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压力增大,土地财政问题日益凸显。基于我国土地财政的构成,按窄、中、宽三种口径估算土地财政规模,结果表明不同统计口径的土地财政收入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以土地出让收入为主的土地租金和贷款收入成为地方政府主要的财力来源;总体上看东、中、西部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逐渐趋同;人口城市化水平和中央级税收比重与土地财政规模正相关,而外商直接投资与土地财政规模负相关;人口总抚养比与土地出让收入比重正相关,而人均GDP 与土地直接税收入比重正相关。不同地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土地引资效应和土地收入效应是不同的,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宏观政策是密切相关的。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土地出让资金监管,以有效控制土地财政规模,弱化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相似文献   

2.
通过剖析导致"土地财政"产生的原因,利用新疆1995—2009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对土地财政与一般预算收入、经济增长率、城市化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和逐利行为是促进地方政府向土地财政"伸手"的动力,土地财政的最大风险是危及中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土地分配机制,转换政绩考核标尺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样才能杜绝土地财政现象。  相似文献   

3.
土地财政与房地产业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行分税制改革以后,在中央财政收入迅速增长的同时,中央政府承担的相对义务大幅度减少,地方政府则承担了过重的财政支出责任。为了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地方政府产生了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地方政府通过低价征地,高价出售,以及推高地价带动房价来增加建筑业税和房地产税等方式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虽然土地财政缓解了地方财政困难,但对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冲击。针对土地财政的问题,文章提出了规范土地出让收入管理,建立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合理确定土地供应量,理性引导储备土地供应价格;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地方财税体系,推进以房地产税制为重点的财产税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定位地方政府角色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土地出让收入增长迅猛,并与房地产调控周期和宏观经济周期显著相关。土地出让收支结余巨大,国库库存增长较快。目前,我国土地出让收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招拍挂"机制强化房地产市场周期和经济周期,住宅用地供给难以得到根本性提升;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收入以及房地产市场带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短期内难以改变,且这种挤压其他行业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土地净收益率下降,融资平台风险值得关注。基于此,本文从财税体制、土地流转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财政模式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增加了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在特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一种选择,具有合理性,但也存在负面影响。从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两方面入手分析可知,土地财政可以在短期内促进经济增长,长期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且对经济结构存在扭曲效应,具有不可持续性。因此,土地财政必须从具体政策和配套措施方面转型。  相似文献   

6.
"土地财政"是我国经济转轨和城镇化进程中受相关体制、制度等系统性因素综合影响形成的一种财政模式,并且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随着不同时期生成环境和制度基础的变化,"土地财政"将逐渐迈向后"土地财政"时代。"土地财政"与后"土地财政"时代的区别不仅体现在基本内涵和参照系的选择方面,更反映在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均衡状态改变的多个维度,进而为后"土地财政"时代消解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以及合理配置土地财政收益提供了打破路径锁定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房地产行业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房地产行业对地方财政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从土地出让对地方财政的影响和房地产市场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着眼进行分析,以期从地方财政的角度来揭开地方政府的行为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由于地方财政对于土地出让收入、房地产市场相关税收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加之地方政府通过房地产开发投资直接拉动地方经济增长,这分别导致了地价和房价的居高不下,形成房地产市场过热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土地财政”是我国地方政府用以缓解财政收入不足,以及为募集城市建设发展资金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土地财政升温明显,国有土地出让权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已高达59.8%.但此种方式带来的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不仅缺乏可持续性,而且形成了潜在的巨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9.
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财政一直存在巨大的收支缺口,诸多因素的推动形成了"土地财政"模式。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通过1991~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与当前财税体制的关系加以实证分析,得出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与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成反比的结论。短期看应该规范土地财政收入的收支、加强监管;长期看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完善土地出让金制度,彻底扭转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偏好,构建地方政府稳健的"税收财政"模式,根本转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0.
由土地资源属性和制度决定,国有土地供应出让中形成了受到土地利用规划约束和上级政府管制,由数百个城市寡头厂商组成的土地一级供应市场,并产生了诸多策略行为和机会主义做法。本文运用2003-2008年282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单方程和联立方程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城市政府围绕土地供应市场份额的策略互动影响、土地信贷融资和土地出让垄断利润的数量关系,并据此构造目标供应量、实际收益和惩罚三者相结合博弈策略选择空间,以形成激励地方政府改善土地供应的财政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1.
现有以土地出让收入为支柱财源的土地财政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但土地财政所导致的土地资源代际分配不公、降低城镇化质量及增加地方政府投融资风险等问题已经凸显,抑制了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随着后土地财政时代的真正到来,为保障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巨额资金需求,应通过改良现行的土地出让批租制、土地确权、涵养税本及规范地方政府的财税金融体制等措施推进现有土地财政的及时转型,以提高城镇化资金来源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运用寻租经济学的方法,对土地征用过程中地方政府寻租行为进行经济学分析,得出地方政府的寻租行为是一种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垄断性寻租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党政干部的形象。应明确土地所有权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具体权责,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内涵,充分尊重市场规则,实施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为主要形式的土地出让办法,改革土地出让方式的双轨制为单轨制,尽快将原划拨土地实行并轨管理。  相似文献   

