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
根据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方法,以全国、山东省以及世界主要国家为参照区域,计算得出河北省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水资源承载力和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分析得出:①河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大大高于经济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承载力;②河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始终处于富余状态,水资源严重超载,经济资源承载力于1997年后呈现富余状态且富余数量逐年:增多;③河北省各市资源承载力存在着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北省可持续发展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模型,实证分析20052013年安徽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动态耦合过程。研究发现:20052013年安徽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动态耦合过程。研究发现:20052013年安徽省城市化发展指数总体上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发展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发展趋势;安徽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在20052013年安徽省城市化发展指数总体上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生态环境发展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发展趋势;安徽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在20052013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类型呈现出从极度失调到优质协调的演进趋势。  相似文献   

3.
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出发,综合FAO提出的土地可持续性评价标准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概念,提出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的概念。运用可持续发展,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的相关理论,建立了“准则层-指标层-措施层”结构的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支撑、资源环境支撑、社会可接受性以及公共政策支撑等4个方面对石家庄市1995年-2006年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进行了定性与定量评价,得出其可持续能力逐渐提升的结论。并根据土地利用的障碍因素,提出针对石家庄市维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城乡发展转型的助推器,是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压舱石。根据新型城镇化的理论观点,通过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测算200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状况,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的时序演进与空间分布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地域差异进行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波动性增长趋势,地域上呈现东、中、西部地区依次下降的特征,东北部地区近几年出现了小幅下滑趋势;二是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差距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特点;三是区域之间差距是导致我国目前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不均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聚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而制造业则是产业集聚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本文利用EG指数对2005-2011年新疆16个制造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新疆制造业集聚程度2005-2008年总体处于下降趋势,2008-2011年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产业集聚和地方化呈现增长趋势,集聚程度的提高仍然是新疆制造业的主要发展趋势。总体上看,新疆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工业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房地产制度改革的内在逻辑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房地产业在过去20年呈现爆发性成长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制度改革的综合结果。房地产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激发了城市居民潜在的住房消费需求,使得政府垄断了房地产开发土地的供应,并将土地非农化的巨大增值收益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经济的市场化转轨,社会的城市化转型和消费的非农化升级是推动房地产制度改革的内在逻辑。解除土地供应的政府垄断,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形成明确的房地产业目标政策体系,将是房地产制度改革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对山东省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的背景下,更加注重于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选取合适的指标建立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2005年~2014年山东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05年~2010年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指数逐年增加,并在2010年首次达到中级协调水平,但之后两年协调度指数又呈现下降趋势,2013年及以后又重新呈现出上升状态。  相似文献   

