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9 毫秒
1.
OBE理念是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属于成果导向教育范畴。在高职"两课"教学中融入OBE教学理念,为提高高职"两课"教学效果和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当前高职"两课"教学存在"偏理论"的倾向,以及整体教学设计特别是实践教学设计存在明显不足、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手段单一、教师教学理念有待提高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在教学中融入OBE理念,改善教学设计,并结合学生职业需求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进行项目化教学,充分挖掘互联网资源为"两课"服务,最终实现提高高职"两课"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特色教学是学科生存发展的根本,“两课”特色即表现为“时效性、实践性、思想性(德育性)”。学科教学中 探究性学习的渗透。为“两课”的特色教学开辟了新境界,构建起了新的平台,可提高“两课”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两课"教师人格魅力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和强烈的时代性。因而,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两课"教师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知行转化。教师提高人格魅力主要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创新精神和平等思想;加强师德素养等途径来达到。教师人格魅力通过理论教育、课堂展示、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的知行转化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加强实践教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升“两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创新教学模式、考试模式和其他实现方式,使“三个代表”成为“两课”教学的指导理念,使“两课”教学真正体现它的本质,即借助思想的交流与实践,使思想理论内化为学生的思维方式与精神状态,最终实现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教育行为过程。要实现“两课”教学“进头脑”的要求,应通过实施具体教学、主题教学、实践教学、整体教学和分类教学等,转变教学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德育教学是高等学校"两课"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改变传统的德育授课理念和授课方式,以德为道、以才为器为授课宗旨;以无为有、以有为无为传道授业方式;取得了以学为教、以教为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在庆祝北师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进行教育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高校"两课"作为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应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增强"两课"的实效性,培养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8.
高校"两课"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专业基础、实践技能是高校教学的主体内容,两者是耦合的关系。"两课"以专业技能为现实落点,突出通识部分,其他分类融合渗透到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中,切实提高"两课"实效。  相似文献   

9.
"两课"教育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求学生不仅要"学懂",而且要身体力行,所以"两课"教学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单一"注入式"教育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案例教学是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的一种好方法,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两课"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两课"教学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两课”的新内容、新要求与单一教学形式和方法的矛盾仍然突出。认清创新“两课”教学模式的动力,处理好“两课”中主导体的特殊关系,进一步突破“两课”教学中的陈旧模式,建立创新型教学模式,推广多层次学生参与模式,落实多样化考查模式,实现“两课”教学的科学管理是提高“两课”教学实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高校“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本文分析了"两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对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两课"教育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加强和改进"两课"教育教学,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全面了解"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的内涵及其评价标准,提出切实可行的"两课"教育教学的改革的途径的确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两课”是高等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要阵地。搞好“两课”教学,提高“两课”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关键是要提高学生学习“两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两课”的兴趣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教学实践中它必将不断的得到完善和解决。  相似文献   

14.
校本课程发展是一个由"回应"走向"自觉"的过程。从思想理论、知识伦理、课程实践三个方面来考察校本课程发展之源中的"回应"之由,校本课程发展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与发展层面上理应做出"回应","回应"为后来的"自觉"集聚能量,人员因素、学校文化与支持系统支撑起了"自觉"的基础。由"回应"走向"自觉"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从而实现校本课程发展提升理论、推进实践与文化再生。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问题,给以高职学生为主要授课对象的"两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两课"教学的必然要求和理性抉择。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方式需要进一步多样化,而以团校优化思政理论课"三三制"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需求,有助于团校任课老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师资力量互补、团校应用技能型课程与"三三制"课堂教学理论型课程互补、运用团校实践育人优势增强"三三制"教学的持续性以及让高校提供保障机制等方式,能够促进两者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主体性教育就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要求,创设一种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社会主体的教育思想。"两课"教学中要实施主体性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紧紧把握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个核心,转变教学思想,探索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换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德育实效性差这一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其主要原因是动态的德育教育理论与僵化的教学思维模式之间存在着"错层",具体表现为:动态理论与主体认知的"错层";动态理论与德育内容的"错层";德育实践与途径方法的"错层";德育实践与继承借鉴的"错层".通过从"错层"分析切入,试图在时间横轴与空间纵轴的交叉碰撞中探索、寻求提高德育教学实效性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学一直是受关注的问题,在2005年对"两课"教学的课程教材改革之后,对所有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学又提出了新的问题,高职院校一直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摇篮,然而社会对人才的思想、心理素质也有很重要的要求,因此对于我们"两课"教育教学来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通过对目前形势状况的调查研究,作出了对"两课"教育教学道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我校重视加强和改进"两课"教学工作,推进"两课"建设和教学改革,形成"两课"教学的五个明显特色,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和全面素质的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两课"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