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风起云涌的数字化正在重塑经济与社会形态.适应财政治理能力提升的要求,包括广东在内的不少地方将数字财政建设作为深化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抢抓财政数字化转型机遇.从实践看,各地运用先进数字化技术为财政改革提供科技支撑,但也面临着制度与基础条件支撑不足、组织力量不够强等问题,尤其是对数字财政内涵及财政数字化转型的本质规律认识不够,影响了数字财政建设的顺利推进和改革效能的充分释放.针对上述现象,本文认为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在深化对数字化、财政数字化转型内涵规律认识基础上,深入研究数字财政的理论模型和规范,统筹数字财政建设与财政改革,全面增强财政的安全性、效率性和公平性,强化服务大局、引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发挥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相似文献   

2.
风起云涌的数字化正在重塑经济与社会形态.适应财政治理能力提升的要求,包括广东在内的不少地方将数字财政建设作为深化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抢抓财政数字化转型机遇.从实践看,各地运用先进数字化技术为财政改革提供科技支撑,但也面临着制度与基础条件支撑不足、组织力量不够强等问题,尤其是对数字财政内涵及财政数字化转型的本质规律认识不够,影响了数字财政建设的顺利推进和改革效能的充分释放.针对上述现象,本文认为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在深化对数字化、财政数字化转型内涵规律认识基础上,深入研究数字财政的理论模型和规范,统筹数字财政建设与财政改革,全面增强财政的安全性、效率性和公平性,强化服务大局、引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能力,更好地发挥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相似文献   

3.
数字技术在社会公共治理领域的应用推动了财政治理数字化转型,成为财政部门提高治理能力的有效手段;精准、有效、智能的财政治理也能够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本文提出数字经济与财政治理存在相互作用、互推互助的关系,首先结合我国财政管理实践分析数字经济对财政治理的推动效应,其次总结各地财政措施,剖析财政治理对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并在深入阐释二者关系的过程中,分别对如何加快财政数字化转型、如何完善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数字技术在社会公共治理领域的应用推动了财政治理数字化转型,成为财政部门提高治理能力的有效手段;精准、有效、智能的财政治理也能够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本文提出数字经济与财政治理存在相互作用、互推互助的关系,首先结合我国财政管理实践分析数字经济对财政治理的推动效应,其次总结各地财政措施,剖析财政治理对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并在深入阐释二者关系的过程中,分别对如何加快财政数字化转型、如何完善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构建高水平农村流通体系,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及培育大循环新动能至关重要。数字赋能是驱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分析了数字赋能农村流通的作用机理,以及农村流通数字化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数字赋能农村流通的具体实施路径。数字技术通过重塑传统流通模式、催生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整合集聚要素优化产业链来赋能农村流通体系。当前,农村流通面临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数据整合共享不充分、数据要素价值挖掘利用不够、数字化应用人才不足、流通主体数字能力不强等问题。应通过加强农村流通主体数字化建设、加快完善农村数字流通基础设施、加强农村流通数据的挖掘应用、加强农村数字化流通环境和服务体系建设等举措推进农村流通数字化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代财政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基础,作为财政制度重要部分的财政分权制度也被赋予现代化改革新内涵。制度法治化、权责划分科学化、运行规范化、管理民主化和资源配置公平性是财政分权制度向现代化转型的价值内涵及意蕴。纵观我国现行财政分权制度实践,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导向相距甚远。未来改革应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增强财政平衡功能、规范政府财政行为、合理划分财政权责以及推进财政法治化和民主化建设,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以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中国深化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战略选择。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逻辑是:以国家数字化转型能力建设为前提,使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赋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协同发展模式并孕育出现代化产业集聚,进而通过产业集聚效应推动数字化思维的形成。新型工业在应用层面所形成的数字生产力可以赋能工业生产力以形成新质生产力,从而实现效益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的现实要求是:创新数据要素产权制度,提高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数据利用效率;提高数字技术创新投入,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技术经济条件;构建多层次教育新体系,解决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数字人才供需矛盾;发展数字化思维转型模式,形成新型工业化的新思维体系;提高政府数字治理能力,优化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市场环境;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新型工业化支撑体系。新型工业化的战略路径是: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遵循,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工业化;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的制度优势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兴产业集聚为主线,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生态战略支撑新型工业化;强化数字经济政策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8.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政职能的新定位,将财政职能由经济延伸至社会、政治等方面,中国的财政改革由以经济改革为中心逐渐演变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对完善财政改革和明确现代财政治理方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涵义,这种改革定位的历史性突破也将引起财政改革逻辑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对地方财政治理能力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建国以来地方财政治理体系构建与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了地方财政治理能力提升面临的主要困境,从树立地方财政善治理念、探索建设地方"大财政"发展格局、促进地方财政治理法治化、建立科学的地方财政治理评估体系等途径入手,提出提升地方政府财政治理能力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改革是浙江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财政是服务保障数字化改革的重要力量,也是数字化改革的重要领域.本文以浙江省A市财政数字化改革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基层财政在数字化改革中的推进情况、存在问题等,提出针对性对策措施,以期为基层财政数字化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结构的变迁与社会文化的日益发展,西方财政理论在转型期的中国已经逐步丧失其现实解释力.本文在分析西方财政理论现实困境的基础上,立足于新中国主要财政基础理论的发展变化以及现代财政制度与我国传统财政理论一脉相承、不断演进的关系,明确了新时期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政府、市场与社会等多维治理主体中的主要职责,并在政府-市场-社会三维立体分析框架内进一步明确了基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代财政定位与重构,即以"平等共治、法治包容、持续共赢"为基本理念与核心要义的"多中心、多层次、多主体"的现代财政.  相似文献   

