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基于基尼系数分解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agum(1997)提出的分解方法,计算了我国东、中、西部及三地之间的基尼系数和贡献度。计算结果表明,我国的地区收入差距表现为东、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其中又以东西和东中之间的差距为主,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自1990年以后有扩大的趋势,地区间的基尼系数贡献度占地区总基尼系数的比重已经达到80%;东部地区内部的收入差距要大于中、西部地区内部的差距,但东部各省之间的差距有缩小趋势,而西部各省的差距正在不断扩大,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以泰尔指数为研究工具,以城乡间、区域间、行业间、所有制间收入差距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统计年鉴》的权威数据,得出中国目前的收入不平等状况是:收入不平等程度城乡间的要大于区域间的;东部地区的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西部的高于中部和东北地区的,中部和东北地区的相差无几;行业内的稍大于行业间的,而行业间的又大于不同登记注册类型间的收入差距;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员工收入的差距不大,私营企业雇主和雇员之间有着巨大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域辽阔,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区别,导致区域间财政收入存在着差异性。通过对1997~2008年有关财政数据的梳理和研究,发现无论是从财政收入总量还是从人均财政收入来看,总体上东部地区省份要高于中部和西部省份,而中部和西部省份则不存在明显的差别。预算外资金有助于缩小省际间财政收入的差异性,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收入在缩小省际间财政收入差异性方面则在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作用。从财政收入与GDP的关系来看,不同区域省份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存在着明显差别。一般预算收入以税收收入为主要来源,省际间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也存在着重大差别,尤其是东部地区省份间和西部地区省份间。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情况是东部发展较快,西部居中,中部发展最慢,这种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与政策的实施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对中部和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灰色关联动态分析,得出现阶段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消费结构大体上一致的结论,说明中部和东部的消费行为趋于一致,但是从动态的分析中发现两地区的消费结构存在一定的区别,特别是两个地区的消费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并且差距随着时间的变化还在逐渐扩大.为了促进我国经济整体的稳步快速发展,发展中部经济已刻不容缓.应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加强收入分配管理制定发展战略,提高中部地区的经济水平,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前,外商投资的地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引进外资数量却有相当大的差距。1996年,东部地区利用外商投资达成协议365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外商投资总额的88%,中部地区为39亿美元,西部地区为10亿美元,中部和西部地区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1/9和1/36^[1],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规模同东部地区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978-2003年我国各省份城市及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消费差异,各省份城市与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消费差距作了比较系统的实证研究,发现这25年间(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人均储蓄指标)、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速东部地区大于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东部地区省际之间的离散程度大于中、西部地区;(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东部地区增速大于中、西部地区,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东部地区省际之间的离散程度大于中、西部地区;(3)1978-2003年,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消费)绝对差距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则一直是全国城乡收入比和消费比(即相对差距)最大的地区.本文还从耐用消费品的实物拥有量上验证了上述结论.最后文章指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出现收入上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可以说是市场经济下公平竞争、效率法则、优胜劣汰的一种必然结果,而且对于我国可能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客观存在;政府的作用空间就是通过建立有效的国民收入再分配体系,不使这些差距过大,不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和城乡收入差距间总是存在着相互关系。根据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利用Panel VAR模型来分析这三者之间相互效应。实证发现: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西部地区不明显;城市化加重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中部地区不明显;人口老龄化和城乡收入差距减缓了城市化进程,西部地区这种作用不显著;除了中部地区外,其他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加重了人口老龄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区税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计算了我国1998~2003年间各地区宏观税负,并利用塞尔指标分析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区之间及其内部税负差异的具体表现。研究表明,东部地区税负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税负水平最低,且各经济区之间税负差异逐年递增;就各经济区内部税负差异而言,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最低,西部地区内部税负差异虽然逐年下降,但相比中部地区仍较大。本文将从地区经济经济发展状况、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三方面分析造成税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财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外开放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对我国东中西地区对外开放度比较和实证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外贸开放度遥遥领先,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在数据上基本持平;西部地区外资开放度为1%左右,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分别为2%和5%左右;西部地区旅游开放度存在比较优势,而且国际旅游开放度与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和交通条件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对外开放度不仅在东中西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在西部地区内部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最后,本文提出了提高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中的现状及问题目前,外商投资的地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引进外资数量却有相当大的差距。