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贵州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经济增长对金融倚重越来越明显.从贵州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出发,根据经济发展对金融的要求,提出了集中地方国有金融资源,组建贵州金融控股公司是完善地方金融体系、更好地为贵州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的有效手段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确立对日本经济的重要影响可以得见于二战后日本金融制度的变迁.以间接金融为主的金融发展战略对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政府的过分干预而限制了同业竞争最终导致金融业的惰性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危机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分析日本金融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得失成败,对中国具有借鉴意义.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要立足本国国情,以金融自由化为出发点,在加快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完善监管体系,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蒋润祥  姚敏  李栋 《西部金融》2013,(10):44-47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甘肃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本文在分析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针对甘肃省旅游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情况进行调查,探讨金融支持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制度范式下的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金融对经济的核心作用,农村金融成为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存在许多缺陷,形成了一个相对低效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使得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农村金融改革的实质,是要建立一个有效配置金融资源的农村金融市场,创造一个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民间金融共存共生、协调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贵州金融与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省人均生产总值和金融资源都处于全国末位,但其主要金融发展指标却与全国水平大体同步,这与其经济发展粗放、产业结构偏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率和负债率高和农村借贷依存度等因素有关.改革开放30年间,贵州金融发展与经济成长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关系,但由于发展模式、结构特点及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不足等原因,金融发展对经济成长的边际效果不理想.农村信贷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还有待建立.为此,贵州金融发展要进行相应调整并注重后发优势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经济改革,使中国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迅速增强.在这场改革大潮中,中国的金融业也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金融制度的变迁,使得中国金融业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21世纪,随着金融制度的变迁与完善,中国金融业将进一步释放出蕴藏的巨大发展能量.  相似文献   

7.
加快我国金融工程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当今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我国经济要发展,必须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核心作用。金融工程是金融科学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在“微利时代”下获得套利机会的最有效工具,是支持我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的最新动力,研究金融工程的产生、发展和动作方法,培养金融工程师,加快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将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关系互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稳定,而且事关整个经济始终保持后劲和活力的全局,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支持国民经济增长,促进体制改革,扩大社会就业,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现在的中小企业改革主要是以产权改革为中心,而忽视了良性制环境的培育,尤其是金融环境的塑造,现阶段,要积极借鉴西方国家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良好经验,大力培育宏制度环境,强化对中小企业的外部支持。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问题,而农村金融改革问题又是其中的一个重点.本文从金融发展理论的角度探讨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所遇到的金融抑制问题,并提出进行金融深化的政策建议,包括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明确各金融机构的职责,发挥其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正确认识和引导民间金融;构筑农业保险体系,切实保障金融安全;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防止和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0.
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弱化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出现了弱化趋势,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县域经济中的融资现状及其造成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分别从现有金融机构的存量改革和新金融机构的增量引入角度以及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探讨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金融犯罪国际化趋势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业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与此相对应,金融风险加大,金融犯罪激增.金融犯罪的产生发展历程演绎着金融犯罪受金融业发展左右的客观规律.因此,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我国金融犯罪也呈现出国际化趋势.我们应从金融犯罪国际化趋势中寻求控制预防其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财务预警机制是企业选择重点检测财务指标,确定财务危机警戒标准,监测和发现财务危机,及时警示有关负责人员,并分析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企业财务运行潜在的问题,提出防范措施的一种制度安排。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确定财务危机警戒标准,重点检测经营性净现金流量与到期债务、企业资产与债务的适配性,及时沟通企业有关财务危机预警的信息,提出解决财务危机的措施和方案。  相似文献   

13.
全球视野中的金融创新:动向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全球金融创新的最新动向包括金融机构的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金融监管的创新等.根据世界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我国金融业必须迅速调整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金融工具、金融技术、金融服务项目及服务方式、金融体系、金融监管、金融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金融创新在带来金融繁荣的同时,也会导致金融动荡和经济衰退。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就要深入了解金融创新和金融安全之间的辩证关系,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金融创新。多年来,我国在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也积聚了诸多安全隐患,如:商业银行内部风险不断暴露、影子银行迅猛扩张累积大量金融风险、债券市场违约愈演愈烈等。为此,未来我国必须依托实体经济,稳步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不仅要完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还要加强金融安全国际监管合作,全面提升金融监管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结构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金融结构的调整滞后于经济结构的变化,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业;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不利于金融风险的分散;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种类较单一,国有银行在市场中依然处于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16.
关于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预算管理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资金流量迅速增加,如何创新管理理念,实现高校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已成为高校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对高校财务预算管理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和意见.  相似文献   

17.
湖北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大量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村金融剩余流失是当前湖北农村金融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应从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和民间金融四个层次全面构建多元化的湖北农村金融市场,使湖北农村金融体系能够更好地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西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金融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日益提升。从社会融资规模、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金融市场发展等方面分析西南地区金融发展态势,并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三个维度构建金融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2007—2015年西南六省区市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由金融规模相对重要向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相对重要变化,金融发展开始从重视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注重效率提升的集约式发展模式转变;西南地区区域内金融发展不均衡、差异明显,金融发展水平受制于经济基础条件。应建立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注重金融效率的提高,加强区域金融发展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中央银行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突出金融调控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宏观调控取得较好成效。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保险公司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各项改革深入进行。金融市场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后,中国金融业应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和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20.
金融创新的产生对宏观政策的制定、金融市场运行、商业银行透明度都有影响,金融创新能够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也能加剧金融风险的扩大,对金融稳定性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的金融监管应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间以及同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通过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与国际性金融监管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制定,借鉴国外金融监管经验,不断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