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各民族文化都是相互影响的。契丹民族和汉族在长期的接触过程中,文化上相互交流、相互吸收,彼此影响。这种因民族交往而产生的文化交流与碰合体现了一种文化涵化现象。其中既包括契丹文化的汉化,也包括契丹文化对汉族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发式作为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审美情趣、文化风俗、社会历史背景等的不同,而显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情.明代作为最后一个汉族政权,服饰等级制度森严,封建专制达到顶峰.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的时期,同时也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此时审美观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并且时常伴随着冲突与融合.两代都具有很鲜明的历史特征,其发型发饰也表现出了与历代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砖雕是我国建筑艺术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因其精湛的工艺、精美的雕饰、生动的神韵、广泛的表现内容和所包含的丰富地域文化特色备受瞩目,它蕴含了艺术审美与文化思想。通过对传统艺术的追溯,进而对传统艺术在现代艺术中的继承与发展革新展开论述,提出要立足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将民族文化意蕴融入设计艺术之中,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4.
在多元化、全球化的包装时代中,要大胆运用水墨艺术,让中国文化能领先于世界,打造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5.
桂北地区苗族服饰纹样展现了苗族人民的信仰和文化发展进程。在将苗族服饰纹样元素和现代包装设计进行融合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苗族服饰纹样的深层内涵,利用其色彩搭配技巧、纹样设计和纹样寓意,确保包装设计突出民族化、地域化特色,提高包装的文化价值,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苗族服饰的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明代海南汉族移民迁徒的大致情况,着重从农业、商业贸易、文教三个方面论述中原汉族移民对海南地区经济文化带来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浅谈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装设计在当今已成为一门综合性艺术,色彩在包装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色彩是刺激视觉最活跃的因素,它刺激消费者的眼球,传达企业形象,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本文从消费群体的性别、年龄和性格;民族、宗教和风俗文化习惯;市场销售策略等不同角度浅析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区位商的中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外一些地区的文化产业形成集群趋势的推动下,中原文化产业中的某些产业也存在着一定的聚集趋势并不断发展。本文基于区位商的有关理论,确定了中原文化产业中具有较强集中程度的主导产业,并围绕主导产业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特色的中原文化产业集群。为促使这一集群趋势的形成,需要从优化资源配置,开放中原文化,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等方面加快中原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八旗科举对于形成满人的中原文化认同,进而形成对中国多民族国家认同起了很大的作用,其意义已超出了科举制度的本身,正是由于八旗科举所形成的共同的文化认同,使得满洲作为一个民族,其民族特性逐渐消失,民族的本位认同逐渐也因文化认同的一致性而被国家认同所取代,满洲的汉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满洲汉化是通过文化上一致性融合到汉族之中,而不是民族间的同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符合民族发展的潮流,也是与传统中国民族发展的脉路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文化城市建设是关系城市发展、彰显城市个性、创立城市文化品牌的重要发展战略。中原经济区文化城市建设,应牢固树立文化城市构建的理念和方向,结合区情(省情),凸显中原城市各具特色的文化主题或文化个性,营造极富特色的城市文化空间,使中原城市群建设不同凡响,进而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动能辐射推动整个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蒙古入主中原之后,在坚持本民族固有制度的同时,对中原制度也进行了继承,纳粟补官即是其中之一。因元代的纳粟补官制度形成的土壤具有时代的特点,造成该制度与宋代相比亦有所不同,充满了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12.
文言中篇小说《钟情丽集》问世于明前期海南文教事业取得跳跃式大发展的背景之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它的问世填补了海南在古典小说领域的空白。作者"不让中州独专美"的创作心态赋予《钟情丽集》特殊的文化意义。只有将《钟情丽集》与明前期海南历史文化相结合,才能对其思想、艺术特点作出更加深入合理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民间信仰在闽台地区的地位极其重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分析闽台民间信仰的根源与中原的联系,以文脉为切入点,以历史发生学为基础,对起源于河南的闽台民间信仰进行分类。从分布图上可以看出闽台民间信仰的根源在河南省呈"三角形"排列分布。运用当今最有效的区域开发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指导闽台民间信仰发源地在河南的旅游开发。根据闽台民间信仰发源地的集聚程度,分为4个核心以及围绕核心形成的4个片区,通过重要的交通道路连成一体,使河南的寻根游产品得以优化升级,提升内涵。  相似文献   

14.
动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是科技与艺术的高度结合,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随着动画产业的发展,其在经济中的地位也在日益提升。我国动画从巅峰到衰败,再到现今我国国内动画市场被日、美的动画所占有,中、日、美间动画产业发展的不平衡,令人担忧。中国动画应该避免盲目追求高科技,不能够盲目模仿其它动画强国,我们应该站在发扬民族文化的高度,更多的去发掘本国民族特色元素,利用传统艺术文化资源丰富的这一特色,提炼出中国最优秀最具特色的艺术文化,并将它融入中国的动画设计当中,创作出真正属于中国的优秀的动画影片。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前的美术教育存在着一些崇外因素,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教育的当务之急。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立足本民族的特色,继承前辈的文化遗产,循着民族艺术发展的足迹,融合古今,去开发我们的教育模式,最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化的传承性通过词语得以实现 ;字形是文化心理、词源结构的外化标记 ,在某种程度上受汉民族思维习惯的影响 ,具有同致性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7.
中原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其主要特征是:人口众多,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农业地位突出,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综合竞争力下降。构建中原经济区切合区域经济学理论,并已具备了相应的客观条件。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中原崛起、支撑中部崛起、完善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河南经过长期的发展,具备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汉服是我国古代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总称。自2003年以来,汉服热在我国开始兴起。汉服作为一种古老文明的文化符号.其消失和重现隐含了服饰的话语权力与价值取向。汉服热的兴起体现了后殖民语境下本土民族意识的发现,并予以符号化的体认,是一种文化自觉活动,也是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文化多元主义的直接呈现。  相似文献   

19.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药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它的包装设计要求在遵循国家相关医药法规的同时,提高外观设计品味,才能获得消费者的心里认可。  相似文献   

20.
凤阳花鼓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产生于劳动人民之中,属于典型的"草根艺术",曾经在广大民众中广为流传,丰富了孕育它的这方沃土上的父老乡亲的文化生活,并以其独特的魅力丰富了我国民间舞蹈艺术。文章对凤阳花鼓的产生渊源、流播、演变、发展及现今状态进行历时性的纵向陈述,阐述凤阳花鼓艺术形式发展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