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大会主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报告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从毛泽东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民族危亡中确立社会主义道路以救国;到邓小平第二代领导集体揭示了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本质,并且开创了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领中华民族走向经济腾飞;再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特色社会主义道的坚持、拓展和逐步完善,成功地把中国  相似文献   

2.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理论界和思想界长期关注与思考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但由于他们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历,所以对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需要后人在实践中进一步地探索。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此都形成了各自的动力观。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实践,也逐渐形成了改革动力观、科技进步动力观和创新动力观。  相似文献   

3.
冯桂芬继承了儒家前贤的重农思想,又注重吸纳西方先进的科技人文知识,在长期的现实感知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农业发展观,提出了诸如复宗法、均田赋、兴水利、行机械、重农桑等为主要内容的振兴农业主张。这些主张,顺应了当时历史情境下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乱世农村生产秩序的重建和农村生产力的恢复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邓小平关于调动农民积极性的理论和实践农业的发展和繁荣,关键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对此,邓小平同志有很多精辟的论述。早在60年代初期,他就指出:“农业要恢复,要有一系政策,主要是两个方面的政策,一个方面是把农民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农民能够积极发展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面对国际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三农"思想,确立了我国21世纪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为我国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生产力决定现代农业组织演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85~2005年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和农户性质变迁的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决定农业组织演进的变化过程。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存在状态,产生了农户打破自给自足和"小农均衡"状态的经济剩余。农户作为配置和利用农业生产要素的经济组织,正从传统农户和商品农户向现代农户转变。促进我国农户向现代农业组织演进的根本途径是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家庭承包责任制作为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重要举措,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这项改革推动了农业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农业技术进步,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受到了广大农民的一致欢迎.因此,有必要对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绩效进行具体研究.  相似文献   

8.
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及对民营经济认识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我们党对民营经济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经过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对民营经济认识的不断探索,民营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和历史意义逐步得到确认。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报告和2004年3月《宪法》修订案,将进一步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消除思想观念和政策体制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襄樊市从当地实际出发,大胆将股份合作制引入山水资源开发领域,激发了农民的开发热情,调动了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股份合作制既是推进多种经营产业化的有效途径,又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第二次飞跃的重要突破口。一、深层动因:多种经营新飞跃呼唤新的组合方式发端于so年代初期的农村第一步改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进多种经营跃上了~个新台阶。1978年至1994年,襄樊市多种经营产值由ZO多亿元增加到4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33%上升到61%,农民纯收入增加额的6O%来自多种经营。但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实践进程中…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对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中的认识是不同的 ,也是有其时代和阶级局限性的 ;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民问题的正确理论以及解决农民问题的政策和策略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广度 ,但在个别问题上带有一定的空想因素 ;邓小平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 ,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 ,对农民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了新的角度、新的结论和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发展是关键,农民增收是核心,农业仍然是现阶段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河南省县域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既直接影响全省农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是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借鉴精致农业成功的发展经验,研究河南光山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业保险是促进农业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构建2001-2015年全国31个省份的农业投入产出与污染排放面板数据,利用GML指数方法对农业绿色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将其分解为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技术效率,然后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影响。主要结论有: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技术进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业保险对农业绿色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农业保险对绿色技术进步的促进大于其对绿色技术效率的抑制作用,从而使得其对农业绿色生产率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观光农业对农户经济收入影响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观光农业已成为农村的一种新兴产业,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观光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的互补渗透,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利用发展农村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劳动力就业渠道,从多方面、多层次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智能化技术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并深入到了农业农村的各个领域,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而新型职业农民则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着示范、辐射和引领的积极作用。因此,新型职业农民这一群体采纳智能化技术的行为对我国农业发展有着难以忽视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基于实验经济学,重点分析了认知特征、政府的补贴及不同的风险收益类型对新型职业农民智能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然后依据已有研究提出假设,并通过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认知特征对新型职业农民智能化技术的采纳行为存在正向影响;政府补贴有助于新型职业农民接纳智能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并与补贴的金额呈正相关;与风险偏好型的激励政策相比,规避风险损失的激励政策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影响程度更显著。最后根据验证结果提出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智能化技术使用率的建议,以助力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问题已引起社会关注,而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关键在于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在阐述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农业科技创新的紧迫性,深入分析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因素,在生产手段、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面,提出农业科技创新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现阶段农民增收缓慢的体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引发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合理的体制是妨碍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根本途径是对传统农业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农业现代化的规律性与中国农业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以来的100多年,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要特征是高度的商业化、资本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工厂化、知识化、社会化、国际化交织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历史经验表明,农业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是化"农",就是农民比重大幅减少、农业比重大幅下降、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的过程,资本参与利润平均化的规律与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是并行不悖的。当前我国面临的两大实践难题是,如何实现小农制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如何培育农业资本的生成机制,归结起来就是"人往哪里去"和"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资本农业和外向型经济。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论思想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促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率的背景下提出的,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十分丰富的内涵。它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它着眼于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水平,把农业现代化提升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同步推进的命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文章通过对近年来农民收入状况的分析指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从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落实减负政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及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五方面论述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目标是为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势必要求农民现代化。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并存的情况下,实现农业现代化就需要按照现代农业的标准“改造”小农户,而“改造”小农户主要指促使其增加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知识、更新农业生产经营理念,并提升自身生产技术水平。“改造”小农户本质上是提升小农户人力资本水平的过程。从“服务小农户”“提高小农户”和“富裕小农户”三方面看,以提升小农户人力资本水平为内涵的“提高小农户”更具长远性、战略性与根本性意义。从提升小农户人力资本水平角度审视,现有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模式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型、返乡农民工+小农户型以及公司+基地+农户型是当前或今后的理想模式选择。但由于其自身仍然存在着或这或那的不足与缺陷,目前这些理想衔接模式在发挥提升小农户人力资本水平方面尚存在着诸多不足,仍需进一步地做好相关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