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百年党史是一部伟大的革命史、奋斗史、发展史、建设史,其中不乏饱含着革命精神的党史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讲好党史故事是提高思政课吸引力、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实现思政课新目标的需要。以高校思政课为载体讲好党史故事,必须坚定不移地以历史背景为抓手开展民族精神教育、以历史人物为中心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以历史成就为重点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要打造优良师资队伍,加强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性;营造活跃课堂氛围,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实践作用,提升学生主体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2.
抗疫故事蕴含着丰富而伟大的抗疫精神,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教学资源,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是当前形势下的必然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坚持真实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学理性与故事性相统一,引导性与互动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凸显网络途径,用多元手段呈现抗疫故事;以教材为本,在课程理论中解读抗疫故事;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讲好抗疫故事的素养和能力,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引导大学生汲取抗疫故事的正能量,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3.
福建是一个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开展党史教育学习具有独特优势。福建红色家风是福建红色文化具体形态的呈现,是福建党史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福建红色家风为切入点,将福建红色家风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从价值维度、理论维度、方法论维度论述福建红色家风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可行性,通过体验式教学、专题式教学、沉浸式教学模式落实福建红色家风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4.
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党和国家做好舆论工作的根本遵循,同时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价值引领和方法论指导。新时期以来,思政课在“中国故事”融入教学的实践探索上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着宏观宣传多、具体剖析少,就事论事多、深度挖掘少,教师讲解多、学生参与少等问题,制约着“中国故事”功能在思政课堂的发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应遵循政治引领、情理交融和主体互动的原则,切实展现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质意义,不断增强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思政课程教学效率是高校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形态阵地上的有效途径。在思政课程中积极开展"讲好中国故事"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文章以此为研究背景,在对高校思政教学开展"讲好中国故事"教学的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讲好中国故事"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进一步阐述了其践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制度自信,是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选择和高度认同。制度自信教育是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的制度自信涵养的不可或缺的方式。将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增强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坚定制度自信,以及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的有效手段。要更好地使得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就要在提升对青年学生的制度自信教育的同时有效促进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不断地壮大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提高思政课教师素养,不断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同时也要注重完善制度自信教育本身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养需要不断充实、完善。高校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本身需增强适应新形势发展所需的专业本领,全社会也要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社会地位。通过高校、教师个人和社会三方的努力,共同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是高校思政课教学适应形势变化、提高教学实效性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受到教学任务、科研意识、科研素养、职业认可度等因素的制约。高校应从强化理论素养和科研意识、加强科研培训、培育领军人才和科研团队、建立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会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百年党史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厚滋养,要深入推进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促使大学生成为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将探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一条主线、两个方面、三个课堂、四个整合和五个落脚点。  相似文献   

10.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之举,是启发大学生形成正确党史观的现实需要,是助推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的必然要求。以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机理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内涵结构切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时代价值指导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并通过提升教学话语、丰富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纳入教学评价等路径,保证其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11.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炼学校环境建设的内涵,挖掘其教育资源,把校园文化场馆资源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是我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高校校园文化场馆资源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分析入手,结合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思政课积极开拓"寓教于境"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高校文化场馆资源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成效及应注意的问题,以期达到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精准融合起来,坚持以史育人,与历史进行深入"对话",在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将"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有效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思政课改革与创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形势所需,从而真切地达到"四史"的知识传授与思政课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3.
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是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目前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不尽人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需要。高校要加强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科学合理地评价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以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4.
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应该坚持"内容为王"的价值路向,这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个前提和基础。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警惕思政课教学价值的"虚无化"、教学内容的"知识化"、教学形式的"娱乐化"以及教学手段的"技术化"倾向。坚持思政课教学"内容为王"关键就是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讲好马克思主义,做到"在马言马"。  相似文献   

15.
桂林抗战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将桂林抗战文化资源与本地高校思政课教学融合,有利于桂林抗战文化的传承和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充实。文章通过分析桂林抗战文化资源在本地高校思政课中应用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桂林抗战文化资源要有效融入课堂教学需要调动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积极性,要有效融入实践教学,实现校内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现实和网络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实效性提升,离不开思政课教师能力素养的不断提高。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个方面的纲领性要求”(简称“六要”),是对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教师必备能力素养的精辟概括和殷切希望,为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胜任素质提升和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聚焦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胜任素质建构的二重价值意蕴,既关涉基于职业画像价值、模型建构价值、评价体系价值的个体发展提升,又关涉基于使命召唤价值、应对挑战价值、角色认同价值的社会价值实现。同时,进一步阐明基于政治理想胜任素质、专业技能胜任素质及品德修养胜任素质三大核心向度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胜任素质体系框架建构的基本遵循,为探究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胜任素质的模型建构、评价体系完善及提升路径创新提供必要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颠覆了传统思政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展现思政课教学亲和力、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等突出优势。在实践中,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对教师的知能结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教学资源的有效供给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化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强化和优化顶层设计,提升教师教学素养,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丰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8.
"学习强国"是一个交流互动的融媒体平台,具有权威性、时政性、鲜活性、综合性和专业性,是思政教师备课、科研的"百宝箱"和"加油站"。它在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以及助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政课教师要善将此平台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介质,提升教学深度和教育品质。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地方党史资源作为国家层面党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育人价值,是激活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灵活性、提高思政教育效果的重要材料支撑。基于地方党史资源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耦合育人的教育意义,分类归纳辽宁党史资源,探索地方党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践理路,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际效度。  相似文献   

20.
加强思政课隐性教学策略研究,是重视思政课教学如何发挥好隐性教育作用的体现。运用好隐性教学策略是做好隐性教学的关键,是探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应然之义。文章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梳理归纳出10条思政课隐性教学方法,以此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质性访谈,来详细考察策略的使用现状及问题,以期为思政课教师运用隐性教学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同时,文章建议加强隐性教学策略理论研究和课堂实践,发挥好隐性教育作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