result: we find the expected inverse U-curve before the 1950s, but the relationship changes into a normal U-curve afterward. We explain this observation by a change in the trend of skill premium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due to an increased relative demand for skills, which contradicts the usual assumption of decreasing returns to education. Due to lack of appropriate wage data, we cannot directly capture this effect. Yet, once we use an instrumental variable estimation method to filter out the effect of the omitted skill premium, the expected inverse U-curve also appears for the latter decad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