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提高政府保障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由政府的本质特性决定的。从组织特性来看,政府具有公共性,政府职能的本质在于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从科学发展的视角来看,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塑造服务型政府是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供,而这又以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为前提。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提升,在实践中依赖于具体的制度支撑。本文从制度和管理角度对其提升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应成为各级政府执政理念。我国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比较突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滞后是根本原因。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建立公共服务分工和问责机制、完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改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等,是实现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目标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4.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受政府财政能力、配置结构等因素制约.财政分权影响了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大小,地方政府城市偏向影响了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资源配置结构.通过对2004年~2011年我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财政分权的程度客观上会强化地方政府的城市偏向,而地方政府的城市偏向不利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实现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改变现行官员晋升的激励机制,扭转政府官员公共决策中的城市偏向.  相似文献   

5.
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语境,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应属于同义的不同表达,没有本质差异,而基本公共服务是那些直接满足社会公众基本公共需求的公共服务。我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的目标定位是"底线均等",其应在机会均等与结果均等两个层面求得统一。在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过程中,"地方标准"是一个客观存在,但对"地方标准"地区差异性及其可能引发的"可持续性"、"道德风险"及"盆地效应"等问题应有一个清醒认识。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手段之一,但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路径不是一味扩张专项转移支付或一般性转移支付,而应把引入和构建分类转移支付制度作为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财政分权可能导致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地方公共产品具有强烈的正外部性,财政均等化要求中央政府有责任保证居住在任何地区的居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财政均等化已成为现代国家实现社会平等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完善政绩考核体系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讲,提高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提供水平是一个关键环节。然而,影响地方政府行为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在中国的国情条件下,中央政府制订的政府绩效评估标准对地方政府行为仍然最具影响力。制订合理的绩效评估标准,让绩效评估这根指挥棒引导地方政府官员主动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有限的财政资源用于真正符合居民公共需求和有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公共服务型财政与社会性支出制度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社会,政府的公共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城乡差距虽然表现在各个方面,但都与公共服务的差距相联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是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的财政.强化公共服务职能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支出制度的调整、规范和重构.本文以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供为取向,探讨了公共分配公平的理念内涵;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我国公共财政社会性支出的状况,提出了增加公共服务的总量,提高公共财政社会性支出比重和着力重塑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实行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制度是澳大利亚财政制度的一个重要特色。本文对澳大利亚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分析,并以维多利亚州为例,探讨这一制度对地方政府财政的影响以及在地方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在我国地方财政严重不均等以及地方需求和供给不均衡背景下,实行政府间均等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对改善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局面以及提高各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成因与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本公共服务是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形式,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公共安全.为此,各国都把政府职能向提供公共服务均等化转移,通过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增进社会福利、缓解社会矛盾、促进民生和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国家的安定.中国于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本文在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的现状,从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角度,就推进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般分析框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顺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然而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分析思路与框架,从而阻碍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相对于已有研究侧重公共服务供给而忽视公共服务需求的特点,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概念内涵,并以均等化标准、公共需求与政府能力作为切入点,研究了以公共服务供需平衡为核心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般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划分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范围与财力分配,明确农村公共产品由谁(中央或地方政府)提供更具优势和更有效率。本文从阐述公共产品供给基本理论入手,揭示农村公共产品中地方政府的优势地位,认为政府职责划分不清和支出分配错位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的重要症结之一,提出应重新界定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事权范围,明确与之相匹配的财力保障,从而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实行两套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发展并没有摆脱制度外供给的困境,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需要建立起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由中央、省、地方、农民四位一体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采取以中央、省两级政府为主导,地方财政适当配套的方式,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央对地方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目标是通过转移支付制度,解决纵向和横向的财力不平衡,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文章拟从纵向和横向的均衡目标出发,通过均等化指标的构建,分析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均衡能力,并提出要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进一步优化专项转移支付结构,逐步改革税收返还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建立合理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与推进的关键。当前,我国财政保障方面,无论从投入总量、地方政府服务能力、转移支付制度均衡水平等,都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急需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当前,西部地区在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东部地区存在明显差距。提升国家整体基本公共服务,促进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重点和难点。基于国家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文章对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提供公共物品,但公共物品却并非只能由政府来提供。政府直接供给公共物品面临诸多困境,如政府的经济人特征、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以及如何由个人效用函数得出社会的福利函数及政府自身低效率等问题。与此同时,政府部门生产缺乏竞争机制和监督机制及多重代理特征决定其效率低下难以克服。  相似文献   

18.
财政分权导致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使地方政府面临财政纵向失衡压力,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则给地方政府带来经济赶超压力,这两种压力促使地方政府将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经济建设领域,而转移支付带来的财力增强则会激励地方政府增加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支出。以16个省区市的237个地级市为样本的分析表明:地方政府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与其获得的人均转移支付显著正相关,与财政纵向失衡压力和经济赶超压力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门槛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发现: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激励效应,随着财政纵向失衡压力和经济赶超压力的增大而逐渐减弱;转移支付规模的增加可以弱化财政纵向失衡压力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负向影响,但对经济赶超压力的负向作用没有显著的调节效应,表明转移支付可以显著缓解财政纵向失衡压力,但对经济赶超压力的缓解作用不明显。应改进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机制以有效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和完善省以下政府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财税制度以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纵向失衡压力,深化地方政府绩效评价考核机制改革以减轻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