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融自由化促进了中国保险费率市场化,使保险资金在国内面临浮动利率,导致中国保险业新一轮混业经营,但又使保险资金在国际面临浮动汇率风险。金融自由化条件下中国保险业主要风险是金融价格自由化风险与金融业务自由化风险,优化组合投资降低利率敏感性资产持有比例、构建浮动利率保单、保险资金境外投资选择汇率稳定币种等方略可以防范浮动利率、汇率风险。此外,采取减少保险产品替代性、提升保险产品竞争力等措施可以防范金融业务和金融机构准入自由化给保险业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外部动因之一就是净出口,该经济指标的变化直接受到本国货币政策和外汇市场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汇率和国际收支的动态演进过程,并从中剖析两者之间的内在机理有助于解释我国非均衡稳定发展的模式。通过研究发现,只有渐进式的外汇市场改革才是最终的选择,并要确保政府集中管理外汇风险转变为各微观主体分散承担。这对于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和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稳定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全球76个样本国家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Panel-Logit模型研究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会加剧银行系统的不稳定,此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以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但整体效果不够显著,而且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存款保险制度的金融稳定效果还将下降;银行监管制度的强化有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同时与存款保险制度配套使用时,能够一起构成现代金融安全网,显著提升存款保险制度的金融稳定效果;在存款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设计中,存款保险机构较强的独立性与监管职能、存款人共同参与保险以及风险调整费率等有助于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金融自由化中的主要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中国家都希望通过金融自由化、国际化分享金融资源国内外流动带来的利益,但金融自由化是一把"双刃剑",会使实施国承担较高的风险,稍有不慎便会冲击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导致该国经济严重衰退,甚至引发政治危机.我国已经走上了金融自由化改革的道路,但当前的金融自由化进程中仍存在法制、利率、资本流动、汇率和监管等方面的障碍.所以,应积极采取措施,包括抓好法制建设、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强资本流动自由化改革、合理升值人民币、强化金融监管等,逐渐清除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种种障碍,推进金融自由化,实现金融深化.  相似文献   

5.
徐志懿 《全国商情》2010,(6):60-61,72
2005年在中国双顺差规模持续增长、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日益加剧的环境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标志着我国放弃长久以来的固定汇率制.但在新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中间汇率制度消失论"开始抬头,重新选择汇率制度再次成为学界的焦点.本文分析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缺陷,并指出从短期来看,根据"三元悖论"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是维持汇率的稳定;从中长期来看,汇率目标区更适合;最后本文提出了实施汇率目标区的一些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发现,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和强制结售汇制度使得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发行的渠道之一,由于汇率形成机制而被动释放出来的大量货币,导致国民经济产生波动.为了雏护我国金融稳定,促进金融安全,必须进行汇率改革.本文研究揭示了人民币汇率选择的新特点,以期为制定汇率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汇率制度与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币的国际化不一定与汇率制度的类型有关。本币价值的稳定性和可测性是提高本币需求强度的重要属性之一。本文分析了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和缺陷。提出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进程中,人民币汇率需要以新的方式保持稳定,以便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更稳定的预期。未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应更好地反映国际收支变化和外汇市场变化,促进人民币汇率对关键货币的综合稳定。目前需要改善外汇市场条件,创造人民币双向波动的条件,这对促进人民币的境外使用和人民币国际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风险承担渠道"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一条新渠道,逐渐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反思其成因,"过低的利率"被一些学者认为是重要的诱因之一。长时期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引起投资者风险偏好的上升,导致金融不平衡的累积。风险承担渠道的研究表明,追求物价稳定的宽松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物价稳定与金融稳定双重目标的有效实现,需要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9.