13.
土地城镇化过快是中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以Turnbull模型为基础研究了经济增长和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土地镇化偏好行为的影响。分析表明:官员晋升激励与分税制导致的经济增长与财政压力能够加速土地城镇化进程。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的动机和财政压力对土地城镇化具有正向效应,并且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土地城镇化的影响存在跨地区差异。研究土地城镇化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得出了土地城镇化引起的高地价不利于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土地城镇化过快是中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以Turnbull模型为基础研究了经济增长和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土地镇化偏好行为的影响。分析表明:官员晋升激励与分税制导致的经济增长与财政压力能够加速土地城镇化进程。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的动机和财政压力对土地城镇化具有正向效应,并且财政压力对地方政府土地城镇化的影响存在跨地区差异。研究土地城镇化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得出了土地城镇化引起的高地价不利于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2007年全国分县数据建立多元截面回归模型,定量估计各县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和支出水平对农民收入水平的统计关系,以判断土地征用补偿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全国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若干相关变量和省份因素的条件下,变量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和支出占GDP比重,与变量农民年收入占GDP比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尽管与模型中的其他自变量相比,土地出让金收支水平对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最弱。这些发现表明中国县级政府对被征土地农民的经济补偿还是有章可循的,国家有关的法律和政策以及市场交换法则对地方政府的土地征用补偿行为构成了一定的约束。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正式实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的土地制度以来,与土地相关的收入日益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地方经济运行和城市化发展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上海土地财政的历史演变,并界定了其衡量指标。对上海土地财政的规模与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其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认为,上海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要低于全国平均值,但土地财政仍然是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土地财政模式对上海经济发展虽有积极作用,但其消极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影响上海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财政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增强财力的重要来源,与土地财政相伴的是地方政府大规模的征地拆迁行为。按照相关规定,地方政府应将一部分土地出让收益用于补助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事业。那么,预算外土地出让收益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事业的补偿是否带动预算内的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呢?文章在模型估计及数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发现,虽然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存在补给效应,即土地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具有刺激作用;但由于受地方政府自利性与公共性的影响,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的补给效应仍存在诸多问题,未来我国对"土地换保障"的硬性规定势必要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地方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更依赖财政投入?在官员晋升压力和追求GDP的目标效应函数框架逻辑上,探讨省级政府在应对危机时候的财政行为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谁更有利。在地方政府拥有独立目标下的财政金融掌控能力的发挥需要条件,这种条件又与地方官员的晋升动力与机制紧密联系:地方政府对财政税收的掌控能力较强,与他们对金融掌控能力的特征明显不同。实证结果表明,当地方政府面临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时,更多依赖财政手段,财政支出明显高于银行信贷增长;东中西部面临金融危机冲击时,地方财政行为和银行信贷行为存在显著差别;西部地区对财政的依赖更强,而中部地区信贷减少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中国房地产行业近些年来的高位运行,与在分税制背景下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以及政府与房地产商的利益合谋有关,即地方政府依靠土地开发和土地转让获得预算外的财政收入,同时也使地方政府GDP政绩大幅增长。目前的楼市惨淡还只是对这几年房价涨幅的回落调整,一些开发商的随行就市心态使作为资源调配的价格策略变得愈加谨慎。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与世界宏观经济形势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各地政府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报告陆续向社会公布,备受关注的各地2013年土地出让金数据浮出水面。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国有土地出让收入达4.1万亿元,刷新了2011年土地出让金收入3.15万亿元的历史高位。2014年伊始,土地出让金还在节节走高,土地财政依赖又出现上扬,之势,土地市场的升温让土地财政再度成为热议话题。我国的土地财政源起于城镇化过程中的资金短缺,并在地方事权财权比例失衡、土地市场机制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