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美元霸权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兼论人民币国际化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研究美元霸权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文章首先分析了美元霸权的几个特点,指出美国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可以通过美元滥发来融通,美元的问题变成了世界的问题;其次考察了超主权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指出超主权储备货币改革面临多重难题,现实的选择是建立多样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最后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指出我国应发挥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作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相似文献   

2.
英国凭借世界第一的经济实力和完善的金融体系使英镑成为国际货币,美国凭借着世界第一的经济实力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安排使美元成为国际货币,日本则凭借着世界第二的经济实力使日元走向国际化。作为国际货币的英镑和美元取得了与它们经济地位相应的货币地位,但是日元没有取得与它的经济地位相应的货币地位。从这个角度看,日元的国际化并不成功。现在,人民币正走向国际化,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格局与日本当时面临的国际经济格局是相似的。人民币要成功地走向国际化,除了需要具备中国国际经济地位不断增强这个经济因素以外,还需要借助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通过建立超主权国际货币并在其中体现人民币成分的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3.
当前,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属性主要是作为跨境贸易结算货币来体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快速增长。人民币的投资职能处于起步阶段,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人民币的储备职能尚处于萌芽时期,一些国家已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目前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具有不公平性和不稳定性的严重缺陷。人民币一旦国际化,中国以及和中国经贸联系密切的国家将减少美元储备的积累,从而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当前体系的不公平性。人民币一旦国际化,中国就将从美元储备的最大需求国转变为国际储备的供给国,并在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内引入更多的竞争,从而将增进当前体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张宁 《现代经济》2009,8(2):144-145,10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遭遇挑战,本文通过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本位制”特征的描述,讨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国际化的黄金储备支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世界货币演进与黄金关系的角度,论述了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黄金支撑的重要性,并进行了量化分析。目前任何国际货币均有着强大的黄金储备支撑,而人民币离一般国际货币的黄金支撑数量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中国持有美国国债位列第一而美联储推行货币宽松政策以及黄金价格不断上涨的今天,增加黄金储备是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生产体系和货币体系错配造成东亚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金融动荡。在中国,这表现为承担着美元外汇占款带来的巨大成本,使得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日益加深。对此,必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框架的建构,采取诸如改革国内金融市场、分“三步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积极投放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的产品等措施,逐步摆脱美元体系错配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当前金融危机是经济周期的必然结果,其直接原因是以美元为核心的单体国际货币体系和保护主义日益严重导致的全球经济的长期失衡,要通过这场金融危机来平衡全球金融体系和经济的关系。因此,建立多元的国际货币体系,是这次金融危机之后最重大的金融制度的变革。目前金融还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心脏,不能因为金融危机而停止中国金融的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同时,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了两个难得的机遇,即人民币的国际化和全球金融中心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进出口贸易是通过美元进行交易的,人民币尚不能跻身三大主流国际货币之列。在欧债危机以及金融危机爆发之际,学者们对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了普遍质疑,并认为这是发展人民币国际化的良好时机,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收益与成本问题也日趋凸显。  相似文献   

9.
自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许多国家虽然进行了重建和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努力,但是一个成熟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并未建立起来.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如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等.本文认为,需要建立全球货币或世界货币,打破民族国家货币或少数国家货币充当国斥支付手段的格局;建立全球货币或世界货币,是中国与人民币融入国际货币体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欧元启动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元作为一种独立的超国家性质的法定货币于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它的启动无疑会对世界经济及国际金融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跨国货币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尤其深远。它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它将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它的启用将使国际货币体系由美元主导的单极格局转向美元、欧元、日元主导的多极格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比重和作用越来越大,国际货币体系的研究和重构也越来越重要。战后国际货币体系是建立在管理货币本位基础上的,美元凭借美国霸权逐步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之锚,货币本质上是国家政治权力的体现。美国霸权的合法性在于维持合理的国际秩序并提供国际公共物品为国际经贸往来搭建一个合作平台,它是以其他国家的承认为基础的。货币霸权使美国享有国际政治权力,如何处理国际公共物品与国家民族利益的公私矛盾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特里芬难题,以及应对新兴崛起国的利益诉求等是国际货币体系管理难以回避的困境。中国应该坚持合作独立的货币国际化策略,勇于在主导新型国际金融机构方面承担大国责任,逐步建立广泛认可的国际合法性,谋求立足实体经济发展的货币国际化之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关联储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各国对国际货币体系讨论作了进一步思考。美元是否能够保持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怎样重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国如何防范可能的风险?本文分析认为,美元还将较长期地保持其目前的地位。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各国只有共同协作,才能逐步推动建立更加负责任的国际货币体系,最终实现全球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3.
周群华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25(5):107-110,123
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导致了全球经济动荡,对以美元为中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本次危机的爆发既有环境因素的诱因,更有深刻的制度根源;针对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所呈现出的新特点,有必要深入思考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前景,把握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方向。本次金融危机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提供了重要契机,从短期看,虽然国际货币体系很难发生重大调整,美元仍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但从中长期看,美元作为中心货币的地位将被逐渐削弱,欧元与亚洲货币的地位将会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14.
全球经济失衡:起因、可维持性与应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经济失衡是指一国拥有大量贸易赤字,而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他一些国家的经济现象。当前,学术界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可维持性及是否应当采取措施加以应对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片面强调弹性汇率制度在缓解全球经济失衡方面的作用,漠视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弹性汇率制度的不利影响,对发展中国家是不公正的。从长期看,国际社会加强协调,通过推进国际货币制度改革为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改革创造条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货币制度新秩序,是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国际收支一直保持着顺差,近年来顺差规模还在不断扩大。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使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应大大降低。本文从货币政策工具、中介指标以及传导机制等方面分析分析了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并提出了加快外汇制度改革,完善强制结汇制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下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本次金融危机再次暴露出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重大缺陷:美元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垄断与霸权地位,现行国际金融组织体系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现行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等。因此,要改造和重塑现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打破美元的垄断霸权;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17.
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之下,发达国家可以采取仅以满足本国经济需求为目的的货币政策,造成大量资本流入新兴市场。实证研究表明,在中国外汇储备增加的过程中,国际货币体系的失衡因素起了一定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修正的阿格沃尔模型对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呈现分阶段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后金融危机"为背景,具体分析了2009年中国经济金融运行的特点,重点阐述了2009年中国巨额放贷之因和巨额投资之谜。在客观分析目前中国经济"两难"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出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政策取向、合理确定经济增长速度、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有效管理好社会流动性及建立专业而权威的经济决策机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