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高校保险专业教学已滞后于保险业的需要,现行保险专业教学中的不足已显露出来,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保险专业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改革我国高校保险专业教学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已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中国的保险业应尽快融入全球保险市场,才能取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将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放在全球经济、金融环境中加以考察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银行保险是世界保险业发展的趋势,它已经、还将进一步成为保险业发达国家保险业发展的亮点。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已初见端倪,在现行保险法律制度框架下,如何构筑银行保险发展的技术平台,有力推动银行保险的发展是一个亟待思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拟从保险全球化这个大视角出发,对银行保险的发展加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保险专业人才严重匮乏,这种现象已阻碍了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为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在高等院校保险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应充分体现保险专业的多学科交叉统一与较强的法律性的特征,通过合理安排课程体系,提高保险专业外语、农业保险等课程的地位,适当安排教学实习及专题讲座等改革措施的实施,满足社会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推动中国保险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保险业人才短缺目前,我国境内有54家保险,保险中介机构170家,保险代理机构7万多家,从业人员已达120万人。保费收入从不足5亿到2100多亿,中国保险业二十多年来取得了惊人成就。巨大的市场为保险行业提供了无限的发展机会,而外资保险公司的介入使中国的保险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市场对保险的专业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专业背景的理赔、核保人员供不应求,而具有专业资质的保险精算师、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更是奇缺,如保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保险中介采用的是以保险代理人为主体的多种介入共存的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不利于规范保险中介行为,完善保险市场,促进保险业的繁荣与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现存的保险中介在制度构成、制度环境以及制度的共求等方面还存在缺陷。本将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从制度约束、非制度因素约束以及制度实施机制三方面详细论述了我国保险中介制度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保险业的蓬勃发展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保险业发展的瓶颈。保险职业教育以其专业特色突出,技能性、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的特点,成为了当前我国保险业破除人才需求瓶颈的必然选择。在保险职业院校与保险企业之间建立富有成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是使保险职业教育与保险企业获得"双赢"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保险经纪市场,完善保险市场组织体系,已成为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外保险经纪市场的发展现状,比较二者存在的差异,指出我国保险经纪市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国内保险经纪市场的具体措施是:完善法律环境、规范经营;成立保险经纪人协会,进行行业自律;提升专业水平,加强服务意识;发展国内外保险经纪公司的国际联盟;扩大宣传,加强市场协调行动。  相似文献   

8.
完善我国保险经纪人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保险业逐渐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作为保险中介制度之一的保险经纪人制度如何适应这一时代发展的需要,切实推动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现行我国保险经纪人制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从组织形式、实施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 ,保险业已与证券业、银行业并驾齐驱 ,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发展保险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保险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最卓有成效的行业之一。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 ,保险业将具有更广泛的发展前景。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和大量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 ,对保险从业人员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迫切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保险人才。而我国目前具有保险专业知识的人员甚少 ,远远不能满足保险业发展的需要。我院保险专业正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创建的。我院保险专业创建于1 999年 ,主要培养德、智、体全…  相似文献   

10.
保险是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这一性质决定了保险税收制度应当兼顾总体税收政策取向和保险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充分发挥其对保险业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功能,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支持保险业做大、做强。从这一观点出发。本文论述了我国现行保险业税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关完善措施,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加入WTO后,切实履行与保险有关的入世协议,积极应对入世后保险市场竞争的挑战。需要按照市场化理念和国际理念,遵循透明度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不断完善我国保险竞争规则,以克服现行保险市场竞争规制模式存在的不足。对于保险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要实行“标本”兼治。特别是对保险业垄断的规制,不能照搬他国经验,而应结合我国保险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实际,综合运用法律手段、政治手段、经济手段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2.
保险业的高速发展和保险竞争的加剧,对保险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保险教育在专业设置、学科内容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措施,以促进保险人才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如何采取措施引导保险业走向规范化呢?针对当前我国保险市场的实际状况,笔者以为相应的主管部门应着重搞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以切实保障市场的健康有序和规范化发展。一、加强保险立法工作,规范保险业经营管理规范保险市场经营管理的基础是健全我国保险法规体系,使保险当事人的行为有章可循,使保险业的管理有法可依。目前我们国家尚没有一部完整系统的保险法,现行的有关保险方员的专门法规,只有《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和《财产保险合同条例》,并且这两个条例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统天下”时制定的,不可避免地…  相似文献   

14.
务实与务虚——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我国保险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社会需求相比,存在的差距不言而喻,保险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从我国保险业经济增长的要素看,发展扩张更多依靠的是增加资本、劳动力要素投入。从行业层面上看,保险业存在经营粗放的特征,如投入产出低下、人均盈利不高、制度建设滞后、业务发展起落大、保险偿付不足等。时值保险业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强调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的权益,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相似文献   

15.
保险并购:21世纪中国保险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保险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并购风潮。21世纪,大力开展保险并购对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保险业要实现顺利并购,应健全完善我国保险业并购的法律保障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中长期规划;规范保险并购中的政府行为,加强对保险并购的监管;积极推动保险业务趋向全能化,尽快培育保险(金融)集团公司;实施创新战略,尽快提高我国保险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与投资银行的联系,确保保险并购的公正性、合法性。  相似文献   

16.
所谓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形式,也就是说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教学活动进程.目前,高校保险业课程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这种教学模式有着几百年的成功实践,但在今天,这一模式愈来愈表现出它的局限性:既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也不利于专业建设.因此,应结合保险业的行业特点及新经济时代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对现行保险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创新改革.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保险业剧烈的竞争形势日益凸现,人们对保险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满意在保险公司”已成为我国保险业提高保险服务水平的共识。当前,如何树立“客户第一”的服务思想,建立完整的服务指标体系,构建客户满意度的调查反馈系统,落实服务满意行为的强化措施,是保险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保险税制优化评价标准的分析,发现我国税法对保险业的税收规定是相当笼统、模糊和不全面的。由于宏观税收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保险监管制度的变迁、国际保险市场的融合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现行保险税收政策,包括分别针对保险业者和保险客户的税收政策,可以从进一步完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税收政策、调整针对保险公司营销员的税收政策、实行险种差别税率政策等方面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19.
保险人才的"不够用、不适用、不被用",已成为我国保险业发展过程的一个"短板"。本文对我国保险人才供求的结构性失衡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我国保险人才在学历结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三个方面存在的显著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应加快构建多层次人才教育体系,实现保险人才的分层次培养和"宽口径"教学,并加强学界与业界的联系,充分利用保险行业协会实施精英人才培训计划。  相似文献   

20.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银行保险还处于银行保险合作的初级阶段,二者并未实现实质性的战略联盟。其存在的问题是:营销手段落后;合作只求形式,不坟成本;产品创新不足,缺乏适合银行销售的保险产品;技术障碍较明显。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我国保险业在构建银行与保险的战略组合中的市场定位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