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采用1990~2014年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数据,利用面板数据的负二项回归模型对国外对中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经济、制度和策略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实证研究,同时纳入中国外资政策和贸易政策因素的影响,讨论中国在政策协调方面的作用和应对途径。研究结论表明,当中国的产品对国外市场形成较高的进口渗透时,会明显招致该国更多的反倾销调查;当中国成为国外依赖的重要出口市场时,则会导致该国显著降低对华实施的反倾销调查数量;相比其他国家,美国、印度、欧盟、巴西等国会让中国遭受更多的反倾销调查;当中国对外实施反倾销调查作为贸易政策无法有效遏制国外对华反倾销时,通过调整外资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显著抑制国外对华实施反倾销调查。  相似文献   

2.
采用1990~2014年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数据,利用面板数据的负二项回归模型对国外对中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经济、制度和策略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实证研究,同时纳入中国外资政策和贸易政策因素的影响,讨论中国在政策协调方面的作用和应对途径。研究结论表明,当中国的产品对国外市场形成较高的进口渗透时,会明显招致该国更多的反倾销调查;当中国成为国外依赖的重要出口市场时,则会导致该国显著降低对华实施的反倾销调查数量;相比其他国家,美国、印度、欧盟、巴西等国会让中国遭受更多的反倾销调查;当中国对外实施反倾销调查作为贸易政策无法有效遏制国外对华反倾销时,通过调整外资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显著抑制国外对华实施反倾销调查。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WTO反倾销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在国际反倾销滥用中存在相当程度的报复因素。尽管在短期内反倾销报复会加剧反倾销的滥用,但从长期看它将是抑制反倾销滥用的有力措施。因此,一方面,中国应当充分利用反倾销报复这一武器,应对对华反倾销;另一方面,WTO反倾销制度的缺陷为反倾销滥用提供了法律基础。因此,中国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WTO反倾销协议改革谈判,弥补WTO反倾销制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中国加入WTO最大的变化是法律环境的变化。WTO反倾销协议系统规定了倾销的认定、损害的认定、非市场经济国家问题及争端解决机制等内容,是WTO成员国处理反倾销问题的基本法律规范。我国频繁遭到国外的反倾销指控,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出口企业对国际反倾销法缺乏深刻理解。应对国外反倾销必须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完善我国的反倾销法律,使企业确立WTO法律约束下的、现代的竞争观念。  相似文献   

5.
从近几年的对外贸易情况看,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反复遭遇反倾销给我国对外贸易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损失,中国应针对外贸中遭遇的反倾销泛滥的局面,完善反倾销法律制度、积极应诉、加强企业预警机制、寻求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帮助等,从企业微观和行业协会等多个层面全面应对他国的反倾销行为。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后我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近年来屡受外国反倾销调查既有来自国际上原因,也有国内市场和企业自身的原因.在加入WTO后,要成功地应对反倾销,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和企业必须要在WTO框架内采取必要的措施,如进一步完善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专门的国际贸易争端的政府机构,强化进出口商会的相关职能,,并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进行积极的应诉等.  相似文献   

7.
以贸易引力模型为基础,构建主要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与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之间的定量关系,来研究反倾销对中国向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对华实施反倾销的最终措施,会使我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在短期和长期都产生显著的冲击效应。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趋势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的贸易保护机制已不再适应 时代的要求。随着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各国都拿起反倾销武器,对付那些不正当的国际贸易竞 争。入世后的中国应该加强倾销与反倾销的研究,充分利用WTO规则解决国外对华反倾销中不 公正待遇,依法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相似文献   

9.
美国依据201条款对进口钢铁产品实施为期3年的保障措施,欧盟以及中国、日本、欧盟、韩国、俄罗斯、乌克兰、巴西等受到限制和损害的国家纷纷与美国磋商,并向WTO提出申诉。WTO将依据《保障措施协议》和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规定裁决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违反WTO规则。中国在此案中表现积极并认识到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必须有效利用WTO规则,提高自己在国际贸易争端中的参与和应诉能力,同时积极利用反倾销、反补贴与保障措施来合理地保护国内产业。  相似文献   

