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银行危机与银行救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的很行危机理论普遍认为银行的破产不是由于自身缺乏流动性,就是因为系统的总体流动性短缺,忽视了银行破产本身也会产生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政府对处于破产危险中的银行进行救助会改变银行系统的总体流动性状况。当救助行为不恰当时,反而会使总体流动性收缩,导致更具流动性的银行倒闭,甚至引发整个金融系统的危机。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很行危机理论普遍认为银行的破产不是由于自身缺乏流动性,就是因为系统的总体流动性短缺,忽视了银行破产本身也会产生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政府对处于破产危险中的银行进行救助会改变银行系统的总体流动性状况。当救助行为不恰当时,反而会使总体流动性收缩,导致更具流动性的银行倒闭,甚至引发整个金融系统的危机。  相似文献   

3.
存款保险中的时间不一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存款保险的制度安排中存在时间不一致问题,即不管政府在设立存款保险制度时最初承诺的保障程度是多少,一旦银行发生支付困难,需要由存款保险公司出资救助时的最优选择往往是全额赔付以稳定银行业,除非政府的救助资源不足以全额赔付。存款保险制度的具体设计不同,存款保险的实际保障程度也不同;开放经济或资不抵债银行不能及时破产时,会降低存款保险的实际保障程度。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学者一般都是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分析的,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银行借贷羊群行为来分析.利用行为博弈学习理论来分析中小企业贷敖困难的原因,通过计算机模拟银行借贷决策过程发现:当中小企业还贷率低时。银行给中小企业的贷款也低,而且由于其他银行的博弈学习行为降低了中小企业从其他银行得到贷款的机率,而当中小企业提高还贷率时。银行会增加给中小企业的贷款率。通过对银行借贷行为分析可知,中小企业要想提高贷款率,关键是提高银行博弈学习策略魅力值.提高企业的还贷率。  相似文献   

5.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决策动态博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过程进行了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动态博弈分析。完全信息条件下,一次性博弈的均衡结果取决于银行对抵押物进行变现所获收入的大小;无限重复博弈的均衡结果表明,如果银行采取触发战略,只要企业足够关心远期利益,即使不能提供优质抵押品,企业会认真履约,银行也会给予贷款。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构造信号博弈进行分析,说明在当前不完善的外部经营环境下,银行信贷决策所期望的分离均衡状态难以达到。  相似文献   

6.
从流动性风险、信贷风险和汇率风险视角构建的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指数更具时效性;建立时变参数模型,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冲击,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具有明显的负向冲击。为避免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加剧,应从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汇率风险三个角度来控制银行风险的积累;特别是在制定实施刺激经济的措施时,要避免其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一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顽疾。本文通过在完全信息与非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分析,得出无论进行一次还是有限次重复博弈,四川省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都不会达到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且影响中小企业和银行建立借贷关系的关键因素是银行追贷成功的概率及追究成本的高低,解决的对策是应用"小世界网络"和大数据背景下的"关系型"数据库提前预知。  相似文献   

8.
文章讨论如何设置银行的惩罚力度将银行与借款人、借款人与借款人之间的博弈整合为联保贷款小组成员之间的博弈,并分析了个体加入联保贷款小组及其偿还贷款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申请联保贷款的借款人会选择与风险型相同的借款人一组;针对不同联保贷款小组应计算其合适的贷款利率,不应采用一刀切的贷款利率;银行设置的惩罚力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能消除借款人的主观违约意愿。  相似文献   

9.
传统上我们对区域品牌这样的“俱乐部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进行分析时一般会得出结论:区域品牌的私人提供过程中会陷入“囚徒困境”,从而使得其供给不足。然而这种分析与现实存在一定的距离,通过对更接近现实的两种情况——均质多次博弈和非均质多次博弈的分析,本文得出结论: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的努力可以实现区域品牌的私人提供。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在反洗钱问题上的博弈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 ,在洗钱的问题上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双方在洗钱问题上的行为构成一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最终会达到搏弈均衡状态。通过博弈均衡过程分析 ,可以对提高中央银行调节水平和商业银行努力程度提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流动性是银行业生命。保持适度的流动性,对于维护银行资产的安全性、提高银行经营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防范流动性风险是每一家银行所必须注意的问题。那么判断哪些因素对于上市银行流动性起到主要影响的工作便显得尤为紧要。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和银行微观经营因素角度出发,选取表征货币供给情况、宏观经济情况、通货膨胀水平、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状况的宏观经济因素变量和表征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状况指标、银行盈利能力指标、银行资产规模指标、银行负债规模指标、商业银行净利息收人水平、银行抵御风险能力指标、银行竞争能力指标及贷款呆账准备金的银行微观因素来分析对银行流动性影响,发现其对各个银行及银行业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贷款损失准备是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贷款的有效工具,合理有效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可以抵御因坏账增多而导致的金融风险。以2004—2017年125家商业银行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央行使用的宏观审慎工具会使商业银行前瞻性地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以保持银行系统稳健运行;监管机构加强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会导致银行忽视对贷款损失准备要求的考量;央行实施的货币政策与银行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对银行的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3.
在其他条件不发生大的变化的前提下,人民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然存在小幅度的升值空间,且波动幅度会呈现日益增大的趋势.基于套利、套汇的虚假贸易将导致大量热钱流入,外汇占款上升,基础货币被动投放,致使央行流动性管理效率大打折扣,对金融和经济平稳运行造成影响.因此,银行、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应多方联合解决虚假贸易问题,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程,采用新策略进一步加强央行流动性管理,降低虚假贸易对汇率和央行流动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监管当局的最低资本要求改变了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本文从银行信贷渠道和银行资本渠道两方面并借助简化的商业银行行为决策模型考察资本约束的信贷扩张效应,利用CC-LM模型讨论资本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认为,在资本短缺情况下,严格资本监管将导致贷款供给下降,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1990年代美国、日本出现的信贷紧缩部分应归因于1988年资本协议的实施,监管当局和货币当局必须重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宏观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5.
我国商业银行是外汇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自身的资产负债选择行为影响着汇率的变动。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其一,我国银行资产结构与汇率时间序列具有计量意义上的协整关系;其二,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变化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不很强。  相似文献   

16.
杨菡 《西部金融》2012,(6):80-82,86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银行业面临的风险日趋复杂。其中,信用风险是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出现流动性危机的主要原因。本文在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展开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并就如何提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银行体系中,农村商业银行无论从经营管理能力还是从银行实力上来说都是银行体系中的弱势群体,从2013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率与不良贷款余额出现持续“双升”局面,其中,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稳居榜首,不良贷款率在不断提高,表明信贷资产质量在不断下降,尤其是我国目前出现的经济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这就预示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有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而言,这种风险可能会更大。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必须从抑制信贷资产盲目扩张、规范银行高管职业行为、建立信贷质量追责制度、加强贷后管理等方面加强信贷资产的管理,努力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8.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增长迅速,已经成为增加营业收入、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以具有代表性的10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国有大型银行与中小型银行展开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核心存款、贷款数量、费用控制能力、资产规模是影响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基本因素;如果银行更关注吸收存款传统业务,则非利息收入的发展会受到一定限制;规模较大的银行更容易实现非利息收入高速增长;影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主要因素是资产收益率、核心存款占比,影响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主要因素是贷款数量、费用控制能力、资产规模。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改革方向是一个战略组合,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产权制度的明晰及优秀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通过对风险经营、管理技术、资产管理、组织活力、信息系统、金融工具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和解决.相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中国商业银行一定会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