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税源联动管理机制作为税务机关自我完善的一种税收征管方式创新,其生成发展的历史较短,在宏观层面上存在缺少法律支撑、理念上缺乏税收契约精神、组织上缺乏主体机构的缺陷;微观层面上存在税源联动管理机制四环节自身设计不足、衔接不畅、信息共享程度低的缺陷。要实现税源联动管理机制的创新,就要从宏观上完善税收立法,规范征税行为,构建税源联动管理主体机构,微观上完善税源联动各环节,理顺各环节的关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2.
陈方淑 《全国商情》2009,(21):125-127
税源联动管理机制是税收实践不断试验的产物,在实践中产生了显著的集合效应,然而以税收契约论视域,不难检视出当前税源联动管理机制中纳税人权利保障之缺乏。如何在新一轮的《税收征管法》的修订中凸显税收契约理念,保障税源联动管理机制中纳税人之合法权利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税源监控的目标有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监控,不管实施哪一层面的监控,关键是建立一套适合基层税务机关实际需要的、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税收征管工作税源监控体系.根据现行的条件,省级税务机关建立省、市、县三级宏观层面上的税源监控体系,市级税务机关建立市、县、税收管理员三级微观层面上的税源监控体系是强化税源监控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践行信息管税理念势在必行,从认识层面、法律层面、操作层面三个方面都有其制约因素,践行信息管税要做好的几项主要工作:信息采集、信息应用、完善和规范税收征管基本程序、信息共享和双向反馈机制、提高税源管理与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当前税收征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借鉴风险管理理论,进一步推进税收风险管理的思考:推进信息管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部门协作,构建完善“四位一体”税源管理机制;健全税源管理专业化体系。通过建立健全科学、严密、有效的税收风险管理体系,以实现税收管理效能的最大化,不断提高税收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任雪婷 《现代经济》2009,8(1):91-92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应与总机构汇总纳税,这就使分支机构创造的税收向总机构所在地转移,由此带来了税收与税源背离的问题。本文认为,实行汇总纳税与解决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并不矛盾,汇总纳税制度符合税收原则,是合理的制度安排,出现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的根源是缺乏合理的税收横向分配制度,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税收横向分配制度的设计,并针对《办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环保投资数据存在来源多样、数据失真、数据间关联性差等问题,很难为环保投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给环保资金的管理带来新的思路。将宏观的政府环保投资数据、微观的企业、第三方治理机构等主体的环境保护投资数据纳入环保资金管理平台,实现宏观与微观环保投资数据的纵向衔接,联通环保投资与投资实施效果相关的关联数据间的横向联系。通过关联数据间的大数据分析,创新环境保护投资的管理机制,强化环保投资的预算监督,重视环保投资的实施绩效,提升环境保护投资和监控效率。大数据下创新环境保护投资的管理机制需要政府、企业、第三方治理机构及IT企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有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不够健全、金融监管目标与内容及方式存在缺陷、缺乏信息共享机制和统一协调机制以及忽视对金融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应该坚持宏观审慎监管原则,建立统一协调的金融监管机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与税收增长屡创新高,是否存在着宏观税负过高的问题?经济增长与税收增长是否协调?通过对1998年以来的经济及税收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河南经济与税收增长之间存在着相关性,税收与经济增长中仍存在宏观税负偏低、税制与经济税源不合理等不协调因素。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合理利用税收政策来促进河南经济与税收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税源专业化管理作为税收征管改革的重头戏,试点改革单位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有益探索,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良好势头;试点工作各有特点、各有优点,也有不足之处。深化税源专业化管理,需要关注和处理好改革与优化纳税服务、提升征管质量、保持队伍稳定等方面的关系,厘清认识上的误区,坚持纳税服务的核心业务地位,打造信息技术支撑平台,优化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突出税收风险管理导向,完善绩效考核与内控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完善现代税源监控体系的新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税源监控是现代税收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是掌握税源并促使将税收从潜在税源依法转化为现实税收收入的过程。税源监控体系主要由税源预测、税源管理、纳税能力估算和税收审计四个部分构成。