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文对新写实小说的两位代表作家方方、池莉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两位作家新写实旗帜下所体现的不同的创作追求、审美倾向进行了总结、分析。池莉认同并展示现实生存状况,而方方则是追问并责难现实生存环境;池莉坚定地给人以生的希望,方方则执拗地诉说人生的沉重,她们代表了新写实的两种不同精神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部分新写实小说对男女生命意识的性别差异进行了描述。这可以从男女对待爱情的态度以及他们生命力的韧性程度两个层面来进行探讨,由此我们从中看到了男女对待爱情的迥异和女性生命力的张扬与男性生命力的匮乏。然而这些新写实小说并未将这些差异加以虚构和夸大,而是遵循日常生活或者历史还原的原则,完成其直面生活、直面人生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以来,澳门文学界涌动着“现代”、“后现代”的文学意识。一向以写实为主流的澳门小说,屯出现了背离写实的审美观的实验性作品。这些作品的“实验性”主要表现在对原有形式的解构,它们的出现,打破了澳门小说学一的写实局面。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新写实小说直接将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和对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关注作为一种艺术追求目标,把文学的重心移向“叙事”,在叙事语言、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等方面表现出了一种文学精神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当五四小说构筑了现代小说的基本形态后,小说得到迅速发展,从而产生了新的分野.三十年代的"新感觉派"和四十年代张爱玲的小说不仅擅长写城市题材,更重要的是自觉建立了现代都市价值观,因此"城市文学"应运而生并开创了现代文学的一块新天地.  相似文献   

6.
近代小说作的传播意图有力地影响了近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受众选择的变化使人们重视小说,从而促成小说的繁荣。“新民”的企求,使通俗小说、翻译小说得到空前发展。近代小说种类的更迭与作家的传播意图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80年代以来的澳门小说形成了自身的文化品格———本土诉求与人文关怀。对小说的本土性追求 ,是澳门文学的自觉时期到来的标志。小说的本土性 ,主要体现在对本土现实的关怀 ,又主要以写实的形式表现之 ,这与当地的创作主体、读者的接受心理相关。对人的现实生存状况的关怀 ,具有颇浓郁的人文色彩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代表性作家,池莉的作品聚焦于湖北武汉的市民在社会中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大量读者的接受和认可。本文从作品选材、表现意义、艺术手段几个方面入手,分析其小说中所渗透的大众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9.
试论贾平凹小说的"秦汉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贾平凹小说的"秦汉风"为切入点,主要论述了两个方面一是秦汉地域风貌、人文环境为贾平凹的"秦汉风"小说创作提供了坚实的根据地与取之不尽的源泉;二是贾平凹小说"秦汉风"的生发、形成、发展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
"财富命定"观念作为人们解答财富的得失与盈亏这一现实关切的古老尝试,以思维方式和结构手段的形式,对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创作和叙事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展开商人财富追逐叙事的商业小说,自萌芽时期开始,便对"财富命定"观念进行着别样的叙事演绎,并经历了发展演变。商业小说之所以热衷于"财富命定"叙事,一是由于叙事者对商业活动中财富的增减等缺乏足够的认知,二是人类普遍的获得神奇力量帮助的原型心理的影响,三是在"抑商"和"罪财"背景下小说作者积极采用的独特叙事策略。"财富命定"叙事对于商业小说的作用可谓是双重的,应全面予以对待。  相似文献   

11.
莫言是新时期以来最具创新意识的作家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表成名作《红高粱》以来,就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他的小说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永久的生命力,在于小说的内容上他关注的是民族的豪气和正气,由此确定小说历史和现实双重寻找的主题。形式上他采取西方现代派手法与华夏民族性相结合的表现方式。莫言认为创作方法不会永远一成不变,这种文学创作理论是他小说写作实践的经验总结与升华。  相似文献   

12.
E.M.福斯特努力提高小说的地位,使其进入美学范畴。福斯特把小说界定为处于诗和历史之间的艺术形式。福斯特认为小说在形式上低于诗歌。但是却高于历史,是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是一种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相混合的产物。福斯特承认作家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处于潜意识状态,强调想象和现实世界在小说创作中的作用。福斯特认为小说表现时间生活的同时表现价值生活;小说中的人物高于现实中的人物,具有真实性;最后福斯特认为小说提供信息,创造气氛,是一种独立自主的有机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3.
张畅 《嘉兴学院学报》2011,(5):45-49,73
苦难母题是抗日战争时期海峡两岸经常出现的同一母题,但由于地域和历史际遇的不同,两岸乡土抗日小说中展现的苦难面向是各不相同的异质.彤态。内地小说中的苦难书写侧重表现在女性身上,台湾小说中呈现的则是区别于内地的殖民地苦难和精神困顿。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村题材小说由于作家价值取向的摇摆与创作中乡土色彩的淡化而去追求故事性,削弱了小说的意蕴。作家应不断加强理论修养,不但为市场和时代写作,更要为历史和自己的心灵写作,创作出意蕴深广的乡村题材小说。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悬念小说不同,新悬念小说包括知识悬疑小说和文化悬念小说,在满足读者的解谜欲之外,更多地着眼于人的求知欲,激发人的好奇心。这种类型小说中的文化悬念小说是国外知识悬疑小说中国化后引入的一个概念,传承了"文以载道"的传统,以小说的方式言说文化。宋耀良的《西夏谜城》在文化悬念小说作品中颇具代表性。作品以小说的形式来解谜一个消失的王朝———西夏,让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拥有过"中世纪图书馆"的黑城遗址和"乍视字皆可识,熟识无一字可识"的西夏文字等诸多西夏之谜在普通人的眼里绽放出生命的"音容笑貌、歌舞哀哭"。  相似文献   

16.
鲁迅前期小说受俄国作家果戈理、阿尔志跋绥夫及挪威剧作家易卜生作品的影响,鲁迅既善于“拿来”。又敢于创新,以其伟大的民族自信心写出了一篇篇标志着中国新文学思想高峰的小说。  相似文献   

17.
庐隐,作为“五四”时期与冰心齐名的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远远超越了她所处的时代,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文体,奠定了她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她的创作是那个时代的透镜,对于我们审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状以及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有重大意义。本文研究庐隐小说的创作风格,从她的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中概括出她在不同阶段的创作特点。庐隐的创作生涯只有十三四年,她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她的小说创作风格分别是:前期以《海滨故人》为例,特点是悲哀;中期以《曼丽》为代表,特点是深沉;后期以《火焰》为例,特点是热情。  相似文献   

18.
洛学传承大致历经了鼎盛期、衰落期、中兴期、叛逆期和复兴期。其每一阶段的思想精神和理论主张都基本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核心,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通俗小说,导致小说创作倾向的嬗变。描述、说明洛学传承对中国古代通俗小说创作倾向嬗变的影响,可见出某些与小说发展、与小说思想发展有关的规律,揭示出理学传统对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9.
越南汉文小说虽然移植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传统,但它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在小说题材、模仿类别、小说艺术及小说作者等方面。出现不平衡的原因,从小说外部讲,主要涉及越南社会历史状况的特殊性、汉文学在越南的地位,以及文学表达工具等问题;从小说内部讲,主要涉及小说创作传统和汉文小说家创作心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