1996年,东部地区利用外商投资达成协议365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外商投资总额的88%,中部地区为39亿美元,西部地区为10亿美元,中部和西部地区仅相当于东部地区的1/9和1/36[1],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规模同东部地区相比,差距十分明显。中西部与东部有关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也是越拉越大。1995年统计数字表明,西部9个省区人均GDP均在全国平均数以下,其中最低的贵州人均GDP为1232元,仅占全国平…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中、西部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城镇化率的地区差异较大,东部较高,西部较低,中部居中;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区的城镇化率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提高幅度的地区差异也较明显,东部地区提高幅度较大,西部地区提高幅度较小,中部地区提高幅度居中.各地区城镇化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显著的;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中,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次为西部、中部和东部,同经济发展水平的顺序恰好相反.因此,继续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97年~2010年全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研究城镇化、工业化对城乡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且西部地区效果最明显,中部次之;工业化具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在西部地区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住房供求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城市化、收入差距对区域房价的影响机制,同时利用1999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化率对房价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城市化率的提高推高了房价;收入差距对房价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推动了房价的进一步上涨;城市化率达到一定水平后,收入差距对房价的正向作用程度加大,在城市化率高的东部地区,收入差距对房价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4.
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政府卫生支出及其城市偏向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卫生支出在全国层面上显著地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原因是政府卫生支出城市偏向的存在。引入交互项考察地区效应发现,以上结论依然稳健,且由于西部地区的政府卫生支出城市偏向强于东部导致西部地区政府卫生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强于东部。此外,新农合对缩小城乡差距的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1999—2014年的面板数据,较为细致地考察了财政转移支付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结果显示:就全国层面而言,财政转移性支出对缩小城乡人均收入比起到了作用,同时财政转移支出能够提高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并且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效应更强一些;就地区层面而言,东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性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几乎没有作用;中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较小的扩大作用;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有一定的缩小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收入分配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基础上,文章通过测算我国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均碳排放量,选用1995—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和验证了经济增长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和人均碳排放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均存在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而西部地区人均GDP与人均碳排放呈现"正U型"关系;城乡收入差距对人均碳排放量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显著为正,这样会进一步加重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区域比较的视角,以2002-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不同区域房价上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会导致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但无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房价上涨对各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对东部地区及周边地区表现为扩大效应,中部地区无明显影响,西部地区有扩大效应但对周边地区为缩小效应,东北地区均表现为缩小效应.因此,为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应针对不同区域特征实施差异化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8.
资本在区域之间配置的巨大差异,不仅源自各区域内部资本形成的差异,而且源自跨区域资本流动的差异。通过对我国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受到资金供给、区间资本流动和外资流入的影响,资金供给对西部地区的影响较东部和中部地区大,而区间资本的流入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大于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外资的流入对西部地区的经济产生显著的正效应,对其影响也明显的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此外在资本已经稀缺的基础上,西部地区资本的外流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一个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0年、2012年和2014年三年的调查数据,采用明瑟收入方程,运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法可实证研究健康人力资本的收入效应。结果表明,健康人力资本显著影响居民收入。通过对比健康人力资本收入效应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发现农村居民健康人力资本的收入效应显著高于城市居民,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80—2007年的数据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地区差异进行测度,结果显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总体差异以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内部的差异在缩小;但与此同时,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间的绝对差距却是在不断扩大,物流业发展呈现"俱乐部趋同"现象。对物流业发展的β收敛性检验表明,物流业发展整体差异和三大地区之间物流发展差异在1996年以前呈现发散态势,而1996年以后呈现收敛状态;三大地区内部物流业发展差异呈现收敛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