税务机关税源监控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税收征管质量的高低,税源监控手段是否先进、科学、可行,又直接影响了税收征管的效率,因此,税源监控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就如何改善薄弱环节、完善现代税源体系试作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建筑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税源控管范围狭窄、税源控管深度不够、管理手段粗放、税收偷漏问题严重、税收政策执行困难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建筑企业组织形式复杂,挂靠和分、转包现象普遍存在,施工环节多、管理链条长、作业流动性大,建筑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综合控税力度不强以及企业纳税意识淡薄,提出了依托信息化平台、以社会综合治税为手段,构建以建设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建筑业税收管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税收征管的重点不能放在终点——税收处罚上,而只能放在起点——税源监控上。税源监控是税收征管的基础,其力度和效果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高低。近年我国税收收入增长迅速,其中税源监控力度的加强是个重要原因,但是现阶段税源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应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税源监管的薄弱环节,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的能充分发挥效能的税源监控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税收的经济效率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即在宏观层次上其应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均衡;在中观层次上应保持经济结构的协调;在微观层次上应尽可能减轻经济主体的超额负担。与此相对应,宏观上采用累进的所得税和相机抉择机制,中观上科学调整税收分配结构,微观上正确协调与市场机制的关系,才可最终实现税收的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15.
物业税能有效调节社会财富,发挥税收的公平效能,调整和规范现行的房地产税制,构建稳定合理的地方税体系。但在物业税税收观、土地产权和使用制度、物业税制设计、评估体系、税源信息共享、征收管理方面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建议树立正确的物业税纳税观和用税观,尽快建立财产登记和申报制度,建立健全房地产评估制度和评估规则,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征管协作机制,营造房地产税制改革的氛围。  相似文献   

16.
税务培训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最根本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税务培训过程的信息化程度,充分发挥信息和网络技术在税务培训各业务环节的作用,以提高税务培训工作运行速度和管理效率.因此,税收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克服和解决税务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上,进一步明确"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具体内涵, 从而构建信息化支持下的税务培训新格局.但就目前而言,我们还是应当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信息处理的集中性、及时性、准确性为基本目标,实现信息技术的广域联网,实现税务培训机构内各职能部门以及与社会各相关部门的广泛联网,以达到信息共享,并实现税收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我国旅游扶贫机制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旅游扶贫现状的基础上,基于机制设计理论提出了我国旅游扶贫机制调适的思路,针对目前我国旅游扶贫机制存在管理不规范、信息传递渠道单一、整合协调缺乏、参与不完整和监督评价缺乏等方面的缺陷,按照机制设计理论的要求,从规范管理机制、建立多维信息传递机制、创新旅游扶贫整合协调机制、完善旅游扶贫参与机制和健全旅游扶贫监督评价机制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旅游扶贫机制调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税收信息化是提升涉税信息管理能力与提高税收征管质效的技术改良、机制创新与制度变迁。税收信息化因循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与税收遵从理论的学理脉络渐序发展而来,并构成一国税制结构优化的实践基石。我国当前的税收信息化建设存在严重的唯技术治理取向,在组织机制协调与基本制度创新层面存在显度不足。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税收信息化建设,应在理念、技术、机制、制度等各层面突破现有约束的"瓶颈",切实提升我国的涉税信息管理能力,实现实际税负与名义税负的合意趋近。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内部控制观念落后、管理机制不完善、组织控制缺陷、缺乏实质性内部审计及信息化控制条件落后等缺陷。完善内部控制环境的措施,应着重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注重企业文化环境的经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审计,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及创新内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纸质图书馆际互借的意义在于它能弥补各自藏书不足和提高文献保障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各馆因馆藏资源缺乏而无力满足读者对文献需求的矛盾,但由于馆际互借运行时间短,管理机制不健全、思想观念落后及宣传发动力度不足等因素,阻碍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运行速度。为此提出了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共享意识和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以推动福州大学城馆际互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