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情操论》本书出版于1759年4月,后历经6次修订。它的命运可谓坎坷,一方面,常常被作者的另一部经济学惊世之作《国富论》的光芒所掩盖;另一方面,学界对《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的解读(即"亚当.斯密问题")蒙蔽了作品本身的价值,影响了其对伦理思想的深入探究。然而亚当.斯密本人对《道德情操论》的重视无可非议,这从其在临终之前还对之进行大幅修改可见一斑。全书共分七卷。著作开篇从"同情心"说起,认为"它是  相似文献   

2.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认为人的主要动机是自利的,但他同时还承认存在次要的利他动机。因此,斯密实质上是人性二元论者。而在《国富论》中,其关于行为动机的自利设定只是出于构建理论体系的需要而对现实人性所作的必要抽象。综合考察《国富论》的研究主题和内容、斯密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及他关于自利设定的隐含预设,我们揭示这种抽象是合理的。因此,正是在上述意义上,"斯密问题"才是一个伪问题。澄清"斯密问题"的理论启示是:在构建经济理论时,需要基于现实情境合理地抽象出基本假设;实践启示是,构建适宜的道德基础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就发现并提出了所谓“斯密问题”;从那时起,把斯密看作伦理学上的利他主义者和经济学上的利己主义者,就几乎成了研究斯密的传统“信条”;人们由此形成了一种常识性的共识正是斯密自己造成了“经济人”与“道德人”之间的人格分裂和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价值紧张,并因而使经济学陷入了愈来愈“不讲道德”的困境和使伦理学愈来愈沦为只会空洞说教的意识形态工具。然而事实是,“斯密问题”是一个只有在特定的论域中才有意义的问题——严格廓清这一点,无论是对于我们理解斯密通过“看不见的手”实现经济与伦理的自然关联,还是作出重塑现代经济与伦理再度结盟的努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同情心”理论是斯密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道德情操论》一书的出发点.通过阐述“同情心”的内涵及特点和“同情心”道德衍生品及各种情感的合宜程度,并以“同情心”理论审视了当代大学德育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了改进当代大学生德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孟德维尔思想体系中的"经济人"是纯粹利己主义者,没有给道德留有丝毫余地,在孟德维尔体系中,只有"利己"这样一个终极目标,道德是手段和奴仆;而亚当·斯密思想体系中的"经济人"则是在"同情"尤其是正义约束下的行为者,在斯密体系中,"利己"和"同情"两者都是终极目标,都有自己的活动区域,因此孟德维尔和斯密"经济人"活动的范围大小是不相同的.这一差别还导致了他们各自自发秩序理论中的构成要件不同.而现代经济人的发展刚好割裂了经济学与伦理学,因此,孟德维尔是不完善的现代经济学中"经济人"的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6.
亚当·斯密为我们留下了两部不朽著作:《情操论》和《国富论》。而在这两部著作中,他都谈到过人性问题。前者侧重于人性的刺他方面,后者侧重于人性的剁己方面,从而形成所谓的“斯密问题”,我认为“斯密问题”是不能成立的,同时,这两部著作包含着他丰富的人性观理论。我就以此为裁体,对亚当·斯密人性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具体内容予以深刻挖掘、剖析,从而为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自律型道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凸现它应有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斯密问题"指亚当?斯密的两部代表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之中关于人性标准的矛盾问题.本文将文献资料中对"道德人"与"经济人"实际上的统一性的论述加以总结和归纳,然后从另一个角度简单阐述了对二者统一性的理解--即只要有一个"良好"的制度,那么道德人与经济人会自然而然的产生统一.  相似文献   

8.
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构建了一种同现代社会秩序相适应的道德哲学体系,不仅为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开启的英国现代化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其关于政治修明、法律严正、社会包容和经济自由的学术思想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现代化亦具有重要启发。作为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围绕劳动分工和市场交易、普遍勤劳和资本积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等,构建了一种同现代社会秩序相适应的理论经济学体系,不仅为经济学所有之前和所有之后的发展提供了问题和尺度,而且对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具有一定启发性。  相似文献   

