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在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社区巳成为老年人的主要生活区域。关注社区老年人的生活.不仅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更易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目标实现。增进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幸福和快乐,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基本理念。建设和谐社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楼组比家庭大,比社区小,是构建社区和谐邻里关系的重要平台。在邻里关系普遍淡漠的今天,创新社区楼组范式,明确"三个延伸",完善"三个机制",畅通居民的沟通渠道,夯实文明社会的基础,成为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微观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为构建和谐社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诸如优化城市建设与规划、维护社会道德及文明行为、提高业主生活质量、解决再就业问题等,给社会带来了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社区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一个健康、成熟的和谐社区,应该是社区与政府、社区与企业、社区与社会、社区与自然、社区与居民良性互动的社区,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区.但目前社区建设中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社区发展的规模、水平和质量,都与构建和谐社区的目标要求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要改革社区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和社区居民自治的作用;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强社区法制建设,搞好社区治安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5.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区,对于实现全社会整体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实现构建和谐社区的目标,社区建设应注重在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上下功夫,以此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6.
许红寨  王皇 《现代经济》2007,(6S):92-93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微观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为构建和谐社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诸如优化城市建设与规划、维护社会道德及文明行为、提高业主生活质量、解决再就业问题等,给社会带来了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社区是特定居民生活的社会共同体,和谐社区需要充分运用非物质资本。从社区发展的意义上看,各种非物质资源是社区发展的资本。人文资本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前提,文化资本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人力资本是和谐社区建设的核心,道德资本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关键。和谐社区建设需要充分发挥非物质资本的作用:弘扬和谐精神,发挥非物质资本的整合效应;推进社区治理,发挥非物质资本的创新效应。  相似文献   

8.
物业管理企业参与和谐社区文化氛围的营造,响应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号召,对住户和物业管理企业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在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能力的基础上营造和谐社区文化氛围、从前期介入开始构建和谐社区文化氛围、在小区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的搭配中渗透和谐社区文化氛围、在普及物业管理知识的过程中倡导和谐社区文化氛围、让和谐的人际关系支撑和谐社区文化氛围、让物业管理行业公信度保障和谐社区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回顾和政策分析等方法,首次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区福利财政内涵外延、价值理念、理论基础、制度框架与基本特征等,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公共财政与社区福利财政制度建设的国家行动战略,为构建和谐社会和中国特色福利社会的和谐社区基础,奠定了社会公共福利财政制度化基础。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是和谐社区,构建和谐社区的关键是社区福利制度;社区福利制度建设的核心是社区福利财政,社区福利财政制度实质是政府福利责任的承担;社区福利财政是社会公共福利财政和公共财政制度框架的基础与主体部分,战略地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区、和谐社会是一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秩序井然的社区环境和社会环境,有什么样的物业管理,就有什么样的社区环境,也决定了产生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要从和谐社区的构建抓起,而要落实和谐社区的建设,就要从物业管理工作抓起。  相似文献   

11.
社区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公众参与则是有效提升社区和谐的关键环节。明确公众参与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地位和作用,针对当前社区建设中公众参与的现状与不足,寻求改善公众参与的有效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需要,也是实现社区自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社区是社会的基层单位,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石,通过对发达国家城市社区建设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为我国社区建设、构建我国和谐社区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来自于和谐社区。为了在"小政府,大社会"的背景下建设和谐社区,总结多个小区的实践,更好地构建和谐社区,2007年1月21日,北京市业主委员会协会申办委员会在国资委机关安定门办公区举办了百家社区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北京市首届业主委员会年会。本次会议吸引了北京市数百个小区的业委会主任、各大媒体、高校学者、房地产律师团、特别是实践领域的诸多专家和业主的参与。大会由业主委员会申办委员会的发起人、新纪元家园业委会主任齐建新先生主持,与会者做了精彩的发言。  相似文献   

14.
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对促进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近些年来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的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为此,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必须要强化对和谐社区稳定的认识,构建和谐社区犯罪的长效防控机制,推进和谐社区警务的力度,深化和谐社区治安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研判移民安置主体的社区满意度与旅游支持度,是明辨生态移民实施绩效和遗产旅游地发展前景的重要依据。 方法/过程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期望理论,选取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实证对象,构建出囊括社区归属感、社区参与、居民期望、旅游影响感知、社区满意度与旅游支持度等潜变量的非递归模型,以厘清移民安置区居民的社区满意度与旅游支持度内在关系。 结果/结论 结果表明:1)安置居民的社区满意度与旅游支持度相互影响。2)旅游感知对遗产旅游地安置社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是双向的。3)居民期望对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业发展呈现正反馈。4)社区归属感和社区参与对旅游成本感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培养遗产旅游地安置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增进社区居民对旅游业的参与程度,有助于提升搬迁群体利益获得感。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又是一项有机的系统工程。应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和社会上对和谐社区实行“四位一体”的构建。否则,忽略一项,将殃及其余,最终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生命力。具体而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社区政治地位1.提高社区个人的地位。在实践中,认真贯彻《宪法》规定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社区人或单位人,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都要受到社会的重视。2.提高社区人群的地位。社区人群较复杂,但这些人群大多是体制下的产物。在农村,村民群体是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在城市,下岗群体是经济体制改革下的产物。这些群体,他们完全有权和其他群体一样,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3.提高社区组织的地位。一是配强领导层———社区党组织。针对社区党员组成复杂的特点,采取“联合舰队”模式。社区党组织为“旗舰”,将社区的不同类型,互不隶属和各自独立的党组织,以自愿的形式结合成一个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能发挥集体功能的组织联合体。二是配强决策层———社区代表大会。社区代表大会由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的代表组成,每年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决定社区的重要事情。三是配...  相似文献   

17.
孙清鹏 《现代经济》2009,(12):92-9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区,社区是由若干个物业小区构成的,所以物业管理工作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基础性基石。各级主管部门要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使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有机结合,建立四位一体管理制,提高社区建设和管理水平,建设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和谐社区。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内许多物业管理公司积极投身于所服务社区的建设中,为和谐社区的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仅有较少数的物业公司在社区建设中基本达到了企业、社区居民、社区居委会三方互惠互利、共赢的目标,而大多数物业公司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付出较多,收获甚少,参与社区建设的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9.
单位制社会解体和货币分房政策的推行导致了城市社会形成了多元权力主体参与的社区物业关系,这些多元的权力主体代表主要有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公司。从社会学互动理论分析这三方的角色、互动关系、互动形式以及通过冲突的控制,建立三方沟通协调机制以实现三方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建设和谐社区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20.
社区发展是社会建设的基础,社区文化是促进社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共建共享和谐社区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也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促进社区丈化的健康发展,关键是政府的作为、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共建和群众的参与,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充分发挥全社会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使和谐社区丈化建设取得实效,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地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从而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