10.
以2002~2011年12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国产品反倾销措施的实施情况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东道国开放度、源自于中国的进口、以及东道国贸易环境等因素对反倾销裁定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开放程度及发展水平越高,对华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可能相对越低;中国出口到东道国的产品数额越大,越容易引发反倾销措施;中国与亚洲周边国家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在总体上减小了反倾销措施的发生概率;但亚洲新兴经济体则表现出明显的实施反倾销的倾向,并与欧盟等国家或地区成为对华反倾销措施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期间,为保护国内经济,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被不断地使用。而中国作为世界出口大国,更成为各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国家。我国应根据金融危机期间(2006—2010年)对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国家对我国反倾销调查的数量和产品类别及我国被反倾销调查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如分散商品的出口地并可到东道国进行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使用WTO争端贸易解决机制,果敢应诉;同其他国家协商谈判,以争取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2.
通过WTO1995-2012年间世界反倾销案件的统计数据,选取对华提起反倾销居前的11个国家(或地区),运用TCD指数和ADI指数对11国(或地区)提起反倾销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密切程度和对华反倾销强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以散点图分布形式将2001至2011年11国(或地区)的TCD和ADI排名情况进行了揭示.研究发现,墨西哥、土耳其、阿根廷、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与中国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和对华反倾销强度有超过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趋势;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强度高于中国的出口绩效,反倾销报复性应当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3.
对一浪高过一浪的国际对华反倾销,我国当务之急要着力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其重要作用:一是反倾销会计应诉;二是反倾销会计规避。反倾销会计规避重要是通过建立应对反倾销的会计预警系统,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的经营过程中根据会计战略,采用会计规避措施,做到有效预防出口产品被诉局面。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的反倾销形势非常严峻。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可以借助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我国的反倾销争端问题,改变我国在反倾销领域所受的歧视待遇。但同时运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处理反倾销争端也将给我国带来挑战,我们应从立法、司法、行政等各方面做好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有效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国的正当利益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课题。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在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其经验对我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分析韩国参与WTO争端解决的概况与特点,提出中国在早期应借用外部智力,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程序,边干边学,结合利用报复措施,缩短争端解决时间。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企业近年来屡受外国反倾销调查既有来自国际上原因,也有国内市场和企业自身的原因。在加入WTP后,要成功地应对反倾销,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和企业必须要在WTO框架内采取必要的措施,如进一步完善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专门的国际贸易争端的政府机构,强化进出口商会的相关职能,并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进行积极的应诉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美出口的持续增长,中国成为遭受美国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反倾销已成为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的一大实质性障碍。美国对华反倾销存在着一定的贸易转移效应,尤其体现在遭受反倾销诉讼最多的钢铁产业及其他各产业的涉案产品上,对中国出口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害。中国一方面要维系良好的中美贸易伙伴关系,另一方面要规避反倾销的贸易转移效应,主动寻找出口市场,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同时充分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对美直接投资跨越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8.
现今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件数量居全球第一,中国成为欧盟反倾销措施的主要打击对象。2006年欧盟发动了迄今为止对我国涉案金额最大的一宗反倾销案——对我国皮鞋反倾销案。面对这种局面,本文在分析欧盟实施鞋类反倾销具体原因的基础上,就如何应对这类反倾销,提供一些对策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现今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件数量居全球第一,中国成为欧盟反倾销措施的主要打击对象.2006年欧盟发动了迄今为止对我国涉案金额最大的一宗反倾销案--对我国皮鞋反倾销案.面对这种局面,本文在分析欧盟实施鞋类反倾销具体原因的基础上,就如何应对这类反倾销,提供一些对策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定位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屡遭反倾销之诉、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最根本原因之一,近期发生的美国对华彩电反倾销案是典型之例。据此案例,再结合欧盟和美国的有关规定、中国入世议定书中的承诺及中国市场经济实际发展水平,我们认为应采取的法律对策是:首先在WTO框架下,利用反倾销规则,通过政府间双边谈判,坚决取消中国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定位或消弭其影响;其次加强行业协会的立法,让其和企业根据《入世议定书》规定采取自救措施,向国外反倾销机构力证行业或企业的市场导向性;最后政府在个案上应利用WTO规则作企业的最后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