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省以下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必须进一步理顺省以下政府间分配关系,以完善省以下预算管理体制。必须依照地方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合理、清晰地划分地方各级政府的事权、支出责任和财权,规范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实行统一、规范、透明的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乡用”等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的税权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构建完整的公共财政框架,我国应尽快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合理划分税权。根据当前我国的现状及国际经验借鉴、完善我国税权划分应把握五个方面:选择合理的税权划分模式;完善税法体系规范税权划分;明晰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财权划分;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构建地方税权的“公共选择”制度约束。  相似文献   

3.
规范政府职能优化中央与地方税收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重新界定政府职能范围入手,分析了公共财政条件下政府职能范围确定的基本依据以及由此决定的各级政府之间事权与财权的划分准则,并结合现行分税制体制下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财权划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央与地方税收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地方债务风险必然存在不断扩大的趋势。受制于中央和地方财权与事权划分制度转变滞后等原因的影响,当宏观政策调整时,地方政府可能出现偿债能力不足的问题,并进而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应在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完善地方财权和事权划分制度等方面入手,避免债务风险向金融风险进一步传导。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地方债务风险必然存在不断扩大的趋势.受制于中央和地方财权与事权划分制度转变滞后等原因的影响,当宏观政策调整时,地方政府可能出现偿债能力不足的问题,并进而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应在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完善地方财权和事权划分制度等方面入手,避免债务风险向金融风险进一步传导.  相似文献   

6.
地方财政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财政条件下的地方财政,在提借地方公共产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发挥这一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合理地划分各类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蒂布模型表明,地方财政体制中也存在着所谓“看不见的手”的问题,科学地设计地方财政体制,有助于充分发挥地方财政的职能,较好地满足居民对地方公共产品的需求。地方财政收入能力与支出需求的合理确定,对于协调和处理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发债利弊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讲,应该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一方面,公共产品成本分担的边界与受益范围大体一致,可以确保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从而地方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提供比由中央政府提供更加有效。因此,当地方财政收入不能满足公共产品供给时,可以通过举债来解决。另一方面,大部分资本性地方公共产品(比如道路、桥梁、供水设施)都是由地方来提供的,这些项目建设周期长,  相似文献   

8.
进一步完善地方公共财政体制,对于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模式是分级独立的财政体制。如何在清晰界定和划分地方各级政府事权和支出范围的基础上,赋予它们与其职责相匹配的财力和财权,建立真正的分级财政体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事权和支出范围、财权以及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为完善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划分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范围与财力分配,明确农村公共产品由谁(中央或地方政府)提供更具优势和更有效率。本文从阐述公共产品供给基本理论入手,揭示农村公共产品中地方政府的优势地位,认为政府职责划分不清和支出分配错位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的重要症结之一,提出应重新界定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事权范围,明确与之相匹配的财力保障,从而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10.
公共产品学说与分级财政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共产品理论,是西方财政学说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揭示公共产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过程中,从一个侧面引申出了政府财政活动的必要性。同时,公共产品学说中的某些深层次的内容,尤其是关于受益范围及其划分的问题,与财政体制和分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深入探索财政理论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借鉴公共产品学说中关于受益范围的理论,对于财政理论的发展,对于处理好政府间的收支划分关系和收支往来关系,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分税制改革后,中国税收出现高增长,但是地方财政困难重重,严重制约着地方经济的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税收高增长与地方财政困难的原因:一是地方政府没有地方税收立法权、税收减免权;二是政府事权和财权划分不清;三是税收优惠政策存在地区差别等.通过分析,文章提出了分税制下地方财政解困的对策主要有;统一事权与财权,合理划分财政收支范围;精简机构,节约开支;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化解基层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我国政府间事权划分存在法律法规缺失、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纵向事权划分不明确清晰、各级政府间事权和财权不匹配等问题。要推动事权划分改革,明确各级政府职能重心,加快事权划分法治化建设,尽快形成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的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13.
发达国家事权和财政支出划分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事权划分是财政划分的基础。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市场国家在事权和财政支出划分上各有特点,但也具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共性。这些对于规范我国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政支出具有借鉴意义,我国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按社会公共需要确定政府事权和支出范围;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并据此界定各级政府财政支出范围;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中央同地方政府事权和支出范围。  相似文献   

14.
西部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与市场的互动,以解决资源配置的效率与效益问题。长期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一是市场化程度不高,造成投资生产成本的增加;二是政府能力的缺失导致了交易成本的上升。加入WTO后,西部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公共商品和私人商品的特性,合理确定西部地方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范围,实行市场化改革,创造一个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以提升该地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负债融资已成为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规模极大,隐蔽性高,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其产生根源,应从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改革、深化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培植地方政府财源等方面采取措施,化解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权的法律划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我国财政体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财权划分不明确,缺乏一个具有刚性的法律规则,从而造成中央和地方事权、财权权责不明确、职能错位、缺乏稳定性和规范性等问题.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财权,是完善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重要前提.应通过修改宪法相关内容,制定和完善<中央和地方关系法>、<财政转移支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从而构建起我国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权划分的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17.
自从财政分权体制实施以来,随着地方与中央财权和事权的分开,地方政府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公共投资任务,在地区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特质性分析,说明了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症结的有效措施,提高地方政府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18.
加强水环境保护,促进水资源合理有效利用,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和紧迫任务,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流域水环境保护由于涉及范围较广,归属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责任,还涉及到省际间投入分配等问题,因此,合理划分其事权财权,建立健全各利益相关主体在流域范围内水环境污染治理、投融资、管理监督等方面基础性、长效性的制度规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辽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流域之一,流域主体所在的辽宁地区属于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辽河流域进行水环境保护的事权财政划分方案设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从流域水环境保护财权事权划分的基本原则入手,按照政府与市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三个维度,设计了辽河流域水环境保护事权财权划分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9.
财权、财力、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匹配关系是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关键。它们之间的匹配必须遵循一个规律---“一级政府干多少事,必须有多少钱,负相应的责任”。文章从分析我国现行分税制下事权、财权、财力、支出责任四者匹配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科学明晰地界定各级政府事权范围和支出责任、健全地方收入体系是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制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以下问题:城乡二元发展战略使其建设严重滞后;管理体制不顺、事权划分不清造成管理责任难以落实;投入总量严重不足,筹资难度大;资金的来源和投向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民的直接利益。应从公共产品视角出发解决以上问题:改变城乡二元发展战略,树立农田水利设施先行的意识;明确农田水利设施的公共产品性质,将使农民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的支出范围;合理划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事权和财权;建立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加大投资投劳力度,优化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