8.
根据大卫.罗默的假说,由于土地与其他自然资源的限制,实际的经济增长将呈下降趋势,即存在因土地与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而引起的"阻力"。通过计量分析,计算了1981~2004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中土地资源的"阻力,"平均每年约为1.5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由于土地资源的消耗,在1981~2004年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每年降低了1.53%。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评估的基本原理,具体论述了土地用途确定的标准,制订地价指数修正基准地价的必要性,综合基准地价与综合用地基准地价的区别,城镇之间基准地价水平应与城镇区位、规模和经济实力相一致以及土地使用年期的修正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模式下的开发区土地治理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开发区城市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开发区用地结构发生转变,这种转变给开发区的土地开发带来了新的问题与矛盾:城市化趋势使开发区的公共物品提供负担加重;现代化的工业对开发区的土地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对开发区严格的土地审批政策,使开发区城市化边界受到限制。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建议,包括:建立公共用地增值收益管理机制;公共用地使用制度改革;坚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以石家庄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方面,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石家庄市2000年—2010年的土地集约水平进行评价,然后选取7个省会城市2010年的数据,计算其土地集约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2001年—2010年间石家庄市区范围内,土地利用从低度集约进入到集约利用状态,但土地集约利用的效益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同类城市中,石家庄市土地集约水平较高,主要得益于自然地理及政策因素的影响。最后提出优化产业布局、实施工业入园工程、加快城市绿化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城市发展速度很快,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交通枢纽"和"行政中心"这两个因素起了重要作用。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限制性因素:行政中心与区域中心不对称,发展速度与城市内涵不对称,文化底蕴与大都市形象不对称。这要求城市发展进程中从"大石家庄"视角出发,在京津冀大背景下规划石家庄城市体系,以正定、栾城、藁城、鹿泉(包括井陉),构建"一核四星"的城市发展格局,才能够形成"核心城市→次级城市→城市子群→小城镇团"的四级结构,进而大都市与腹地得到有效整合,以石家庄为核心的京南都市体系得以形成,石家庄的城市影响力得到强化,在京津冀鲁晋等大范围内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关于城市开发大型主题公园的适宜性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主题公园之前进行可行性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城市大型主题公园的可行性分析最首要的部分就是分析该城市是否具有兴建城市大型主题公园的客观条件。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通过综合考察影响主题公园土地利用效益的各要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分析该城市是否具有兴建城市大型主题公园的客观条件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利用该模型对我国的若干有代表性的旅游城市进行了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表明该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以长沙市河西高新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对象,从影响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用地面积、用地效益、用地结构和用地管理四个方面选取22个指标构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收集的相关数据运用综合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对高新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6-2006年该区土地的可持续性利用水平是一个从较低到较高的发展过程,该区土地利用存在配套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土地有闲置现象、产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通过改变开发区投资环境、注意开发区的分期建设、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提高该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尝试构建城乡一体化评价的指标体系,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视角,分析其对主要指标的影响度,并说明城乡一体化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反作用,从而全面阐释土地综合整治对城乡一体化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认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我国新形势下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但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尊重民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开展、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6.
近代石家庄城市化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由一个0.5平方公里的自然村,扩展为面积达121.80平方公里,共计69个自然村庄在内的新兴城市空间。近代石家庄经过先后四期较为明显的区域拓展,连续迈过四道界线门槛,跨上了三个台阶,由小村庄发展成为小城镇,由小城镇发展为小城市,由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因与其特殊的城市化类型和城市化经历密切相关,在城市规模、城市布局、城市交通、城区形体等方面带有明显缺陷。  相似文献   

17.
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通过地票交易统筹配置城乡建设用地资源,在解决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建设用地短缺的同时,盘活了农村建设用地,提高了农民财产性收入,成效显著;重庆地票交易制度在理论上为破除长期以来困扰农村土地市场化改革的制度性障碍提供了可行思路,对我国统筹主体功能区土地资源配置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重庆地票交易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一是将土地一级开发权的市场化改革与地票结合;二是实行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双轨制,改革征地制度;三是加强地票制度与规划的衔接;四是适时推出地票二级市场。  相似文献   

18.
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空间扩展的后备资源,却受到城市空间肆意侵占、生态景观破坏、耕地迅速锐减、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严重困扰,"精明增长"理念为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一种可供探讨的新方向。从"精明增长"的产生背景出发,分析了"精明增长"的基本内涵,阐述了目前"精明增长"在城市发展实践中可供借鉴的基本模式和实现措施。应该说,"精明增长"中设置城市增长边界、TOD发展模式、废弃地再利用等观点,增强了城市边缘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以六安市为例,利用相关城市统计资料、相关城市图件,对撤地设市十年来六安城区土地扩展情况进行研究,并分析其驱动力因素。得出撤地设市以来六安市城市扩展速度明显增加,尤其2008—2010年扩展量占十年来总扩展量的34.07%,且年均增加4.88kmu;城市扩展动态度和城市用地效率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城市扩展及其方向受到了社会经济条件、人口、交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根据福建省1995年至2010年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数据,选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作为稳态因子,建立一项包含15个指标的衡量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PSS统计分析方法和特尔斐法,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各种机制和因素的权重即重要程度不同,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产生的影响效果也相应地存在差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在时间上有的显著相关性,也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