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微观视角出发,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数据,作者实证分析了房地产价格上涨对居民家庭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对家庭支出的影响具有层次性和异质性,房价上涨带动家庭消费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的增加,表现为财富效应,而对家庭经营性支出的影响不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相似文献   

2.
基于CHFS2011数据,运用条件分位数回归方法分别估计了住房及房价对家庭居住性消费和非居住性消费的影响,发现对于有房家庭,房价上涨通过财富效应刺激了家庭的居住性消费和非居住消费,而对于无房家庭,房价上涨通过替代效应减少了家庭消费。具体地讲,在整个消费分布上,房价上涨对家庭居住性消费的正向影响随分位数的不断增加呈"U"型,而房价上涨对非居住性消费的正向影响随分位数的不断增加呈逐渐递减趋势。家庭收入、家庭人口、户主受教育水平及城乡分布等变量都是家庭居住性消费和非居住性消费的显著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房地产价格波动与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房地产价值纳入消费者效用函数,通过一个两期模型,分析了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对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2000~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并没有明显地影响到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通过考察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发现短期内的房价上涨将导致恩格尔系数上升,即从短期看房价上涨会降低长三角居民的生活水平,但影响强度很小;从长期趋势看,房价波动对长三角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和相对收入假说,利用我国29个城市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构造了动态面板模型,可房价变化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消费支出与房价变化在经济上和统计上都不显著。进一步的分时间段的研究发现,2001-2005时段内房价变化较为平稳,房价变动和居民消费呈微弱的正相关关系,但回归系数在统计上极不显著;但2005年之后的房价快速上涨对居民消费产生了较强的挤出效应,房价变动和居民消费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且在统计上较显著,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家庭要为高房价缩减消费支出。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乡家庭子女教育支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支出是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基于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对城乡居民家庭子女教育支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从家庭教育支出的性质、动机、意愿与风险、家庭教育支出的内容和教育支出负担水平的差异、家庭教育支出的非理性以及影响家庭教育支出的因素等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家庭居民的个体基本特征、家庭状况、心理特征、信息因素等四个方面研究了居民房价预期的影响因素,特别是首次系统地考察了居民的心理预期因素及其是否关注经济信息对其房价预期的影响,以进一步探究房价预期的形成机制。实证结果显示:一是男性预期房价上涨的可能性较大;二是收入较低者预期未来房价会上涨,而拥有高市值房屋的居民却预期未来房价下跌的可能性较大;三是预期未来经济形势良好、利率上升及物价会上涨的居民预期未来房价会上涨的可能性较大;四是关注经济信息的居民预期未来房价下跌的可能性较大。可见,四个方面的因素都会使得房价预期产生差异,支持了房价预期具有异质性的假说。研究结果对于政府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以引导居民房价预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分析表明,我国财政支农的四项主要支出,即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村基本建设支出、农村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农村救济费支出,与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之间均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变化的贡献率最大,科技投入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效果也显而易见,而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村救济费支出对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影响较小。应保证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提高财政支援农村生产支出使用效率,并仍需加大农村救济费支出。  相似文献   

8.
运用分位数回归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 CGSS2008),考察了收入差距与家庭消费支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对家庭消费支出的负向影响显著,收入差距对家庭消费的负向影响随着分位数增加逐渐减弱,但在高分位点上影响不显著。家庭收入对家庭消费支出产生重要影响,即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消费支出上升,但家庭边际消费倾向呈倒 U 型,即家庭消费支出水平的上升会导致家庭边际消费倾向先上升后下降。选择另外两个收入差距指标(泰尔指数和50%富裕人口所占收入份额)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分析结果与以基尼系数作为收入差距指标时一致。  相似文献   

9.
运用分位数回归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8),考察了收入差距与家庭消费支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对家庭消费支出的负向影响显著,收入差距对家庭消费的负向影响随着分位数增加逐渐减弱,但在高分位点上影响不显著。家庭收入对家庭消费支出产生重要影响,即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消费支出上升,但家庭边际消费倾向呈倒U型,即家庭消费支出水平的上升会导致家庭边际消费倾向先上升后下降。选择另外两个收入差距指标(泰尔指数和50%富裕人口所占收入份额)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分析结果与以基尼系数作为收入差距指标时一致。  相似文献   

