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河北赤城青羊沟铅锌银矿床发育热液充填交代、条带、压碎、揉皱、脉状及交错脉状等各种组构。反映了该矿床经历了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等多成因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找矿勘探工作的蓬勃发展,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实际资料,发现很多地质事实与以岩浆分异演化学说为基础的岩浆—热液说相抵触。同时由于近代科学技术、测试手段的不断进步,长期争论的某些矿床的矿源、矿床成因问题得到了解决。所以日前巳冲破单一的“水成论”、“火成论”和“花岗岩浆成矿说”,迅速地发展起来了“多源成矿论”,柏继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成矿理论。当前,成矿作用问题可以说是众说纷云,表现了矿床学领城的繁荣活跃景象,孕育着现代矿床学成矿理论的一次新的发展和飞跃。  相似文献   

3.
张家营银金矿位于张北县东北部,地处华北陆块北缘中段,康保—围场深断裂与尚义—隆化深断裂所夹持的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配置齐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与张北蔡家营铅锌银典型矿床具有相似性。论文以张北县张家营银金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物化探特征、矿体赋存及品位变化情况的分析,研究其成矿、控矿地质条件;通过与蔡家营铅锌银矿典型矿床进行对比,进一步总结成矿规律,确定找矿标志,探讨矿床成因、成矿时代等问题,进而对其找矿前景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石门湾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东北边缘三级构造单元拗皱带内,属羌笛—扬子地层大区(Ⅲ)秦岭—大别山地层区(Ⅲ1)大巴山分区(Ⅲ12)之紫阳—平利地层小区(Ⅲ11-2)。通过对石门湾铅锌矿床的详查,简明介绍了勘查区的地层、构造、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并圈定出6条铅锌矿(化)体且明确了矿体展布特征。在对矿床中主要矿体中矿石进行多项化学分析,不同矿段矿石基本分析,光谱半定量全分析等的基础上,认为矿石质量较优,矿石类型以硫化物矿石为主。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矿床的控矿条件并认为该矿床属热水沉积-后期改造层控类型,成矿温度属中低温。认为石门湾铅锌多金属矿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并为矿区外围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论文对中国钨矿床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归纳和分析,结果显示:从成矿时代来看,燕山期是中国钨矿床最主要的成矿期,且绝大多数钨矿床的形成与岩浆岩相关,成矿作用与成岩作用具有同步性;从成矿作用过程来看,石英脉型与矽卡岩型钨矿床成矿作用均始于岩浆演化晚期经液态分异形成的浆液过渡态流体;从成矿流体特征来看,岩浆期后热液流体具有中-高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特点;从成矿流体来源来看,目前绝大多数研究成果表明矽卡岩型钨矿床成矿流体体系中既有岩浆水,又有大气降水,而石英脉型钨矿床成矿作用过程中是否存在大气降水仍存在较大争议;从成矿元素迁移及沉淀机制来看,钨在自然界中的迁移方式主要是∑WO42-,而引起钨的络合物发生分解、沉淀的主要原因有流体混合作用、流体不混溶作用、流体体系温度降低、水岩反应、富钙斜长石的蚀变分解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从研究东升庙矿床的地质特征入手,依据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持征,指出东升庙矿床为与火山活动无明显联系的海底喷气沉识成因,区域变质作用仅在已成矿基础上对矿石组构和矿体形态进行了某些叠加改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流循环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7.
马山金矿床是在著名的铜官山铜矿田内发现的一个独立的金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研究初步表明该矿床具有“两型一体”特点,即既有岩浆热液沿层间构造断裂的充填—交代型矿体,也有在黄龙组白云岩段底部的原始沉积黄铁矿层基础上的叠加—改造型矿体。二者在物质组份、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总硫同位素组成以及矿石结构、构造、矿体产状等许多方面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
胡篦型富铜矿床是中条山铜矿的重要类型,对于这种类型铜矿床的成因,众说纷云,有的说是热液矿床,有的则认为是沉积变质矿床。在火山成矿说盛行之时,也有的提出是远火山——沉积变质矿床。这些不同成因观点的争论,至今仍在进行中。笔者认为该矿床是在一种局限性的高碱质高盐度的蒸发盐环境下形成的。后期的构造运  相似文献   

