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她说:“开公司和生孩子是一个道理:轻易不要去开创,一旦开创了,就要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孩子去养,不是万般无奈,母亲不会舍弃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2.
37岁的黄望香和餐饮打了近二十年的交道。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她两年闭门思过的时间。她说“当初做餐饮纯粹为了替母亲分忧。”黄望香原本可以在企业做一名工人的,因为看到母亲太劳累,才决定做这一行。与大多经营者不同的是,黄望香初次创业出奇地顺利,以至于“忘了”做生意的风险意识。结果在后来转行时,不到一年,她就亏光了老本。但在遭遇挫折的过程中,她并没有沉沦,而是痛定思痛,在反思中寻找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钥匙花     
玛克辛·汤普森是我童年伙伴中最受欢迎的讲故事高手。三年前我打电话给她,她给我讲述了钥匙花的故事。这个传说是她儿时听母亲讲的。很久以前,一个牧羊人在山上放羊,忽然发现脚下的草丛中开着一朵奇怪的花,花朵的形状就像钥匙一样。他摘起花别在扣眼里,整整一个上午沉浸在花儿  相似文献   

4.
4月20日,远大空调执行总裁张跃先生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02中国企业高峰会"上表示,远大不会上市。张跃明确表示,远大不会在国内上市,也没有海外上市的计划,更不会发行企业债券。钱多了对企业并不一定最好事,"够用"就可以了。张跃透露,远大已经7年没有融资或向银行贷款了。一个企业大了并不一定是成功,强了才是成功张跃认为:"远大"不会上市,首先是没有上市的需要,"远大"的  相似文献   

5.
回归良心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女性在经历几次婚姻失败之后,终于遇到一位意中人。对方认为她一切都好,却不能接受她有一个孩子。那人对她说: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孩子,我们就可以生活在一起。这句话进入了这个女性的心。于是,这个女性,作为一个母亲,把她的孩子带到一个湖边,推到湖水中淹死了。结果,她没有跟意中人走进婚姻的殿堂,而是自己走进了监狱,因为她过不了自己良心这一关。  相似文献   

6.
《企业家天地》2010,(7):66-67
“偏执”、“完美”、“神秘”,这些是人们赋予张跃的典型标签。张跃在谈话时很难专心,经常是看见一丁点瑕疵,就要手下立刻去办。据说张跃可以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临摹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这似乎从一个侧面解释了张跃个性中的苛求完美和偏执。“张跃是个商人,更是个艺术家”,这是国学大师南怀谨对他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写下梦想     
在一次聚会上认识了徐姐,初看她,感觉是个小巧玲珑的妇人。脸上除了有些许斑点外,皱纹很少,整个精神气也很好。用朋友的话说就是“眼神很聚光”。这样的外貌很难让人想到她已经五十好几了。徐姐非常喜爱书籍,她说毕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开一个书吧。大半辈子过去了,仍旧没有完成自己的梦想,有时候感觉触手可及,但一直没有跨出这一步。所以要趁着还有时间一定要去实现才不枉来世上走一遭。  相似文献   

8.
37岁的黄望香和餐饮打了近二十年的交道。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她两年闭门思过的时间。她说"当初做餐饮纯粹为了替母亲分忧。"黄望香原本可以在企业做一名工人的,因为看到母亲太劳累,才决定做这一行。与大多经营者不同的是,黄望香初次创业出奇地顺利,以至于"忘了"做生意的风险意识。结果在后来转行时,不到一年,她就亏光了老本。但在遭遇挫折的过程中,她并没有沉沦,而是痛定思痛,在反思中寻找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她说:"开公司和生孩子是一个道理:轻易不要去开创,一旦开创了,就要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孩子去养,不是万般无奈,母亲不会舍弃自己的孩子。"2001年,刘伟红随丈夫潘洪成从农村来到烟台谋生。一次,刘伟红看到当地的麻花生意特别好,她动起了心思:麻花原本是摆在大街上卖,人们看不到它的制作过程会对卫生状况不放心,如果让麻花进入专卖店,让  相似文献   

10.
小婷 《大众商务》2006,(9):40-41
女留学生走进了“美手”培训班 我来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留学近三年了。2002年5月的一个星期日,我在给一群前来旅游的日本人做兼职导游时,一位日本女士对我说“导游小姐,你的手长得真标致,很符合做手模特的标准。”原来这位日本女士是从事专业手模特培训的,怪不得她用一种职业的眼光盯着我的手。接着,她建议我说:“我在墨尔本有一个同行,她也是日本人,来这儿开了一家专门培训手模特的公司,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先到她那儿去训练一下,然后再找机会拍广告。”说着,她掏出一张名片递给我:“你直接找她联系,就说是我介绍来的。”  相似文献   

