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常艳  杨柳 《当代经济管理》2009,31(12):43-46
主体功能区是中国区域管理政策的一大创新,自提出后受到国家层面的积极推动,同时在研究领域也备受关注.文章结合国外区域管理的成熟经验,对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面临的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并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未来我国区域管理框架建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主体功能区是我国现有区域经济发展观的重大创新,然而目前我国主体功能区理论建设却仍然薄弱,现有区域经济理论对其缺乏有力解释。非正式约束作为漫长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的行为准则与社会规范,其核心价值必然对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以非正式约束条件为基础,充分考虑非正式约束与经济性要素的相互匹配,经济适宜度不仅可以有力解释非正式约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路径选择,而且可以揭示出非正式约束对区域间经济性要素的效率选择,以及由此而生的分工专业化和聚集是主体功能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3.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本文从宏观调控法和主体功能区的基本理论出发,在分析了我国主体功能区的发展现状之后,指出了宏观调控法对主体功能区调控的必要性,并具体提出了宏观调控法对主体功能区调控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是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导向下不断发展的,并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实践证明,现阶段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正确道路。“主体功能区”的概念,是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的;构建主体功能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创新,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各功能区具有不同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各区域政府相应负有并履行差异性的经济管理职能和政策手段。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坚持在主体功能区的视角下,以各地区差异性的政府经济职能为依据,采取统筹兼顾、分类施策的财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引导各种经济要素向目标功能区合理流动,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主体功能区的提出和实施,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种创新,对我国区域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在加速中部崛起、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背景下,推动安徽主体功能区建设,要科学划分主体功能区,明确发展方向;建立区域协调机构,创新运行模式;实现生态共建、产业协同;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城市群发展联动,构建区域协调与生态和谐的良性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7.
主体功能区是中央政府缩小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保护生态环境的新举措。在安徽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对于安徽的迅速崛起以及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在实施主体功能区建设中,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公共服务均衡化的问题,因其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目标和归宿。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的要求,以及国务院关于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等有关要求,全国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已经基本完成,根据国家发改委颁布的《省级主体功能区技术规程》(试用)要求,2008年各个省、市、自治区要完成省一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这一涉及到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策,必将会对"新苏南模式"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背景和面临的障碍,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以及主体功能区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进而提出了苏南地区优化开发的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主体功能区划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处理好各类区域的协调发展和如何实现各主体功能区的平衡发展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所以,主体功能区划的宏观调控工具的选择,以及如何配合使用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对传统的宏观调控工具在主体功能区划的发展建设方面所起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以寻求在传统的宏观调控工具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并依据实际情况园地制宜地实施各种宏观调控工具以及其衍生工具政策,同时要做到各种宏观调控工具合理科学的配合,以促进主体功能区划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主体功能区划对于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起着巨大作用,而主体功能区间的经济联系则主要是通过专业化分工而产生的区域间贸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利用超边际分析和模型推演进一步探讨区域间由于要素“空间分异”而产生的经济联系,得知主体功能区间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通过主体功能区划后“异质性”产生的专业化分工与贸易而形成的,这最终也会促进主体功能区间彼此经济的协调、科学、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外开放的差距。选取我国欠发达地区12个省区近3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对欠发达地区的对外贸易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进行分析,同时与东部、中部和全国水平进行对比发现:对外贸易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长期稳定的关系,而FDI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却不是很明显,这显示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对外贸易和FDI的制约。因此,在“十二五”建设中,欠发达地区应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定量分析了自1996年以来新疆五大区域间外贸差异情况:新疆外贸主要集中在天山北坡区和北疆西北部区,其中北疆西北部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将是未来新疆外贸发展的核心区域,其他三个区域外贸所占比重较小,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南疆东北部区和南疆西南部区外贸发展均具有较大潜力。而通过五大区域间外贸差异程度分析得出,五大区域间外贸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则呈缓慢下降趋势,其中外贸水平最高地区和最低地区的绝对差距与相对差距均呈扩大趋势。这种差异的存在与各区域的基础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优势产业发展情况、外商直接投资,以及技术和人才等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生产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行业或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其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 之一。本文通过测算综合要素生产率,将劳动生产率与资金生产率统一到一个指标上来,综合反映各地区的工业 生产率水平,并据此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1995-1998年,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有大幅度提高。资金 生产率逐年下降,综合要素生产率呈缓慢上升趋势。在三大地带中,东部、中部地区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而西部 地区生产率水平有下降趋势,且与东、中部地区差距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但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相比,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仍显滞后。投资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跨国并购逐渐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行业分布El趋广泛但不均匀,技术寻求型的直接投资不多;有限责任公司已跃居投资主体首位,但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占的比重仍然偏大;投资区域高度集中于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对外投资偏少。应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规模,以获取更多的国际技术外溢。  相似文献   

15.
陕西关中经济区是陕西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但与国内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用产业集群的理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陕西关中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缓慢,产业竞争力不强。因此,加快发展陕西关中经济区产业集群是提升陕西关中经济区产业竞争力,进而带动陕西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发展陕西关中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是:转变观念;重视创新;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开展战略联盟;加强区域品牌建设等。  相似文献   

16.
东部沿海地区利用FDI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有竞争力的“制造成本”以及入世后服务业领域的相继开放政策,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国,但各地区在利用外资能力上表现很不平衡。如何评价各地区利用外资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认为一个地区利用外资能力由其获取外资能力和运用外资能力两个层面决定。基于此,我们提出一套评估地区利用外资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因子分析,对东部沿海地区8个省市利用FDI能力进行评估和比较。政策含义在于提升利用外资能力应当从获取外资能力和运用外资能力两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空间单元的过程.这是在区域发展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当前,明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涵义以及加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义和任务尤为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8.
中部地区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区域,是我国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战略中的重要枢纽,将其定位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部地区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联系、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雄厚的产业基础、突出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交通条件、很强的科技实力和不竭的创新能力,完全可以建设成为“第四极”。  相似文献   

19.
区域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教育经济聚类指标的聚类分析,可将我国31个省市区分为高类、较高类、低类、落后类四类教育经济区。我国省级区域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度整体水平不高,且呈现由落后类向高类逐渐提高的梯度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