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增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开放进程的加快,一国的货币市场和国际货币市场及外汇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利率和汇率作为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主要的调节工具,同时也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价格工具,两者之间越来越强的联动制约性,直接影响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近年来,我国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在方向上的不一致制约了货币政策效果。提高未来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键是增强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市场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联系更为密切。货币市场发展的滞后性已成为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提高的关键性原因之一。因此,在稳步推进货币政策间接调控机制改革的进程中,尽快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货币市场,已成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促进金融市场平衡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对境内基础货币、外汇储备、利率、汇率等操作目标或中介目标产生了影响,给我国中央银行测算和控制货币供给量、保持币值稳定、制定货币政策带来一系列影响和挑战.我国中央银行应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将离岸市场的影响因素考虑到货币政策测算和监控范围内,同时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等多种政策工具,稳步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减少离岸市场对境内货币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德国马克汇率变迁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在经济高速成长期遭遇了持续的贸易顺差和随之而来的货币升值压力,与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大环境有类似之处.德国在马克升值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应对措施,除了坚持资本自由流动下的浮动汇率制度外,其经济模式、中央银行体系、货币政策以及欧共体的货币联动机制、产业调整政策等都具有极其鲜明的特点,这些政策和措施对德国成功应对升值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也有许多值得我国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资本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本市场的发展增加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影响着传统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及传导机制,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不健全,资本市场传导货币政策就受到各种制约,导致货币政策效应低,只有不断扩大资本市场规模,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修正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开辟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系渠道,完善货币政策运作体系,实现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的互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才会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6.
协调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市场是西方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主要中介,这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方式。但是,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滞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一体化程度不高,不能实现对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造成了我国近几年来货币政策的低效率。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受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发育程度,外汇体制以及货币可兑换程度等因素的制约,是一个不完全竞争,供求关系扭曲的市场,存在着外汇市场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供求关系,汇率定价机制不尽合理,中央银行外汇干预力度过大,交易品种单一,利率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应结合国情改进汇率生成机制,开设多种交易工具,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加强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8.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更加庞大,速度更快,并产生了一些新的趋势。文章结合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供给造成的影响,以及对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带来的挑战。同时,就如何应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调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提出了具体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总称,是最重要的金融政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国民经济商品化、货币化和信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都必须借助货币来实现,这就决定了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金融工程的发展对一国中央银行由政策的制定、传导、实施的影响表现为:改变货币的结构和内涵以及三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影响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利率和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应采取监管与控制相结合的方式来应对金融工程对货币政策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基准利率的调整影响市场利率,这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方式比较间接、调控力度比较平缓。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联储从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转变为主要通过调控联邦基金利率来影响利率水平,形成了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今后,促使市场利率形成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应该成为我国货币政策改革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2004年,人民银行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引导金融机构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持续加大对"三农"经济的信贷投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结合辖区"三农"经济发展现状,通过货币信贷政策对区域农业产业化、农民融资状况及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的政策效应分析,客观反映货币政策在促进"三农"经济发展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就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货币冲销分为广义冲销和狭义冲销两种,广义的货币冲销是指实行固定汇率的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既定的汇率目标,通过在公开市场进行对冲操作或回收再贷款,控制信贷规模以及提高准备金率等综合手段抵消因维持汇率目标而导致的货币供给总量扩张。狭义的冲销政策又称对冲操作,专指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发行票据以回收多投放的基础货币。货币冲销政策的实施方式和操作力度是影响一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关键变量。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属于管理浮动制度,其实是钉住美元的固定钉住汇率制度,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无效而财政政策有效,故我国目前更多的是依赖财政政策在发挥效力。随着我们的对外开放程度在不断提高,我国将选择资本的自由流动,根据“蒙代尔—克鲁格曼三元悖论”,这将实际意味着我们将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体制逐步走向浮动汇率制。原来的政策组合将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独立的货币政策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应该是政府和货币当局追求的首要目标。在浮动汇率制度条件下的货币、财政政策两种政策的有效性都比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有绝对的提高,而且,在浮动汇率制下,从政策对产量的影响看,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为有效。本文分析了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的转变以及货币政策的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15.
货币冲销分为广义冲销和狭义冲销两种,广义的货币冲销是指实行固定汇率的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既定的汇率目标,通过在公开市场进行对冲操作或回收再贷款,控制信贷规模以及提高准备金率等综合手段抵消因维持汇率目标而导致的货币供给总量扩张。狭义的冲销政策又称对冲操作,专指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发行票据以回收多投放的基础货币。货币冲销政策的实施方式和操作力度是影响一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关键变量。  相似文献   

16.
新闻回放: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明年要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核心就是减少货币供给。在2008年1月的“香山华佗CEO论箭”发布会上,当有记者问到:2008年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中小企业融资会更困难,这种困难如何解决时,严介和非常直接地表示:“无路可走,不要抱任何幻想”。2008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在国内没有任何改变。我国经济正面临从无序走向有序,从总量走向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的中小企业死掉99%以上,对于经济整体发展是“有益”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产生不仅是市场信贷配给机制的内在均衡结果,而且也与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冲击效应及其所处的背景环境所蕴含传导机制的差异有关。在存在正式金融体系与非正式金融体系的经济体中,紧缩货币政策通过银行贷款渠道对小企业融资造成负的冲击,同时,持续扩张财政政策也会对小企业融资造成较大消极影响。非正式融资体系在宏观经济政策冲击中的“缓冲过滤机制”会扭曲正式融资体系中的政策冲击传导机制,造成失灵现象。另外,不同金融发展政策在不同的社会制度背景下对小企业融资形成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8.
货币冲销分为广义冲销和狭义冲销两种,广义的货币冲销是指实行固定汇率的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既定的汇率目标,通过在公开市场进行对冲操作或回收再贷款,控制信贷规模以及提高准备金率等综合手段抵消因维持汇率目标而导致的货币供给总量扩张.狭义的冲销政策又称对冲操作,专指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发行票据以回收多投放的基础货币.货币冲销政策的实施方式和操作力度是影响一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关键变量.  相似文献   

19.
本报告总结了国内企业境外上市的基本情况、方式选择和上市动机,从境外上市中存在的关联交易、刺激地下钱庄发展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国有资产流失、国内优势资源与利益分配外流、税收流失、外商直接投资虚增、外汇占款增加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和币值稳定等方面分析了海外间接上市可能的风险,讨论了引申出来的三个问题(1)国际证券交易所竞争加剧,激烈争夺上市资源,交易所逐步分层,分工格局逐步明朗,国内证券市场有边缘化的潜在可能;(2)一些知名跨国公司从海外资本市场撤离值得我国企业思考;(3)交易所的竞争、国内企业在海外间接上市,在货币层面上是货币竞争、货币替代的一种表现方式.最后,报告给出了一些原则性对策思路(1)发展资本市场;(2)间接融资体系中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3)从两个线路上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4)税收政策并轨,清理各种"外资超国民待遇"政策,封死政策套利空间;(5)在我国资本项目逐步放开、国内市场与国际愈加一体的大背景下研究海外间接上市中的相关监管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20.
应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性检验与因果检验,分析货币政策对经济政策与物价变动的影响,以此检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变量与经济增长、物价变动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推行的市场经济改革,增强了中央银行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的可操作性,中央银行可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总量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达到到间接调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