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包含人力资本要素的C-D生产函数模型,以1996-2009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对北京市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平均水平的提高,对于北京市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此外,实证结果还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对于北京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劳动力人口数量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则相对显著。  相似文献   

2.
教育产业是社会再生产增值链中的一环,具有实现和创造价值的经济功能。从短期看,扩大教育投资可以通过产业链的连锁效应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从长期看,扩大教育投资能够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扩散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更新,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济结构、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国民经济和谐、稳定和集约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利用河北省2007—2013年地区面板数据,运用计量方法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内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及其大小。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河北省技术创新存在正溢出效应,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存量等因素对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起到促进作用而贡献度较小,本地企业类型虽然表现出对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有促进作用但并不显著。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力资本存量要素在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作用方面,贡献度大大高于其他要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乡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在于人力资本的不断增长,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具有溢出效应.本文以卢卡斯模型与新古典增长模型为基础,创建了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在城市与农村的两区域模型,进一步分析了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在城市只进行城市内部的内溢性,而在农村很大部分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的外溢性.  相似文献   

5.
在引导经济运行向“新常态”调整过程中,高效的财政政策效率至关重要。采用31个省级行政区2007—2013年数据,利用超效率DEA测算了财政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投资效率以及财政综合经济效率,结果表明:省级财政支出普遍有效;东部沿海地区财政技术创新投资效率普遍较高;西部地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财政支出综合经济效率则普遍较高。财政效率影响因素双效应面板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方式、财政收支规模、税收结构和税率等均显著影响财政投资及综合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6.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关系是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利用中部8省和西部12省(市)的1998~2012年工资性收入、人力资本投资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计量模型,研究发现中部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有利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但中西部的省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工资性收入的增加的效应比中部地区更大。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深度发展背景下,人力资本已逐步取代物质资本成为制约现代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研究微观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后果具有重大意义。选取2007-2010年沪深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人力资本投资作为解释变量,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人力资本投资与公司市场份额和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否会因公司产权性质和所处行业特征而有差异。实证检验发现,相对于竞争对手更高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带来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市场价值,不同产权性质和不同行业特征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具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利用1980~2010年的数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挤出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显示出比基础设施投资更强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通过实证分析认为要使基础设施投资能够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应该提高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以及使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的投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9.
内生增长理论强调人力资本和R&D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现有研究却往往忽视了人力资本可能是影响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门槛因素。在构建一个二部门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31个省市2000-2014年的数据,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R&D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等。结果表明:理论上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依赖条件,即在临界值两侧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可能存在基于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中国省级层面的R&D投入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形成了基于人力资本的显著三重门槛效应规律,且这种非线性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其他条件有关系;中国省级层面的人力资本随着门槛变化形成等级,且人力资本属于高等水平的省市数量较少,各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参差不齐,具体表现在人力资本属于低等水平的省份数量逐年减少,大部分地区人力资本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只有少数地区人力资本到达高等水平。因此,我国应在增加R&D投入的同时加速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并优化其效用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全球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贸易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对全球资本流动尤其是国际直接投资产生了重大影响。现有的理论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一体化对FDI的静态效应,主要包括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引致的效应以及投资创造和投资转移效应;二是一体化对FDI的动态效应,主要包括规模经济、促进竞争、技术扩散、政治经济改革、经济增长等中长期效应。而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投资效果的检验。  相似文献   

11.
基于泰尔指数的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城乡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我国城乡之间存在的人力资本投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这种有益作用的发挥。使用泰尔指数分解的方法来测度城乡之间和城乡不同单位内部的差异和不平等程度,可得出不同地区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资差异呈不断扩大趋势的数量化界面,这对于制定合理政策缩小城乡差异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政府人力资本投资角色选择及其政策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人力资本投资的自身特性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使政府不仅成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成为人力资本投资的组织引导者、社会人力资本投资的推动者、人力资本市场的培育者和行为规范者,而且成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最大受益者。因此,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教育-人力资本-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依赖、互为条件。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的互动关系:教育的发展促使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增长可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从而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三者之间可以实现一种良性循环。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促使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才能实现贵州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黑龙江省的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其经济总量已经突破万亿元。经有关部门的初步核算,黑龙江省在2010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36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9年增长了12.6%。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投资使得劳动者不再具有劳动力市场上的同质性。人力资本投资对劳动者的离职决策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人力资本投资会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和双方的合作剩余,降低劳动者离职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人力资本投资可能会增加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增加雇主对劳动者的敲竹杠行为,从而降低劳动者的公平感,导致其采用离职来表达自身不满。  相似文献   

16.
泉州经济社会事业的长足发展得益于丰富的侨资、侨力、侨智资源。对泉州侨资形成与发展进行历史考察,回顾泉州引进侨资的历史谱系,分析泉州侨资在投资地区、投资产业、投资形式、资金来源地方面的结构特征,阐述其对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对泉州侨资的发展进行趋势分析,以期提出前瞻性的思考和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显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均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盘存法和受教育年限法测算我国的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利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分别分析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误差修正(VEC)模型,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手段研究三者之间的长期动态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GDP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短期内经济增长要依靠物质资本的大量投入,人力资本贡献相对较小,但从长期来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持续显著的效应。因此,我国应平衡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比例,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提高人力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   

18.
利用面板模型对西部地区1978—2009年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信贷投入促进农业产出增长的作用比较明显,而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方面则显得比较乏力;农业信贷资金的产出弹性逐渐得到改善,农业产出对信贷投入的响应更趋积极;农业产出和农村居民收入对农业信贷利率的变化不敏感,农村金融市场上信贷配给的现象依然普遍;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效应存在省际差异。因此,应完善农业信贷的征信机制,增加农业信贷资金的有效供给并调整投入结构,调整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农民收入结构,以增强农业信贷投入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