9.
海沟矿床是一个大型金矿床。含金石英脉分布于燕山期二长花岗岩体中,金属矿物的研究表明,矿物以自然金、硫化物(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为主,伴有少量铀矿物(晶质铀矿、沥青铀矿)及碲化物(碲铅矿、碲金矿)。主要的矿物组合为自然金—石英、自然金—硫化物、石英—方解石,它们分别代表不同成矿阶段,金的最大富集发生于自然金一硫化物阶段,金属矿物的某些特征为矿床成因提供了重要信息,它表明矿床成因上不仅与燕山朔岩浆活动有关,而且也与构造—变质期形成的矿源层有关。  相似文献   

10.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田位于滇东北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中南部,是滇东北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讨矿田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来源,论文通过收集前人已发表的S、C、H、O同位素数据,并结合现有地质资料对同位素数据进行重新解读,以期为深化矿床成因提供新的信息。结果显示:(1)矿石中硫同位素组成整体上具有δ34S方铅矿δ34S闪锌矿δ34S黄铁矿的特点,表明矿石中硫同位素达到平衡。成矿流体中硫主要来自于地层内的海相蒸发岩,还原机制为热化学还原(TSR);(2)矿石中不同产状的方解石C、O同位素及H、O同位素组成基本相同。成矿流体中CO2有幔源、壳源混合特征,而成矿流体中的水主要为岩浆水,少部分来自变质水和大气降水,亦具有壳幔混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已知典型矿床研究表明,斑岩钨矿床具以下基本特点:(1)成因上与特定的岩浆岩建造密切相关。(2)空间上受深断裂控制成群成带分布。(3)受含矿母岩浆制约具特定的蚀变类型组合及其分带规律。(4)常与Cu、Mo、Pb,Zn、Au、Ag等伴生成矿。形成斑岩钨矿床的所谓特定的岩浆岩建造,成因上属作者所划分的过渡型花岗岩类的花岗质潜火山杂岩;时代上集中于燕山早期晚阶段(晚侏罗世)、构造演化阶段处于陈国达教授所划分的地洼发展阶段激烈期。杂岩体演化成矿是斑岩钨矿床形成的基本途径;其成矿岩体几乎无一例外地均是岩浆充分分异演化的分异杂岩体。但随着杂岩体由早而晚岩性由基而酸的演化,壳质组分向岩浆晚期的逐渐聚集,斑岩钨矿床的形成总是与杂岩体既期高酸富碱富挥发分的壳质斑岩直接相关。所以,斑岩钨矿床既具与斑岩铜矿床相类似的成岩成矿机理,又具与斑岩铜矿床明显有别的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前者是斑岩钨矿床赖以确立的依据;后者则决定了斑岩钨矿与斑岩铜矿不同的含矿岩体岩石—地球化学标志及其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德兴斑岩铜矿的勘查自五十年代中期至今历经二十余年,随着勘查工作的进展,对矿床地质、矿床成因、成矿模式以及有关区域地质成矿特征的研究不断深入,各项论著颇多。笔者有幸参加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初期矿床勘查工作以及七十年代中期矿床专题研究工作,对我国这一比较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逐步有所认识。矿床的实体是客观存在的,对矿床的全面认识则是由浅入深不断发展的。五十年代末,  相似文献   

13.
沉积铝土矿岩石的结构构造对于矿床成因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但过去研究很不够,首先在定义上很混乱;把结构当构造,或把构造当结构也是常有的。再者结构构造在铝土矿床空问分布含量上,以及形成作用与形成阶段均需仔细研究,从而得出比较确切的成因认识。作者通过研究,认为我国沉积型铝土岩石的结构构造是各种各样的,其形成作用和形成阶段也是多种多期的,而不能一刀切。其与红土型铝土矿也不同。也不是单纯的“胶体化学沉积”或单纯的“机械沉积”。而是多因素、多阶段、不同程度的成矿。  相似文献   