11.
财政治理能力是国家应急管理能力的基础与保障。完善突发重大公共危机财政治理,能够有效缓解突发重大公共危机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员伤亡以及国家安全等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对稳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从财政是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复合韧性治理的基础和支柱以及公共危机治理是财政的应有职能两方面入手,阐述了突发重大公共危机财政治理的价值属性。基于财政应急资金是财政应急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核心,探究突发重大公共危机财政应急治理机制的影响因素,最终从财政应急日常运行、财政应急预警防范、财政应急灾时处置、财政应急恢复重建、财政应急监督评估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突发重大公共危机财政应急治理机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尤其应当重视各级政府在该区域治理机制架构中的地位。协调不同法域、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型地方政府之间的治理权,是推进该城市群协调发展,并率先推进实现新型城镇化转型的基础和保障。就该区域而言,政府治理权的架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根据中央顶层设计的区域布局,推动地方政府转换行使治理权的视阈,合理安排不同地方政府治理权,并建立权力协作机制;由此机制出发,协调区域内各地方的发展方向,深化彼此之间利益共生关系;最后,与利益共享对应,还应当配合财政供给改革,实现区域治理责任的成本共担。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张,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度不断增强,数字化治理能力加速提升,产业数字化应用潜能迸发释放。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利于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拓展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实体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十四五”时期,要充分认识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从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强化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打造平台经济新模式激发新动能、加快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深化数字经济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重点发力,打造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增长点,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4.
大国财政是财政服务于国家新时期大国战略而提出的新的财政工作思路.自大国财政理念提出以来,我国财政积极实践,在涉及重要国家利益的大国关系、地区平衡等方面做出了独特贡献,并通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新的载体形式,在国际财经治理体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总结近两年的大国财政实践之路,可以归纳为“准确站位、服务大局;统筹内外,相互配合;持续实践,创新形式”.  相似文献   

15.
在财政理论界的话语体系中,我国的财政类型经历了从“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迁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现代财政制度”属于什么财政类型,与“建设财政”、“公共财政”又是什么联系?立足国家治理演化的三维视阈,通过对中外财政现代化进程的比较分析,可见我国正进入财政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建设的是治理型财政.治理型财政具有主体多元性、公共参与性、公益性与回应性、绩效性、法治性特征.我国建设治理型财政,需要提高社会组织化程度,循序增加财政参与度,提高公共部门信息公开化程度,推进财政治理法治化,积极汲取发达国家治理型财政建设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应用,是提高财政治理能力、推动财政制度现代化的重要利器,为破解财政治理的绩效难题提供了坚实的信息及技术基础.从根本上讲,大数据所能发挥的作用与效益,取决于人类利用的方式和程度(即制度).运用"制度+大数据",通过完善财政信息管理、走向财政透明与公开、强化激励与监督以及构建财政大数据中心,统筹信息、流程与人等三大财政治理要素,是实现财政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选择.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提出"创新增长"议题后,APEC各成员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数字人力资源培育、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发展、维护数据隐私、规制合作等领域开展了诸多项目和行动.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政治经济格局演变等因素影响,APEC各成员的合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未来,APEC各成员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创新数字化转型,以推动亚太地区的创新型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公共预算治理作为财政资源权威性分配的政治过程,则构成了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因此,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转型,首先需要建立现代的公共预算治理.应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转型背景,需要选择新的公共预算治理改革策略,即坚持在预算民主和预算法治双轮驱动中发挥人大的主导作用,从预算透明、问责、公众参与和政府回应四个维度坚持协同推进,以此更好地发挥公共预算在国家治理转型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河北省十一个地级市的地方财政透明度指数,分析了财政透明度的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全省财政透明度评价得分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各市财政透明度质量较低、财政透明度评价得分缺乏稳定性.进一步研究表明,法治建设的推进、政府的主动性、地方对外公开信息的自由裁决度等为河北省地级市财政透明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尽快完善地方配套的法治建设、强化地方主政者的绩效激励机制、重视媒体及网络建设、推进社会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财政外部性产生的原因:财政资源的产权界定模糊,税收竞争政策的实施,缺乏合理的政府官员政绩评价体系;对各政府间、辖区间官员博弈进行分析.纠正我国财政外部性的初步思路:减少政府层次和财政层次,加强政府间纵向谈判和横向合作;在明确政府间职能的基础上,推进财政分权;改革传统政绩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