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金融控股集团在我国金融领域发展迅速。新制度经济学的联合大企业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对金融控股集团存在的必要性、必然性及集团内部关系等都有着较为系统的阐释。政府应采取适当措施,积极推进混业经营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美国金融业在从分业逐步走向混业的过程中,金融控股公司是美国金融混业经营模式的标志。混业经营模式给美国金融业带来了生机,但运营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这给我国金融经营模式的变革以深刻的启示:金融混业经营利弊共存,实行混业经营必须认真分析当时所处的经营环境,混分并存是未来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3.
混业经营下我国金融保险立法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上混业经营的现象越来越多,与现行法律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为了协调现实与法的矛盾,笔者提出了混业经营下我国金融保险立法的思路:首先,要协调并修改保险、银行及证券的相关金融法律条款;其次,建立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的专项立法,加快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立法进程;最后,修改、完善与金融混业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金融混业经营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业经过融合、分立、再融合,完成了从简单混合经营到高级行业细分经营的升华。我国为稳步推进金融混业经营,也在金融立法方面进行了修改,使金融混业经营获得了巨大发展空间。文章通过分析金融混业经营的利弊,结合当前国际金融业的现实及我国金融业的现状,认为实行混业经营既是增强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降低我国银行业风险需要,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庞昊勇 《全国商情》2012,(20):56-58
21世纪,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上银行体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世界各国分业经营的限制逐步取消,"金融自由化"步伐加快,混业经营越来越多地为各国金融业所选择。本文从经营风险、经营效率、金融监管、客户关系、现代信息手段利用等方面对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混业经营的优势远远大于分业经营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金融业未来需要开展混业经营的观点。指出我国金融业通过完善金融混业经营的环境;银行业做好混业经营的准备;逐步拓展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领域;组建我国的综合型或全能型银行等措施,最终实现金融业的混业经营。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这对于国情特殊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也不例外,混业经营同样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经济条件和金融经营模式的改变,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影响,对金融业混业经营的风险管理方式及其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演进。有必要就中国金融混业经营进行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探讨制约混业经营进程的因素,对更好地推进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金融机构应该混业经营还是分业经营是目前我国金融业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引发了美国乃至全球对金融发展方向的探讨及热议.本文通过对金融业经营模式的研究,针对我国混业经营的现状,提出了混业经营是未来金融发展的趋势,并针对美国次贷危机揭露的问题,对未来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综观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及我国金融业的实践,实现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选择。但是,在我国目前金融业的发展情况下,是否可以实现混业经营模式、以怎样的方式实现混业经营、何时实现混业经营及具体采取何种有效的途径和措施来实现混业经营,都是我们在研究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当前的国际国内的经济金融实情出发,对我国在分业经营模式向混业经营模式的转变过程中的各种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分业到混业--我国金融业经营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实行的金融分业经营制度,阻碍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也与世界范围的混业经营趋势相违背。中国加入WTO后,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要求更加迫切。根据我国金融业的现实,分业经营的模式将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逐步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0.
对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的通过,标志着美国进入了金融混业经营的新时代,同时将对世界金融体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作为世界上仅有的实行金融分业经营的国家,如何顺应世界金融混业经营的潮流和面对入世之后的新挑战,已成为有关管理当局和理论界研究的焦点。因此,分析美国实行混业经营的转变及其启示,探讨我国金融经营体制的变迁及现存问题,思考我国金融分业体制的现实性,提出我国金融经营体制的改革思路,就成为一项非常紧迫和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政府行为与转轨国家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轨国家随着自身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其中的金融制度也由计划金融转向了市场金融。在这个强制性的转轨过程中,政府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全球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作为转轨国家,政府可通过补贴、税收等手段培育国家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同时不断调整财政功能和金融功能,扭转金融资源财政化趋势,促进金融机构的商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金融理财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投资理财专业人才总体上处于供给小于需求的状况且人才质量较为欠缺。为此,开发一门基于职业导向的完全以学生实操为主的《理财综合实训》课程已成必然。可从整体设计思路、内容体系构建等方面对《理财综合实训》课程开发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金融业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这己难以适应混业经营的世界大趋势,金融控股公司不失为我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迈向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比较了世界各发达国家金融控股公司的运行模式,分析其优劣,结合目前我国金融业经营现状与所处困境,得到结论:我国现阶段应建立以银行业为主体的纯粹性的金融控股公司,努力培养银行、证券、保险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专业化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多元化合作经营,加快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步伐。  相似文献   

14.
综合经营:中国金融业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综合经营,是迎接金融业开放挑战的现实选择。从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金融业综合经营制度的变迁中,可以看出其拥有许多共性。近年来,我国的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等开始突破分业经营的界限,通过以集团公司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战略联盟等模式开展综合经营。在当前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体制下,应营造一个运作良好的制度环境,积极推进综合经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从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还是中国金融业及金融机构发展的要求来看,综合经营都是中国金融业理想的和必然的发展目标。但同时,中国现阶段的金融发展水平确实又使得贸然推进综合经营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只此,我们应当在现阶段金融监管水平较薄弱、金融企业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尚待提高的情况下,继续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格局,并积极探索有效的综合经营的渠道和方式。  相似文献   

16.
台湾地区问题银行金融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各国各地区金融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台湾地区金融部门在1995年7月至1999年12月问,曾爆发了多次危机。本文试图运用资产负债表分析方法对台湾地区问题银行的整体风险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应的背景材料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金融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汉代所留下的经典财政学文献《盐铁论》中,至少讨论了财政领域三大问题:财政支出规模是大好还是小好?工商业是否可成为财政收入的来源?如何管理暴利性资源商品?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形成了后世皇朝财政运行的基本原则(即基因),并主导了皇朝财政向近代的转型。在皇朝国家的重建与常态运行中,成为主导性原则(显基因)的主要是:财政支出规模应该小,财政不应以工商业为收入来源,暴利性资源应该控制在国家手中。但在皇朝国家遭遇重大危机,处于变异和转型时期,下述隐基因显性化成为主导性财政原则:财政支出必须扩大,财政收入必须以工商业为基础,放开暴利性资源给民间经营由政府征税。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财政本质研究的阶级分析方法提出质疑 ,认为财政的本质特征为“公共性” ,我国应选择相应的公共财政模式。文章还对我国财政学界中的几种财政模式主张进行了分析研究 ,进一步论证了我国财政模式选择应以单元公共财政模式为取向。文章还对与公共财政模式紧密相关的竞争性国有资产问题作了探讨 ,指出竞争性国有资产的发展方向必须以公共财政的价值和理念为指导 ,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使其尽快退出市场领域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创新,而金融互联网则是对传统金融服务的升级。本文从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概念、功能、相互关系和未来发展趋势出发,通过列示现有各方观点,对观点进行评析,揭示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都会对金融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金融互联网才是未来银行业大势所趋,差异化经营有助于传统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