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三化"协调的基础和保障,是中原经济区建设持久的推动力。中原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正式制度制约在于:二元户籍制度弱化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化境,不完善的农地产权制度弱化了农地等农业生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完善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弱化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不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弱化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要实现中原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就要对户籍管理制度、农地产权制度、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以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土地主要执行社会保障功能,阻碍了农地使用权的流转.要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同时,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地使用权流转和农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和谐互动,保持农村稳定,促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土地法律制度与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现实已经不相适应.城乡分割的二元土地制度、农地的产权残缺及其所承载的社会保障功能的日益强化,限制了农地的流转,而经济主体对潜在利润的追求又诱致着新的制度变迁.为此,需要对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法律进行修改或调整,明晰农村土地产权,明确土地流转的收益分配,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和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会保障缺位导致陕北流转农地供求不足和交易费用高,不利于农地资源的有效流转,进而影响农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加快陕北农地经营权流转,提高其配置效率,首先应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增加陕北流转农地供给;其次应合理规划提高陕北农地经营收益以扩大陕北流转农地需求;除此之外,加快培育陕北农地流转市场,为陕北农地经营权流转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向何处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适宜的农地产权制度不仅能有效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能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制度保障。关于中国农地产权制度进一步变革的方向,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论点:农地国有化、农地私有化及完善论。在对各种论点进行评判的基础上,应该认为,农地国有化与农地私有化都不可行,应继续坚持当前的农地承包经营制度,并看牢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完善当前农地制度的关键还在于强化相关法律的执行力度,建立各类土地流转中介组织,恰当发挥村委会的作用,并进行配套制度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二元经济结构改善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善离不开农地制度的创新。农地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设计必须兼顾社会保障与效率两重功能,国有制、个人所有制、土地股份制都不符合这一原则。产权的效率取决于权利的界定及实施。因此,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在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通过农地权利的界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决策制度的创新,进一步理顺乡镇政府、村集体组织与农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农地制度及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整体性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农地制度与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由"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城乡二元的整体性制度安排演变而来的,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与互补性,必须进行整体性变迁.从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出发,通过构建农地制度及相关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整体性变迁模型,可以揭示其整体性变迁的内在机理和创新路径,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地流转动力、模式与障碍: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农地流转不断壮大,农地市场在不同生产者中配置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生产率.但农地市场发育并不完全,所有权模糊和承包关系不稳定限制了市场作用的发挥,户籍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降低了农户流转农地的意愿,中介组织缺乏和交易合同不规范使农地流转交易费用较高.未来推动农地流转应明晰所有权归属,稳定承包关系,划清集体参与边界,发展中介组织,提高合约的规范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农地制度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制度变革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四个阶段.实践证明,现阶段的农地制度基本上是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但在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产权制度、对农地征收税赋制度、国家征收和征用农地制度、村级自治组织制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必须实行农地所有权国有化;农地产权家庭化,同时,国家应及时调整对农村的财政、征用农地和税收政策;制止村民自治组织政权化,大力精简县、乡(镇)、村的机构与人员;逐步取消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要求,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文章对"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思考,在此基础上从社保资金管理、社保基金运营、社保资金投入、社保信息化建设、社保法制建设这五个方面,提出了"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的情况下,继续推进扶贫、巩固扶贫成果,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选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的基础环节能充分发挥"最后一条防线"的作用,应以其为突破点实现城乡统筹.本文以重庆市与成都市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具体建设情况为案例,分析比较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在西部地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佳潼 《全国商情》2010,(3):91-92,116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提出将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作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策略.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但近年来,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流失问题比较突出,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整个新农村建设都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在论述地方政府公信力及其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政府公信力在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流失的表现及原因,并探讨了重塑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必须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涉及社会的诸多领域。财政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财政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对财政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进行合理定位,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满足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财政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地流转越来越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农地流转在我国的覆盖面也逐步扩大,从最开始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逐渐延伸到内陆地区。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农地流转也表现出一些特定的形式,在流转过程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本文简单阐述了目前我国农地流转的基本形式及主要特点,并对目前我国农地流转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概括、总结,同时在总结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要从立法、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土地流转各方面给予支持、引导,逐步解决“三农”问题,更快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与农村的竞争力,更好地稳定农村土地经营权,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制度创新一直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创新,搞活土地流转,是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根据对学界农地流转文献的梳理,可以总结如下结论:在土地流转中要始终把农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要根据农民的意愿进行流转;各地农民土地占有及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在农地流转中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尽可能减少农民农地流转的后顾之忧;要加快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缺失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功能缺位、低效运行,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国情,体现社会公平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此应重点建立健全三项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并积极构建有效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释放制度能量: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再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改革发展30年间取得重大突破,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关键是赋予农民土地用益物权.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产权主体缺位和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探索农地流转新模式迫在眉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农地制度改革,既要注重研究农地所有制,又要充分关注农地产权,按照效率原则对农地产权进行合理界定,通过完善农地产权交易市场、打破地区壁垒等途径,促进农地资产合理流动,实现农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8.
浅议当前农村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保障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在建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保障格局.当前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严重缺位,属低层次保障,农村保障以家庭保障为主体而且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更加突出和强化.因此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有很大的必要性,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使然,体现了社会保障的公正职能,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文章最后就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无论农地资源的最优配置,还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最终实现,在既有制度安排下,农地流转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经营方式和农地规模效益实现的重要途径。虽然河南省已采取了一些促进农地流转的手段和措施,但从规范和系统的角度看,还面临着诸如农地用途"异化"、农地交易"失范"等问题,并缺乏必要的制度配套与协同推进措施。政府应从对"地"的规范管理、对"人"的有效保障、对"资金"的合理利用等方面入手,规范有序地推进农地流转。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薄弱,严重滞后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而目前农村土地始终承担着社会保障的作用,文章对农村土地提供的社会保障功能进行利弊分析,认为其弊大于利。发展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减弱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增强土地生产功能是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