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多边投资条约破产的情况下,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对促进国际投资的自由流动发挥了重大作用.对"投资"定è义的宽窄程度将直接影响国际投资条约适用范围的大小,本文专门讨论中外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中对"投资"的定义,通过对不同的"投资"定义的分析,结合我国外资立法的具体规定,分析我国签订的BIT与外资立法中存在的法律冲突问题,以籍对我国外资立法的完善提出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在多边投资条约破产的情况下,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对促进国际投资的自由流动发挥了重大作用。对投资定义的宽窄程度将直接影响国际投资条约适用范围的大小,本文专门讨论中外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中对投资的定义,通过对不同的投资定义的分析,结合我国外资立法的具体规定,分析我国签订的BIT与外资立法中存在的法律冲突问题,以籍对我国外资立法的完善提出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晚近国际双边投资条约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不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总体变化特征是调整对象日益专门化、投资保护标准日益提高、争议解决方法日益多样化等.伴随着这些特点的出现,东道国对外资的管辖权也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本文主要阐述晚近国际双边投资条约的一些显著变化动态.  相似文献   

4.
双边投资条约(BITs)是资本输出国与资本输入国之间签订的保护私人投资关系的协定。双边投资条约的签订有助于改善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大量流入。但盈利是资本的天性,外资免不了东道国的经济主权发生摩擦和冲突。如何解决瞎一问题?本文以中国的双边投资条约的实践为研究对象,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国际投资自由化的趋势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国内产业的保护显得十分重要。本分析了我国现行外资立法与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中有关投资规范的差距,提出完善外资立法,加强对国内产业的立法保护构想。具体为;(1)利用国际规则达到自我保护;(2)在国际规则框架内寻找政府政策保护;(3)建立保护国内产业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已到了最后阶段,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定中有关国际投资的规则必将对我国外资法产生重要影响。分析我国外资立法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联系世贸组织法律体系对投资措施的具体规定,要求我们必须从立法体制和法律内容进一步调整完善我国外资立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成为重要的资本输出国,中美、中欧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的深入,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仲裁机制对我国的深刻影响日渐凸显。这就要求我国及时应对,对国内的相关法律机制作出适时调整,通过司法机制的衔接,国家豁免立法和对我国仲裁法的修改等举措,保护我国国家利益和我国投资者利益,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国的仲裁机制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国际投资的发展,投资保护范围的扩大,投资者与东道国所签订的合同往往亦属于BIT(双边投资协定,下同)保护的外国投资。若东道国违反合同义务,投资者一方面可以依据合同提起合同索赔;另一方面,在特定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根据BIT提起条约索赔。由于各方对有关BIT中存在的"伞形条款"存在不同理解,对伞形条款的适用总是存在分歧未能得到最终解决。本文通过对"伞形条款"的历史演变进行分析,提出伞形条款可以将合同义务提升为条约义务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双边投资协定在国际投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投资的确定则是正确运用双边投资协定并合理发挥其功效的前提。中国大陆目前已经签订了127份中外双边投资协定,其中对投资的规定有共性有个性。本文通过对已经生效的100份中外双边协定中的投资定义进行整理分析,以期寻找其中投资定义的特点与缺陷,并结合国际投资仲裁实践,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的重构与革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 ,多层次全方位地剖析了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在立法导向、体系设计、立法技术和内容上的缺陷 ,并从经济和法律的角度对其成因进行了研究 ,最后参照世界各国的外资立法通例和国际条约及国际惯例的要求 ,就外商投资企业法与《公司法》等国内法的衔接和与TRIMs协定等国际条约的接轨 ,提出了打破原有合并立法模式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出台及国际社会在海洋法层面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双边投资协定通过“领土定义条款”的形式将领土以外的水域纳入适用范围。但因双边投资协定碎片化的特征,不同双边投资协定的领土定义条款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国家在不同水域所享有的主权性权利、管辖权的类型和范围亦有较大差异,使得特定双边投资协定能否在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国际海底区域、其他国家管辖水域等非领土水域的适用,以及能够对哪些具体的涉海投资实现保障都需要单独加以判断。作为国际投资领域和海洋法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国,中国应重视双边投资协定和海洋法之间的联动关系,以两者之间的互动为契机,尽快使更多双边投资协定能够实现在非领土水域的适用,并通过海洋法实践进一步扩大双边投资协定的适用范围,从而追求涉海投资保障以及有效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目标的共同实现。  相似文献   

12.