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脉络与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汇率制度选择是国际经济学界讨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且至今尚无定论。本文从历史视角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以期明晰汇率制度理论的发展脉络。其中,从不同制度的冲击隔离特征优选汇率安排是20世纪60年代至今规范分析的主要线索,随着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新旧范式的转换,最优汇率制度的评判标准经历了从宏观经济稳定向微观福利最大化的转变,也使研究者得以采用新工具处理这一传统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频频发生,尤其是最近东南亚金融危机更与汇率制度的安排密切相关,从而使得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成为一个各国所需面对的极其重要的问题。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新成员,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加深,金融业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扩大,将在更深的程度上参与经济金融全球化过程。对此,提出了在此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今后的选择趋势。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26个转型经济国家为样本建立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将金融危机发生概率与本国的汇率制度进行实证分析。模型稳定,定量变量、固定变量和控制变量都比较显著,尤其是文章考察的重点——2个固定变量。结果表明,同时期在三种汇率制度类型中,固定汇率制度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最小。因此转型经济国家当前应该选择固定汇率制度,稳定国内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东亚国家金融稳定性面临的主要风险诱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东亚金融危机早已过去,但是造就东亚金融危机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并且极有可能再次诱发危机。文章对当前东亚国家金融稳定性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诱因进行了系统分析。东亚国家面临的风险诱因分为内部诱因和外部诱因。外部诱因包括主要国际货币汇率变动、主要国际货币利率变动和国际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内部诱因则包括非审慎金融自由化造就的金融脆弱性、事实固定汇率制导致的汇率失调、过高财政赤字导致的通胀压力和外债负担,以及国内制度化问题导致的裙带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3.
金融抑制是阻碍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金融抑制主要表现为利率限制与外汇管制,并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明显的成本损失。发展中国家要消除金融抑制就必须建立一个以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即实现金融深化。有效、合理的金融深化实践会提高经济发展的绩效,还可以提高一个国家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我国需要继续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积极推进利率自由化和汇率市场化,为最终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金融机构改革等都有了新的突破,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央行对货币政策中问传导变量的调控渐趋成熟,稳健货币政策的“微调”成效显著,金融宏观调控的成果得到了巩固。今后,应进一步加快金融市场发展,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强化货币政策与监管的协调,增强金融机构的政策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深刻认识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迫切需要在现有微观审慎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宏观审慎监管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监管体系。巴塞尔协议Ⅲ对全球银行业控制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提出了更严格的监管要求。文章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对巴塞尔协议Ⅲ主要内容的梳理,对金融监管机构如何在遵循巴塞尔协议Ⅲ的基础上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框架、充分发挥银行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对皖江城市带的FDI与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分析得出FDI与皖江城市带三大产业的增长总体上具有很强的格兰杰关系。然后,探讨FDI促进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效果,实证研究证明,外商直接投资增加了安徽第二产业比重,降低了第三产业在安徽GDP的比重。最后,文章提出吸引FDI、提高投资质量,最大限度利用FDI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消除负面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中央银行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突出金融调控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宏观调控取得较好成效。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保险公司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各项改革深入进行。金融市场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后,中国金融业应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和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8.
构建一个含名义与实际刚性、带金融加速器的开放经济模型,研究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经济的外溢效应及中国的应对之策。通过贝叶斯估计与数值模拟发现:美联储加息后国内利率将呈“驼峰”状上升,汇率即期大幅贬值,远期小幅升值。汇率贬值使进口需求锐减,出口需求骤增,国内通胀高企。实际利率上升使居民消费产生跨期替代,国内消费持续低迷;企业外部融资成本上升,由于金融加速器效应,国内投资锐减。因此,美联储加息使国内总需求降低,出口需求增加,净产出增加,同时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进一步的福利绩效分析表明,若货币当局实行单一最优货币规则可有效提高社会福利。基于此,提出货币政策调控与汇率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纺织企业财务风险探析——基于雅戈尔集团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劳动力与资本密集为特点的纺织行业,在中国经济刘易斯拐点及银行紧缩政策,以及劳动力、原材料、资金成本不断上升情况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财务风险。本文根据雅戈尔集团2005—2010年年报数据,深入分析雅戈尔集团的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汇率风险与收益分配风险等主要财务风险,得出纺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启示,包括:财务风险管理贯穿于公司经营、投资、筹资全过程,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状况,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实现避险目的,利用自身的内部管理提高应对本币升值风险能力,保持一定的现金储备以确保企业资金链条的完整性和资金充足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建立对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及收入差距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以此为基础对1993-2009年我国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金融规模、金融效率、金融结构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其中金融规模的增加对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起着加剧作用,而金融效率的提高与金融结构的优化对于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起着抑制作用;并提出从金融发展角度看,要缩小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应该在稳定发展金融规模的同时,注重提高金融效率与优化金融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