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的经营规模仍然较小,其难点是土地集中困难.文章从土地转出方、土地转入方及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分析土地集中困难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土地集中经营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稳定农民非农收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土地流转机制;降低土地流转风险等加强土地集中经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经济落后山区陇南市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将分散到户的土地集中起来连片开发,实行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提出了做好土地流转工作的建议:健全机制,努力营造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良好环境;加快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增强对流转土地的承接能力;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减少土地流转纠纷;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法制观念,坚持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在财产税改革问题上,许多专家和学者提出“租税合一”的观点,即将土地出让金纳入物业税中一并征收。本文从土地流转的视角分析认为,这种做法不利于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宜简单地将土地出让金并入物业税,而应改革土地出让金制度,将其作为土地的市场配置手段与财产税制度有机结合,共同实现对土地流转市场的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多种土地产权流转方式存在较大弊端的前提下,探讨一种较为合理的土地产权流转方式成为必然。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优先股的特点和土地以优先股方式流转的优越性,提出了土地产权以优先股方式流转的实施方案。文章认为,这是一种能较好地保障农户权益及维持农业企业控制权的“双赢”之举,但在实施过程中目前仍存在一些障碍,建议从法律层面进一步明确优先股的相关范畴后,以政府为主导开展优先股土地流转方式的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5.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市场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上的缺陷。防范"市场失灵",应着力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体培育机制、流转市场服务机制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苏州市近年来的土地流转情况,给出了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文章结合苏州市近年来在土地流转中取得的经验,分析了土地流转的动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传统自发的土地流转方式已难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如何创新土地流转机制,规范土地流转,已成为"三农"工作中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2006年以来,宁夏平罗县出台了一系列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中连片流转,有效地促进了辖区农村土地的合法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  相似文献   

8.
完善土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务工经商的增多,在各地土地流转现象有不同程度地出现。但由于土地流转政策界限不明确、制度规定不健全,加上土地流转形式不规范,监督制约滞后乏力,土地流转中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制定切实、有效的土地政策必须要对农民对土地的心态以及土地对农民的作用有着准确的把握。通过对湄潭和金沙进行的实地调查,从农民对土地的认知、依赖、流转意愿、劳动力外流影响等方面了解农民对于土地的态度中发现:如对土地应给予永久使用权,农地征用应完善补偿机制,土地流转机制应完善以及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等。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制定切实、有效的土地政策必须要对农民对土地的心态以及土地对农民的作用有着准确的把握.通过对湄潭和金沙进行的实地调查,从农民对土地的认知、依赖、流转意愿、劳动力外流影响等方面了解农民对于土地的态度中发现:如对土地应给予永久使用权,农地征用应完善补偿机制,土地流转机制应完善以及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等.  相似文献   

11.
促进土地流转的农村信贷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实证分析了农村信贷与农民收入之间的相关性。提出了促进土地流转的农村信贷创新模式,即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分析了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优势和作用,设计了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运作流程和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信社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服务水平建设,通过提高服务水平,可以更好地把各项业务渗透到客户群中,对自身发展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农信社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把优质服务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任务来抓,通过服务拓展业务,提高业务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农信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农信社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服务水平,把优质服务带给广大客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信社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农信社在实施优质服务战略过程中,需要严格规定流程,拓展服务项目,按照流程进行服务项目规划。  相似文献   

13.
由土地资源属性和制度决定,国有土地供应出让中形成了受到土地利用规划约束和上级政府管制,由数百个城市寡头厂商组成的土地一级供应市场,并产生了诸多策略行为和机会主义做法。本文运用2003-2008年282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单方程和联立方程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城市政府围绕土地供应市场份额的策略互动影响、土地信贷融资和土地出让垄断利润的数量关系,并据此构造目标供应量、实际收益和惩罚三者相结合博弈策略选择空间,以形成激励地方政府改善土地供应的财政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4.
贵州农村信用社改革已取得阶段性突出成果,但也存在制约改革深化的因素.通过分析指出:农信社应当尝试建立下属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或开展保险代理业务;以村支部为组织依托打造农村信用环境;以农信社为主体,引入农业发展银行承担金融支农任务;以现有员工为基础,重视人才战略.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改革从2003年开始,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其产权依然没有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依然没有落到实处,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依然困难重重。农村信用社只有进一步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坚持沿着既定方向继续改革,才能真正改革成功。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存在产权模糊、体制缺位、管理不善等方面的问题,在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中,为了不断提高适应市场竞争力,克服自身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笔者认为当前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应该在对其自身性重新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全行业的体制性改革以及内部管理的优化来实现改善环境、扭亏为盈、服务三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历史上曾出现过一场前所未有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运动。从其发端、发展与衰微的变迁过程看,明显体现出强制性与渐进性的特点。其利弊得失主要在于:第一,促进了农村资金的融通、村落小农经济的发展但农村并未复兴、农民依然贫苦;第二,缓解了旧式高利贷的盘剥却催生了新式高利贷。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与结局,根本原因在于近代农村信用合作社演进的背景——二重性制度结构。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农村实际.积极完善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体系,建立支农贷款体系.逐步建立起以小额信用贷款为基础,农户联保、抵质押贷款、保证贷款等为补充的农户贷款体系,解决农户贷款难,同时保障信用社贷款资金安全;建立支农信息体系,发挥信贷导向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建立支农综合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经营组织制度创新,增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对策包括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机构,新型激励与培训手段、人才引进和双向流动、对边远信用社实施人力资源援助、富余员工退出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日渐显露,已危及到农村信用体系的金融安全.文章分析了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表现、形成原因和化解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