10.
农村医疗保健消费不足是目前农村居民消费一个突出的问题,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远远低于农村医疗卫生费用的增长,它是抑制农民医疗保健支出的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控制医疗费用过度上涨外,更根本的是要提高广东省农村居民收入。由于不同类型收入的增加所带来的消费增加有所不同,要有效提升医疗保健支出,必须有针对性地提高与医疗保健支出相关性较大的收入部分的份额。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进行典型相关分析,挖掘出与医疗保健支出相关性较强的收入方面,通过提高该部分收入达到进一步促进农民提升医疗保健消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将传统的房地产财富效应分析拓展至研究房价对于消费结构和贫富差距的影响层面。以商品房销售价格、房价偏离度、贫富差距及消费结构差异为基础数据,采用回归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探讨房价作用于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到社会贫富差距这一传导机制。文章认为,房价不合理上涨会显著地加剧贫富差距状况,而贫富差距也是房价不合理上涨的Granger因,二者总体上存在着恶性循环;房地产价格对于不同收入阶层、不同消费支出项目的财富效应、替代效应差异较大。而且文章通过对消费结构差异与贫富差距的作用形式的分析,得出结论:私人消费差异对于贫富差距的影响大于公共消费差异,且私人消费差异与贫富差距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构建相对贫困家庭的医疗经济风险预期对家庭医疗负担反应差异的面板门槛模型,发现相对贫困家庭的灾难性医疗支出标准为医疗支出占除食品、教育及居住等其他支出的21.02%;继而建立空间计量Tobit杜宾模型和空间Tobit杜宾中介效应模型,分别实证检验了灾难性医疗支出以社会网络为媒介在相对贫困家庭间的空间传导机制,以及医疗保障制度对相对贫困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空间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通过社会关系影响转移性支出压力和社区家庭健康水平,灾难性医疗支出可以在相对贫困家庭间的传导,但是医疗保障制度能够有效缓解相对贫困家庭间转移性支出压力和提高整体家庭健康福利,从而阻断了灾难性医疗支出在相对贫困家庭间的传递.  相似文献   

13.
统计数据显示,1990年~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倍数远远低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增长倍数,看病贵已成为不争事实。文章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结合Grossman健康资本需求理论,采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医疗支出的个人和地区两大类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尝试揭示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及强度。结果发现年龄、保险、家庭人均收入和农村每千人医生卫生员数对医疗支出没有显著影响;性别、受教育程度、是否从事农业工作、患病严重程度和农村医疗价格水平对医疗支出有正向影响;而家庭人口规模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对就医支出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统计数据显示,1990年~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倍数远远低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增长倍数,看病贵已成为不争事实.文章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结合Grossman健康资本需求理论,采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医疗支出的个人和地区两大类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尝试揭示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及强度.结果发现年龄、保险、家庭人均收入和农村每千人医生卫生员数对医疗支出没有显著影响;性别、受教育程度、是否从事农业工作、患病严重程度和农村医疗价格水平对医疗支出有正向影响;而家庭人口规模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对就医支出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5年至2013年我国284个城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房价上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房价上涨显著抑制了该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进一步地,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房价上涨通过导致产业间资源错配和挤占企业研发投入,进而不利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后还考虑了房价上涨对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效应,发现房价上涨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负面影响主要存在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其中东部地区所在城市房价上涨对当地产业结构升级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最后为保证结论的稳健性,还进行了多方面的回归检验,结论仍然有效。研究结论对房价调控政策或深化房地产业市场化改革政策的制定,尤其是对推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巨额外汇储备规模持续备受关注,影响外汇储备变动的因素日益复杂。通过构建实证研究模型,利用我国1978—2014年的年度数据,实证研究了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对外汇储备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消费支出增加有助于抑制外汇储备增加,投资支出增加则有助于促进外汇储备增加,二者对外汇储备变动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均衡;(2)消费支出增加对外汇储备增加的抑制作用较小,投资支出增加对外汇储备增加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大。研究结果解释了新常态下我国外汇储备下降的消费投资变化因素,对我国供给侧改革政策和需求侧改革政策调整及其对外汇储备的影响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构建一个包含相关宏观经济特征和家庭资产结构等变量的联立方程组模型,使用3SLS模型研究房价上涨与收入差距的双向影响关系。结论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房价上涨与收入差距存在交互性;从分区域层面看,两者关系存在非均衡性,收入差距扩大造成的房价上涨现象更为显著。因此,从维护社会公平角度出发,政府应关注并防止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同时继续抑制房地产投资属性,让住房回归居住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2005年1季度~2013年2季度数据,建立了科学的房价上涨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对我国房价上涨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经过多重共线检验,以及自相关检验后,最终选择了线性多元回归模型,得出各种主要因素对我国房价上涨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对房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房屋建筑面积对房价有一定的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19.
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增加了家庭教育支出。机制分析表明,家庭教育支出的增长得益于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流动性约束及预防性储蓄动机的缓解。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更有利于家庭物质或文化资本水平较低的弱势群体,且在金融发展低水平地区作用更明显,这体现了数字金融发展的普惠性。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QUAIDS模型,采用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截面数据,探讨农村居民家庭医疗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及其需求弹性,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收入农户医疗消费的价格弹性。结论显示,家庭规模、家庭收入对医疗消费支出有正向影响,家庭劳动力人数、地区差异对其有负向影响;医疗服务大体上仍属于生活必需品,但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户将增加对医疗服务的消费;对农户进行收入补偿,能够减少食品消费价格上升对医疗消费支出的负向影响;相对于高收入农户,其他消费品价格的提高对低收入农户医疗消费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