区域贸易协定(RTAs)中投资规则的形成既与区域经济组织和集团的兴起相辅相成,也与国际投资的多边、双边条约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规则新动向.我国从一个单纯的外资输入国变成了既有外资输入也有资本输出国情,使我国在签订RTAs投资协定时,应该把握对于投资规则中投资自由化价值取向,投资协定的模式,以及以投资自由化价值取向的深度规则的确立.以此来维护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3.
李晓燕 《大众商务》2010,(4):239-239
为了统一规范解决东道国与外国投资者间的投资争端,1965年3月,世界银行制定了《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议公约》。我国于1993年1月7日正式成为《ICSID公约》的成员国,我国在许多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中都规定了解决投资争端的仲裁机制,ICSID仲裁机制的发展变化使我国开始面临一些新形势和待决问题,那么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利用ICSID仲裁机制的发展成果,使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护的同时国家主权也免受侵害,是当前我国投资立法和条约实践中必然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中例外条款出现了可仲裁性扩张的趋势.笔者从案例分析的视角揭示出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例外条款可仲裁性扩张的启示,并从理念、制度和实践方面阐述了中国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晓燕 《大众商务》2010,(2):239-239
为了统一规范解决东道国与外国投资者间的投资争端,1965年3月,世界银行制定了《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议公约》。我国于1993年1月7日正式成为《ICSID公约》的成员国,我国在许多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中都规定了解决投资争端的仲裁机制,ICSID仲裁机制的发展变化使我国开始面临一些新形势和待决问题,那么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利用ICSID仲裁机制的发展成果,使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护的同时国家主权也免受侵害,是当前我国投资立法和条约实践中必然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国际投资中的间接征收往往以保护东道国的健康、安全、环保等公共利益的形式出现,加上国际投资协定中对间接征收定义不明确、认定标准不统一,经常引发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纠纷.如何区分间接征收与无需赔偿的正常外资管理措施,反映了保护私人财产权与维护公共利益之间永恒的张力,需要做出审慎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7.
本文拟对双边投资协定中解决争议的仲裁条款方面做一些探讨,对我国双办投资,协定中的仲裁条款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双边税收协定中饶让抵免条款对我国涉外投资的影响效应,运用2003~2010年37个国家的宏观面板数据,通过一个简单的实证分析模型分别检验了外国予以我国的税收饶让对外国对华直接投资(FDI)的影响以及我国予以外国的税收饶让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DI)的影响。结果表明,税收饶让明显刺激了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但并未发现税收饶让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据此,建议在进行双边税收谈判与协定签订时,既要争取外国对我国的饶让抵免优惠,也要积极给予对外投资战略合作国家以税收饶让,从而充分利用国际税收协定,促进国内战略资本的优化布局,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协调。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最惠国待遇条款在国际投资协定里十分流行,但是它并不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在基本涵义一致的情况下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表述和适用范围在国际投资条约里各有差异和变化.对于具体的国际投资协定中的最惠国待遇条款,要结合国际投资条约的具体条款,运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条约解释规则加以解释,才能够准确把握和恰当适用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在双边投资协定中国民待遇条款的行为逻辑包括需求、类型和供给三个维度,分别与国家资本流动活跃度、国家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比例,以及国内国际规则差异度密切相关。通过改革开放初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三个时间节点上中国国民待遇的国际和国内法律实践分析,阐明中外双边投资协定中的国民待遇条款和中国对外开放发展之间的深刻联系。为合理平衡中国对外开放与规制主权,适当规避中国卷入投资争端风险,中国未来投资协定应谨慎明晰准入前国民待遇适用条件,明确国民待遇例外,逐步扩大准入前国民待遇的适用对象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