9.
从1987年出版的《伦理学与经济学》到2009年出版的《正义的理念》,印度著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的伦理经济思想的发展呈现为一个不断丰富和系统化的过程。通过阐述伦理学方法与工程学方法在经济思想史上的传统地位,森重申了伦理学与经济学的互动关系。以此为基础,森建立了一个以"非正义"为核心概念的正义论。在对契约论的先验制度主义特征展开批判之后,森选择以个人的"实质自由"作为评估非正义的信息焦点。森的伦理经济思想为伦理经济学主题的界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人类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水平决定人类对社会科学的认识推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钱津研究员撰写的经济学著作《劳动论全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出版),包括《劳动论》、《劳动价值论》和《劳动效用论》3部专著,对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经济学基础理论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1.
"经济人"的行为从个体层面看,是完全的利己行为;从社会层面看,是须兼顾利他的行为;从经济行为的作用机制看,是在"看不见的手"调控下的伦理行为。亚当.斯密为经济人行为提供了伦理学的道德基础,从而论证了"经济人"行为的合道德性,最终,自利的"经济人"通向了互利的"伦理人",利己行为转化为善。  相似文献   

12.
用经济学的概念及方法来研究法律问题,被称之为"法律的经济分析"。在经济学说史上,亚当.斯密第一个把经济学分析扩展到法律制度,成为当代法经济学的真正鼻祖。在《国富论》中,斯密通过对学徒法、谷物法等一系列法律的经济分析,揭示了法律制度对经济系统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理性经济人”不仅是西方主流经济学解释人类行为的一把钥匙,也是其庞大经济学体系的重心和支点。本通过重释“斯密问题”,揭示了“理性经济人”假设所蕴涵的科学逻辑和局限,并对“自利原则”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14.
重温了斯密的价值决定理论,提出以下观点:第一,斯密一共提出了五种价值决定理论,分别为耗费劳动论、购买(支配)劳动论、负效用论、生产成本(费用)价值论和支配力价值论;第二,斯密的价值决定理论不是互相矛盾的,不存在所谓的二元论,其中心思想是生产费用价值论;第三,斯密提出的耗费劳动价值论是生产费用价值论的一种变形;第四,斯密没有提出收入价值论,那些认为斯密提出收入价值论的观点实际上是混淆了成本和收入这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民营企业经济行为选择中的伦理缺失带给人们很大的现实困惑。"斯密难题"并不昭示某种矛盾,斯密认为经济人和道德人是内在统一的。基于此的理性分析表明民营企业兼具营利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与支持,必然要寻求经济目标与伦理价值取向的统一,实现伦理经营。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民营企业经济行为选择中的伦理缺失带给人们很大的现实困惑。“斯密难题”并不昭示某种矛盾,斯密认为经济人和道德人是内在统一的。基于此的理性分析表明民营企业兼具营利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与支持,必然要寻求经济目标与伦理价值取向的统一,实现伦理经营。  相似文献   

17.
用经济学的概念及方法来研究法律问题,被称之为“法律的经济分析”。在经济学说史上,亚当&#183;斯密第一个把经济学分析扩展到法律制度,成为当代法经济学的真正鼻祖。在《国富论》中,斯密通过对学徒法、谷物法等一系列法律的经济分析,揭示了法律制度对经济系统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当人类迎来新世纪的时候,诚信问题却成为世界性的话题,也成为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道德建设”的命题之后,理论界加强了对诚信道德的研究,即更加重视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诚信问题。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蒋璟萍教授所著《诚信的伦理学分析》一书,就是研究诚信道德的力作。  相似文献   

19.
苏伟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12(4):F0003-F0003
当人类迎来新世纪的时候,诚信问题却成为世界性的话题,也成为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道德建设”的命题之后,理论界加强了对诚信道德的研究,即更加重视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诚信问题。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蒋璟萍教授所著《诚信的伦理学分析》一书,就是研究诚信道德的力作。  相似文献   

20.
富兰克林的代表作《自传》中所倡导的十三条美德典型地反映了韦伯所描述的资本主义精神;富兰克林伦理品格中的自利、理性和受约束性使他成为亚当·斯密笔下理想的经济人形象,道德和经济行为完美的结合使他迥异于身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的"现代经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