14.
新疆沙尔湖膨润土矿床位于天山造山带Ⅰ级褶皱系,吐-哈盆地Ⅱ级坳陷的次级坳陷内。该矿床北部为沙尔湖煤盆地隆起,南部为觉罗塔格复背斜,具有得天独厚的成矿地质条件。论文通过野外样品采集和测试,认为主干矿体中蒙脱石含量较高、膨胀性能好、pH值趋于稳定,属中型膨润土矿床;简要阐述了沙尔湖膨润土矿床的成矿构造环境和火山作用,认为沙尔湖膨润土矿床为上叠火山盆地型矿床,属陆相火山盆地中基性火山岩沉积建造;确定了该矿床与煤系地层在空间上存在"基底"和"盖层"关系,并对沙尔湖膨润土矿床的成因模式进行了分析。为新疆北部地区膨润土矿床的找矿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五十年代以前、岩浆——热液学说占着统治地位,几乎是当时指导勘探工作唯一的理论基础。后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发现一些规模较大的金属矿床并不一定与岩浆岩有关,而是明显产于层状岩石中,并具有一些不同于一般热液型硫化物矿床的特点。层控理论是在近二十年来对一些层状硫化物矿床和部分火山矿床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十年代中提出的层状铜矿床和层状铅锌矿床,是指几个具有重要工业意义的铜、铅锌矿床产地和它们所代表的矿床类型,对于这些矿床成因的认识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七十  相似文献   

16.
NW向、NE向两组断裂形成的格子型构造总格局,严格控制了冀北地区金矿、铅锌银矿的空间展布规律,控制了该区地球化学场和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NW向、NE向断裂构造,是本区主要成矿控矿断裂构造,特别是NW向断裂构造,它横贯全区,控制着整个铅锌银矿、金矿的地质成矿规律,成为该区的一大特点,也是解决该区预测找矿问题的焦点。NW向、NE向断裂构造交汇处,多为金矿、铅锌银矿矿化密集区。本文从地质、物探、化探等不同的角度对该区断裂构造成矿控矿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了下一步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地质学家们比较一致地认为锡矿床与花岗岩在成因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近15年来,有些学者试图论证层控锡矿床的存在和意义。本文提出同生作用很难生成工业性锡矿床,但由其所形成的初始富集在诸多成矿区、带中普遍存在。这里所谓的初始富集与前人提出的矿源层概念不同,它包括以下三种不同的存在形式:第一、Sn 在地球中分布表现为不均一性。在 Sn 的高地球化学异常区、带内,各种地质体都具有高于同类岩石克拉克值一至数倍,乃至数十倍。这正是锡矿成矿的物质基础。第二、海底喷气作用导致 Sn 在高地球化学异常区、带内某些地区的某些层位初始富集或作为副产品存在于贱金属硫化物矿床中。第三、在地质历史中所形成的古砂锡富集体和矿点。上述三种 Sn 的初始富集,虽然不具工业意义,但一旦在适宜的地壳运动期间,其本身重熔成含锡花岗岩或受与花岗岩有关锡矿体的叠加或改造,即可成矿。Sn 的初始富集往往是形成超大型矿床的基本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条山地区为我国重要的铜矿产地之一。区内分布的铜矿类型主要有横岭关,铜矿峪、篦子沟三种类型。横岭关和篦子沟两种类型铜矿为沉积变质型,铜矿峪型铜矿为变质斑岩型。它们分别产于中下元古界不同时代地层中。中条山地区为一古岛弧区。实际资料表明,中条山地区产于不同时代地层中的铜矿具有成矿继承性。中条山地区各种类型铜矿都遭受变质作用影响。除对其原始矿床形态产状进行改造外,主要是后期变质热液活动,淬取矿床或含矿岩石中有用组分,在条件适宜的场合下形成脉状铜矿,使矿床变得更富。总之,中条山地区各种类型铜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与古岛弧区的发展演化,及由此而产生的岩浆活动、构造变动、沉积及变质作用等重大地质事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铅同位素数据处理,认为辽宁岫岩东胜铅矿始形成于30亿年左右,后经地壳活动、变质作用及地下热水溶液的加入,使造矿元素不断富集,至燕山早期,由于区域上花岗岩的侵入和岩浆期后热液作用,活化了老地层中的造矿元素,使其部分最终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其成矿物质来源为鞍山群和上地幔以及后来加入的地壳物质。该矿床为受断裂和层位控制的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0.
肯德可克是在位于青海东昆仑造山带内发现的首例独立大型钴矿床.该矿床整合产于浅变质火山一沉积岩系中,发育高度富钠的热水沉积岩和典型的热水沉积矿石组构.沉积岩的主元素和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矿床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局限裂陷海盆环境.本文对肯德可克钻矿床的成因和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