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基于2010-2018年103家中国商业银行的年度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实证分析包括资本监管压力、产权比率和资本密集度等在内的银行资本变化引致的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效应及其作用渠道,结果表明,银行资本结构改善可明显增强其风险承担能力.具体而言,资本监管压力与银行风险呈显著"U"型关系,资产收益率是其影响渠道;产权比率则与银行风险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资产收益率发挥的中介效应大小占比为14.97%,资本密集度与银行风险负相关,资产收益率为其影响银行风险的中介渠道,中介效应大小为17.99%.基于此,监管当局需要科学把握监管力度;而银行应在满足监管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发展状况,选择最佳融资方式,加快资本投入建设,提高自身盈利水平,最终降低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构建一个包括银行资本监管、银行部门以及一个非有效资本市场的宏观经济模型,研究了银行资本监管、资产价格和最优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银行资本监管对最优货币政策的选择以及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效应均产生了显著影响。面对资本充足和资本不足两种银行体系,央行的最优货币政策对通胀和资产价格的反应程度明显不同。特别是当银行体系受资本监管约束时,最优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波动的反应比在资本充足情形下更加积极。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存款保险制度引入银行资本监管对风险承担行为影响的分析框架,借助2007-2019年中国475家商业银行数据,实证检验银行资本监管对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及其协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资本监管会降低银行风险承担,且在危机时期对降低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比正常时期更大;在引入存款保险制度后,资本监管与存款保险制度会相互作用进一步降低银行风险承担;银行资本监管和存款保险制度除了对总体的银行风险承担存在协同作用,还会相互作用使银行资产端风险和负债端风险都得到显著降低.在控制银行层面和地区层面观测值的异质性影响后,研究结果依然保持稳健.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完善银行监管以及发挥资本监管与存款保险的协同作用,共同管理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4.
资本监管是国际银行监管的最新趋势,能有效约束银行风险行为.但我国实施的资本监管对商业银行短期内有效,但中长期的有效性不足.本文主要从资本监管制度、充足率计量两个方面探讨了资本监管有效性的约束机制系统.  相似文献   

5.
基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银行风险承担的理论模型,分析发现:大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的潜在利润是巨大的,而小银行采用内部评级法也许会增加其风险承担,从而增加经济中的总风险。因此,如果大银行和小银行有选择内部评级法的权利,也许会约束资本监管阻止银行风险承担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效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为双重目标,依据统计学优化标准,构建了商业银行两阶段效益风险优化模型,对效益与风险的关系进行优化协调。第一阶段完成对资本结构、贷存款存量及流量分布、实际利率等因素及效益、风险的优化;第二阶段完成对总股本净回报率、总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利润率、准备金覆盖率、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的优化及效益、风险的再优化。最后利用两阶段优化模型确定各类银行的资产规模优化边界和应对宏观投资过热或低迷状况的银行绩效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加强资本约束,是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并增强其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资本约束不仅要求银行业重视风险管理,更应当始终把资本结构的不断优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资本充足率监管条件下,商业银行最优资本结构的确定,可以从银行价值最大化入手,也可以从资本成本最小化入手.由于影响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优化的因素中既有外部环境因素,又有商业银行自身因素,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优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荣庆 《西部金融》2002,(5):13-14
所谓银行风险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程度、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性和管理水平所实施的监管,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风险及其影响.风险监管注重银行本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对市场敏感度较高,能及时全面反映银行的综合经营状况,预测潜在风险,相应的监管措施能紧跟市场发展.目前银行风险监管在西方国家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科学的风险监管体系.近几年来,我国的金融监管当局也逐渐对银行风险予以重视,并不断加强银行风险监管.但是,由于我国的银行风险监管起步较晚,监管手段有限,经验较缺乏,因此,如何提高银行风险监管水平,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14家商业银行的实际数据,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实施后,资本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资产风险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政府注资等外部行为,资本监管的实施促使资本不足的银行大幅度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的作用尚不明显.同时,资本监管的压力也不能解释近年来商业银行资产风险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介绍了国际上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及新资本协议、风险价值法(VAR)、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法、信贷矩阵(credit metrics)、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和资产组合调整等最新银行风险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针对防范信贷资产组合信用风险所需要的资本制定的内部评级法,利用风险因子的变化来反映组合回报的变化,并根据风险权重函数,通过风险加权资产转化为与每一项信用风险敞口更准确匹配的资本要求。文章对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敞口、期限因素以及违约相关性等信贷资产组合信用风险的风险因子的度量进行了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2.
Credit Metrics模型是国际金融界内流行的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它以风险价值VaR和期权定价思想为基础,以衡量信贷资产组合的风险价值为核心,用于识别贷款、债券等传统信贷产品的信用风险,开启了银行信用风险量化评估的先河,开创了现代信用风险度量研究的新领域,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运用马尔可夫模型对贷款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了马尔可夫链在贷款风险分析方面具有操作性和有效性,可用于银行信贷资产的预测分析与风险管理;年度的贷款迁移矩阵可有效分析贷款风险变化特性及贷款损失、回收的内在规律,可度量不良贷款剥离对贷款风险转变的多方位作用,能为银行提前采取风险防范举措、改善贷款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信用风险传染的概念、影响信用风险传染的因素以及信用风险的传染途径进行剖析,通过对一个简单信用风险传染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发现,考虑了信用风险的传染效应以后,贷款组合的非预期损失和VaR都显著增加.仿真结果表明,忽略微观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出现经济资本配置偏低、化解风险能力不足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下降,信贷风险上升。这既有国际金融环境影响等外部因素,也有银行内部管理的内在因素,但最主要的是企业经营状部欠佳造成的违约风险。因此,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关键在于对借款企业的违约风险的控制。文章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一般理论出发,紧紧银行如何避免或减少企业的违约风险,进行贷前识别、估价风险。贷后监测、预警风险及对信贷风险的处理。针对银行重贷轻管的倾向,借鉴国外银行对企业违  相似文献   

16.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体系以内部评级法为核心,充分考虑影响信用风险的各种因素,利用风险分析平台提供的分析度量服务在各业务子系统中进行风险识别和控制。我国商业银行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与本行客户、业务和战略相适应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并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经验的积累调整风险评价模型。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体系的实施需要银行健全风险控制的组织架构,培育良好的信用文化,构建有效的风险报告流程和信贷组合管理,落实权责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17.
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随着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在强化信贷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是,银行信贷风险案件特别是重大案件仍然不断出现。本文以南方高科为例,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在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同时,外部控制能力的不断弱化成为信贷风险的重要因素,并就外部控制弱化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个人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对某银行个人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银行内部预警与评分机制、提升风险管理理念、开发低风险客户群体、强化个人贷款担保管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信用风险管理是针对交易对手、借款人或债券发行人的违约可能性进行管理。我们应借鉴国际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经验,针对当前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完善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开发信用风险计算模型,健全信用管理和评级机构,创新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完善有关信用风险管理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信用组合风险管理的新发展,然后重点阐述了国际大银行开发的、目前国际流行的四种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模型特点,并对其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它们在我国应用的适用性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