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CBD传媒产业价值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传媒产业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京中央商务区(CBD)是中国传媒产业最集中的区域,引领着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潮流。以CBD现有的传媒产业资源为基础,结合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原理,对中国传媒产业链模式进行分析。结论是应该按照价值链的逻辑顺序对CBD现有的传媒产业资源进行整合,提高中国传媒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进程加快,东盟传媒产业也得到较快发展。面对不断发展的中国与东盟传媒产业,以及中国与东盟战略关系不断推进,中国传媒企业可以结合自身企业的区位、品牌影响力、资金、规模等特点,与东盟传媒企业在业务和资本两个层面展开合作,不断创新双边传媒产业合作模式,促进双边传媒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媒集团化作为中国传媒产业制度变迁的必然发展阶段,发展10多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传媒改革未达到预期的客观现实。而未建立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及"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二元运作机制、政府规制等方面的限制成为中国传媒集团化发展的最大制度障碍。通过应用制度变迁相关理论的剖析,提出媒介融合、体制创新是中国传媒未来发展的方向,是集团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中国传媒产业的资本多元聚合发展战略的现状出发,分析了中国传媒业资本多元聚合发展战略的动因原理和逻辑秩序。多元资本聚合发展是我国传媒产业所有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借鉴其他国家对类似行业的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以求为解决传媒业资本多元聚合发展过程中的运行要务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与我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关注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产业转移呈现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十一五”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也将发生变化,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媒产业自70年代末进行经营改革以来,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现在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传媒体制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条块分割、重复建设、散、滥、差现象十分严重;而且微观到单个媒介内部,也是绝大多数权责不清,资源闲置浪费严重,运行机制老化,生产效率差。另外,国际上的跨国传媒集团实力日增,中国传媒入世后势将受到一定冲击,组建大型产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传媒集团必将与强势的国际传媒集团“零距离”接触。面对不可回避的竞争,目前尚处绝对劣势的中国传媒业路在何方?应将这一问题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中国传媒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赢得与西方强势媒体相博弈的实力,最明智的突破口就是尽快进行体制改革。关键就是正确处理好中国政府、政府部门与传媒实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经济发展大潮中,临空经济是一种新兴经济形态,它以机场为依托,以航空运输产业为指向,利用国际性、枢纽性大型机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增强效应,引导周边产业的集聚,形成航空配套产业、临空性制造产业集群及现代服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沪港作为国内国际大都市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它们在经济发展、产业提升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许多特质对西部产业发展有许多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逐渐放松了对传媒业的规制,并引入激励性规制,着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跨媒体、跨国界的传媒企业。较短的成长周期和较高的投资回报率等因素使传媒产业被热捧为"朝阳产业"。而中国由于过于强调传媒的意识形态属性,传媒制度被界定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两种完全不同的组织逻辑集于传媒一身。虽然中国传媒产业对内对外都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产业雏形已经形成,但许多制约传媒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需要通过规制的突破来解放生产力,因此从规制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国传媒产业的政府规制改革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成娟 《全国商情》2006,(8):60-62
本文从增长极理论的观点出发,分析了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功能,并为甘肃省的产业经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际高技术产业2009年回顾与2010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全球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全球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巨大;中击进一步显现,国际高技术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高技术产业破冰前行,正孕育一场全球高技术绿色革命和新一轮技术经济发展。但是,政治因素为国际高技术产业发展平添了更加复杂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服务海洋经济最终的落脚点是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应以服务海洋经济发展为契机,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论文着重围绕提升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产业服务能力进行深入探讨,并以首批国家骨干院校验收优秀单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如何服务海洋经济发展,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从分工的产业领域和分工的形态来看,国际分工已经历了工业与农业的产业间分工、工业内部的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部的分工,目前正朝着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分工形态演进.生产要素内涵的扩展和国际生产组织的创新是"服务-制造"新形态国际分工的基础.这种分工模武给各分工国带来了发展机遇,但也产生了经济失衡等诸多痼疾,由于其过于偏向某一产业,因而对中美等大国而言都不具有可持续性.后危机时代国际分工模式必将出现重大调整,我国应审时度势,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出口商品生产的增长,必然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必须重视和优化出口商品产业结构。当前应取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目标,选轻纺,机械,电子,船舶,建材行业,以及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加以扶持。至于国内短线产业的供给缺口,不应片面强调通过加强本国短线产业来消除,而应更多地通过发展本国长线产业的产品出口,以国际交换来改善。  相似文献   

16.
战略性支柱产业视角下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的确立,将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从战略性支柱产业内涵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未来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要转变产业功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延伸产业链旅游、强化区域和区际旅游经济合作、组建旅游产业集团以及强化旅游管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国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及新型现代化建设并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继续走在中国前列的使命任务,根据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区位、科技、人才等优势,分析了湾区减灾产业集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得出建议性结论:搭建减灾产业发展平台,促进企业信息畅通;打造大湾区“中国减灾产业园区”和大湾区“中国减灾产品”研发基地、生产基地、物流中心;构建减灾产业国际标准体系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大湾区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并使减灾产业成为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新增长极,进而实现减灾产业做大做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定位,如何认识,必将直接影响到流通产业的发展规模、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必然会从各个方面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发展。一高度重视和发挥流通的作用已成为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从国际上看,世界各国为了扩大本国产品市场,获得国际市场提供的更多的资源,纷纷采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浪潮已开始形成,抓住机遇,加大国际产业向沈大工业带转移,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力.沈大工业带在具有强大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论述了沈大工业带一体化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并提出扩大沈大工业带吸纳国外产业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对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理论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国际竞争力是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一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处地位的关键性因素。对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实用价值。文章在深入评品波特教授“钻石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诸多因素,提出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分析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