11.
百合 《新智慧》2008,(11):I0003
深夜,女友来电,她带着压抑不住的哭音说:“我不想跟他过下去了,他今晚居然把我丢在路边就跑去打麻将了。” “不想过了?”我反问她,“你前几天不是还在说,这辈子嫁对人了!”女友的母亲上个月生重病急用钱,她的老公三话不说就将手里一只前景很看好的股票套现出来救急。那只股票,她的老公放了三年了,本想卖掉买车的。“这样的好人,你不要的话,趁早打个招呼,我身边有大把剩女呢。”我开玩笑地说。  相似文献   

12.
“无奸不商”,曾经是李红燕信奉了12年的经商观点——她从来没有将“商”和“爱”联系在一起。直到加盟天狮,她身上商人的“奸性”才被摒弃。李红燕是天狮的“第二代”,她的母亲林革是与李金元总裁共同开创天狮事业的老一辈创业者。当母亲无怨无悔地把事业传承给李红燕后,李红燕的品格在天狮的大爱文化之中得到陶冶,得到升华。在天狮的两年,李红燕开始明白商人的财富来源于社会更应该回馈于社会,她的关注视野也从狭隘的唯利是图转移到公民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象羊 《现代经济》2006,(4):64-65
业主证明 中午我正在办公室审批文件,客户服务部蒋主管敲门进来要盖个章,说是需要帮业主开具一份证明。我问他是什么证明,小蒋说小区34幢别墅的业主王女士刚才到管理处来,说她的身份证遗失了.去派出所补办临时身份证,所里要求小区物业公司开个证明,证实她的确住在小区34幢。  相似文献   

14.
胥加山  王海 《新智慧》2007,(7):72-73
父亲一生对钱守得很紧,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用,可庸庸碌碌一辈子下来,父亲没余下多少钱,反而把自己的身体累垮了,中年便躺在病榻上。母亲一生对钱看得很淡,时常穷大方,遇到上门乞讨的乞丐,她恨不得把缸底仅剩的一把米施舍于人。母亲常说,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母亲视钱如废纸,相反,她的生活常不缺钱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逆境看脚下     
王晓红 《大众商务》2006,(4S):21-21
一位做绣品生意的女老板,她公司生产的产品非常畅销,有一些甚至远销海外。但这位女老板是一位残痰人。人们问她,是靠什么远大的理想和伟大的信念支撑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功,她笑着摇了摇头,说:“哪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和伟大的信念支撑啊?”  相似文献   

16.
一辈子     
莫小米 《新智慧》2008,(4):I0009
说说一个女人的一辈子。 不是我说,是他说。 他说,当年我的她是初中同学,我们的学校就在风景秀丽的杭州西湖边。我的数学特别好,她呢,每门功课都特别好,包括音乐、体育在内,她还扮演过《白毛女》里的喜儿。她常常来我家玩,我母亲非常喜欢她。  相似文献   

17.
小商贩川·梅是泰国现任总理川·力派的母亲,人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川妈妈。已经85岁的川妈妈,并不因为自己的儿子贵为总理而坐享其成,如今她仍在市场上卖些虾仁、豆腐、豆饼或者面饼之类的食品。她常对人说,儿子当总理,那是儿子有出息,与自己摆摊并不矛盾(见98.2.13《北京青年报》)。堂堂总理的母亲在市场上摆小摊卖食品,在我们的一些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这里,我们姑且不论川妈妈的勤劳,只说她的社会职业观。川妈妈的言行表明了这样一种观点:社会上的任何一种职业,都是崇高的,包括在市场上做小买卖的,不然,她怎会对自己摆小摊卖食品而自得其乐?无可置疑,川妈  相似文献   

18.
优雅到老     
安宁  小晖 《新智慧》2006,(8):62-62
最喜欢和母亲去逛街,她对衣服独特的眼光,简直可以与服装设计师相媲美。这让我这个生活在繁华上海的女儿,常常会觉得惭愧。我似乎是个永远落在时尚后面的人,不论怎么努力,都会被别人拿来做反面的例子。只这一点,我就佩服母亲,她不像我,最美丽的时候可以用大把的钱尽情地打扮自己。她50岁之前的时光,都是在父亲的郁郁不得志中度过的。她自己的一份工作,也只够养家,照理说没有更多的闲情逸致来装扮清贫的生活。但是母亲。却偏偏让自己,还有我和父亲,有了一份凡俗生活里别人无法体验到的优雅和情趣。  相似文献   

19.
有位经济学家曾经讲过一个生动而有趣的故事:如果一个犹太人在美国某地开了一间修车店,那么第二个来此地的犹太人,一定会想方设法在那里开一间饮食店。而中国人则截然相反,如果一个中国人,在某地开一修车店,第二个、第三个来此地的中国人,则往往开的也是修车店。“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落个人仰马翻”是常事。能不能来个“你过你的独木桥,我撑我的小木船”  相似文献   

20.
打动人心的创业故事 2008年4月,已经在深圳打工4年的许晓又失业了。没过三个月,她突然告诉周边的人,她当老板开店了。她兴奋地说,她仅仅投资了450元,在网上注册了一家网店,现在已经发展了近百名客户,每月收入都近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