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能源消费与节能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能战略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关键位置。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的总量和结构都存在一定问题,如能源消费总量迅速攀升,能源供给不稳定,能源利用率低,对单一能源依赖性强,能源结构畸形等。我国能源战略的形成也是一个认识由浅到深、制度建设由“薄”到“厚”的过程。顺利实施节能战略,要理顺能源市场机制、加强宏观调控、运用能源替代战略、强化建筑节能、推广节能产品。  相似文献   

2.
罗正伦 《现代经济》2007,6(12):31-33,9
近年来,世界各国能源专家、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石油时代之后能源转换问题,对此共同的认识是资源与环境约束着人类的发展,能源发展毫无疑问地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能源安全的保障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迫使我们去寻找新的替代能源。生物质能源由于其所具有的可再生、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了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两种主要的液体生物质燃料,研究产业发展优势和现状,并通过分析其在中国的产业政策,以期有助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树立科学发展观调整广东能源结构的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省要保持原有优势并在未来的发展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源供应问题至关重要。解决这一问题不能脱离我国的能源现状:人均资源贫乏,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可利用的一次能源中“多煤少油缺气”。大量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已造成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广东一次能源消费90%依靠省外,二次能源——电力消费已有10%依赖省外,且在未来10年将达到近30%,能源消费结构中有近70%是煤炭。因此改变广东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在其中的比例,是确保广东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运行平稳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问题日趋严重,针对能源供求矛盾加剧和利用效率低下的情况,我国确立了促进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如何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制定和推行有利于节约能源的税收政策成为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有关能源节约的税收政策分析,以及对相关发达国家的比较研究,就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特别是加强能源节约的税收政策取向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技术进步与我国能源消费关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文章在对我国能源消费现状及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我国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并认为,依靠技术进步可以减少能源的相对消费,但不会降低能源消费总量,相反会带动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因而,技术进步在致力于降低能源密度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新型能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投资》2008,(4):54-57
“十一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目标是: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解决农村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和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主要发展指标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油价节节攀升,各国在全球范围内激烈争夺能源,能源问题在全球五大主要问题中尤为突出。本文从分析能量问题产生的根源着手,以系统的观点论述了能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核聚变研究的最新成果,分析了解决能源问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能源资源日渐减少与能源需求高速增长是长期并存的趋势。占电力生产80%以上的高比例煤电的传统能源结构,已显示诸多弊端,长期制约国民经济和影响人民生活。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优化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势在必行。核能是继化石燃料之后不可或缺的替代能源,大力开发核能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能源市场的供求关系,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潜力问题,同时也是制订能源规划的基础,详细分析能源供求变化可了解人类为经济发展所付出的成本。随着云南省经济的迅猛发展,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本文首先对云南省能源的供求状况进行了分析,预测了2010年能源供求发展趋势,分析了其矛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能源供求矛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越来越多理论和实践证明,能源税有利于能源的节约与利用。本文在界定能源税制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现行能源税制及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外典型国家能源税制,提出了中国能源税制改革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