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建立步伐的逐步加快和年金基金规模的不断壮大,年金基金投资运营中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多。本文在介绍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年金基金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并通过美国安然公司401(K)退休基金重创案例透析了年金基金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强化以基金受托人为中心的监管制度、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加强年金基金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的投资运作是世界各国通常的作法,也是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的管理各国却各不相同。本先分析了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现状和年金基金的特点,比较了各国企业年金投资管理的作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运营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智利政府于1981年率先推行的完全积累制企业年金筹资模式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大创新,其企业年金的投资运作比较成功。智利对企业年金采取的定量监管模式与我国目前企业年金监管模式的选择一致,通过分析智利企业年金的投资运营模式,对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企业年金是一种具有递延性质的激励模式,通过委托基金投资管理是实现企业年金保值纳理想选择。运用投资组合理论的有效前沿方法,依据封闭基金的历史业绩,对企业年金收益替代率的关系以及相应的投资风险和投资比例进行分析,可得出委托代理成本和绩效管理费用上限,为企业年金的委托投资提供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瑞 《全国商情》2009,(5):70-71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年金在保障老年人生活方面的作用愈显重要,以至于在许多发达国家,已成为退休收入的重要来源.然而在我国,由于早年对企业年金的性质不明、政策不到位等原因,企业年金计划一直发展缓慢.随着2006年2月新准则的颁布,企业年金基金作为一项单独的准则列示其中,这有利于规范企业年金基金的确认、计量和财务列报,并解决了我国发展企业年金计划的一些理论问题.本文将就我国年金基金准则与国际准则进行比较.分析我国年金基金制度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具有财务不可持续的内在缺陷,客观上不能应对老龄化的挑战.中国企业年金制度是在现收现付的基本养老金制度之外构建的基金积累制的企业补充养老金,是多支柱养老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一个战略性选择.2004年以来,企业年金采取政府监管、个人账户、基金积累、市场化运营的模式,积累了巨额补充养老基金、获得了良好的投资业绩、实现了基金保值增值的投资目标,反映了积累制养老基金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当前企业年金发展的主要问题不在于企业年金自身,而在于多支柱养老金不平衡发展的问题.企业年金发展的根本对策,需要跳出企业年金自身,从优化多支柱养老金结构、有效应对老龄化挑战的角度去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7.
企业年金制度,是社会养老保险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对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成为我国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对企业年金进行严格有效的监管是使企业年金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成熟的企业年金监管体制的分析,结合我国企业年金的现状,对我国企业年金的监管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介绍企业年金运作模式的国际经验,研究我国企业年金运作的现状,指出我国企业年金运作中存在法律缺位、税收政策不统一、定位模糊、具体操作不规范及监管效率低下等问题.应从改善企业年金运作环境、完善运作机制、构筑多层次动态化的监管体系等方面入手,促进我国企业年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企业年金的运作和监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现象,如何有效解决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年金计划作为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对实现老有所养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对企业年金中的信托关系和委托代理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政府的监管模式进行了探讨,建议通过建立风险补偿体系和明确规定年金的转让权利,最终保证年金基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三大支柱的政策分析,指出其当前所存在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率过高、缴纳的年金费用纳入税前成本过低以及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限制过多等问题。我国应该采取压缩基本养老保险比例、增加企业年金缴费纳入成本比例和修订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政策等措施,加快企业年金发展,以缓解当前养老保险支付水平低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三大支柱的政策分析,指出其当前所存在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率过高、缴纳的年金费用纳入税前成本过低以及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限制过多等问题。我国应该采取压缩基本养老保险比例、增加企业年金缴费纳入成本比例和修订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政策等措施,加快企业年金发展,以缓解当前养老保险支付水平低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企业年金作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在该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由其建立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及垄断以及运行中的风险问题,所以对年金计划实施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我国的企业年金的特点结合相关监管理论,文章从法律层面、税收监管、投资运营、政府协调监管等几个方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体制,从而为我国企业年金的正常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企业年金会计是养老金会计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近几年我国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筹集阶段,企业年金会计的会计主体仍然是企业;运营阶段,以企业年金基金作为会计主体。企业年金费用的计量需要在一定的精算假设之上运用保险统计估价法确定;企业年金基金资产的初始确认与计量和一般企业资产基本相同,但企业年金基金资产的再确认一般选择市场价值。企业年金会计应遵循权责发生制、配比、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年金监管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年金关系社会稳定和安全,而企业年金在投资运营管理中存在着风险,必须加强监管。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试图借鉴具有国际化的企业年金运行监管经验,提出完善我国现有的企业年金监管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企业年金计划队伍的壮大,我国企业年金大批入市已经势在必行。但是作为我国养老金的特殊成员,在同样承受着通货膨胀导致基金贬值风险的同时,企业年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因其特殊薪酬激励功能而有别于其他投资资金以及社保基金,对于投资风险的规避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的证券市场和年金监管机制还有待健全,通过建立完善的投资风险补偿机制这种制度内化解风险的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401(K)计划实施过程中,既有税收、激励、规模、灵活等方面的优势,又面临投资、操作、监管及道德风险。通过总结美国的经验,我国在企业年金发展方面应注意立法保障企业年金的发展,明确税收优惠,以DC模式为主建立养老保障“第二支柱”,加快发展资本市场,努力促进信托行业,着重培育企业年金的灵活性以及注意监管适宜。  相似文献   

17.
郭荟  张辉军 《新智慧》2005,(4):42-43
从资金关系来看,基金是指专门用于某种特定目的并进行独立核算的资金,既包括各国共有的企业年金基金、养老保险基金、救济基金、教育奖励基金等,也包括我国特有的职工福利基金、财政专项基金、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预算调节基金等。其中,企业年金基金是企业由于建立企业年金计划而形成的限定用途的基金储备。职工福利基金是我国企业分别从费用和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准备用于企业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郭荟  张辉军 《新智慧》2005,(10):42-43
从资金关系来看,基金是指专门用于某种特定目的并进行独立核算的资金,既包括各国共有的企业年金基金、养老保险基金、救济基金、教育奖励基金等,也包括我国特有的职工福利基金、财政专项基金、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预算调节基金等。其中,企业年金基金是企业由于建立企业年金计划而形成的限定用途的基金储备。职工福利基金是我国企业分别从费用和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准备用于企业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文章先从时间维度分析了我国企业年金基金历年来的总体收益情况,然后通过对比不同期间组合投资收益率情况,发现年金投资绩效与组合运作期间的长短有关。在进行了简单的Fama业绩归因分析后,又从横截面维度分析了2012年18家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的投资管理收益率情况,说明企业年金投资绩效与投资组合类型及资产配置的关系。最后通过简化的T—M模型和H—M模型分析投资管理人的择时能力和证券选择能力对年金基金投资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章比较了我国企业年金准则与马来西亚退休福利计划准则在准则范围、确认与计量、财务报表列报、披露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我国采用设定提存计划的原因,对我国企业年金未来发展作了展望,认为将来企业年金基金可采用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