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管理和生产活动日益复杂化,作为例外罚的过失犯罪日益增多,从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的角度来看,对过失犯罪中的疏忽大意过失和过于自信过失,各有其不同的内涵和特征,处刑上也大不相同。充分认识这些内容,可以正确理解刑法相关条的含义,并准确认定犯罪的过失情况,以便正确地确定过失行为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
关于贿赂罪,我国现行《刑法》规定有行贿罪等6个罪名。这些罪名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分析比较其中相近易混的罪名对完善立法和司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应修改《刑法》有关条款、归并单位行贿罪和介绍贿赂罪,以更好地从严打击贿赂犯罪。  相似文献   

3.
共同过失犯罪作为共同犯罪问题中最有争议的部分之一,围绕这一问题存在有诸多学说。其中日本刑法学界的研究最为深入,其研究成果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我们应在比较中加以吸取,以更好地完善我国共同犯罪的立法及司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关于偷税罪的立法是从1979年《刑法》开始的,但该法对偷税罪的规定几乎只是一个名分。历经多次司法解释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1992年《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之后,有关偷税罪的立法不断改进。1997《刑法》整理了司法解释以及《补充规定》对偷税罪的有关规定,重新对偷税罪立法作出权威性规定。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偷税罪的司法解释进一步完善了偷税罪的立法。  相似文献   

5.
共同过失犯罪的处罚范围,应当取决于各国统治阶级在立法时对客观存在着或可能存在着的共同犯罪现象的容忍程度,以及更好地预防(共同)犯罪的刑事政策的需要。本文在共同过失犯罪的成立范围上,限定为"共同过失正犯(包括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之间构成的共犯)",和"故意教唆、故意帮助与过失实行行为之间根据部分犯罪共同说形成的共犯",以期能更好地实现刑法的法益保护机能,并在其与自由保障机能之间寻求能保障、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于洗钱犯罪的规定十分细微而具体,为各国审视和思考本国刑法规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为微观的思路本文对《公约》与我国刑法有关内容进行了立法上的比较分析,同时以此为视角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与论证。剖析了我国刑法关于洗钱犯罪的立法现状及理性依据,并就不同法系之间相应理论问题进行了协调性与衔接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危害公共安全罪作为一个类罪名、章罪名,被规定在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分则第二章,仅次于《刑法》分则第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重视和予以重点打击的态度。而对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公共安全”的准确界定,无疑对正确把握危害公共安全罪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刑事责任能力制度对现实司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立法规定应当做到最大程度上的合理与科学。随着现实世界的迅猛发展变化,我国现行《刑法》这方面的规定与客观情况之间的矛盾已逐步凸显,为了缓和以至消除这一矛盾,使《刑法》能更好地调整现实社会关系,我们势必要以刑事责任年龄为重点,综合多方面因素对刑事责任能力中有关规定进行适当修改、调整。  相似文献   

9.
转化犯是我国现行刑法的首创,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但关于转化犯的理论及实务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本罪与转化罪之间的界限不够明确等,分析现行刑法转化犯规定之不足,提出合理的立法、司法建议,从而防止转化犯的滥用造成司法的不公。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刑法贪污贿赂罪犯罪主体规定的适正性,维系中国腐败犯罪治理的成效,受到理论与实务界的共同关注。在腐败犯罪被广泛关注的背景下,惟加强与国际反腐机制的对话与沟通,中国的反腐败立法方能实现腐败犯罪治理成效的重大突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提供了较为成功的立法范本,以《公约》为视角,审视现行刑法关于贪贿罪犯罪主体的规定,探寻其所客观存在的缺陷并加以重构,是中国惩治腐败犯罪国际化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1.
虚假广告犯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蔓延。本文就虚假广告罪的概念、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及客观方面进行解读,得出如下结论:立法上要明确界定虚假广告罪的概念,其罪的主体要增加到广告推荐者,并且在此罪的主观认定上实施严格责任。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刑法》有关“贷款诈骗罪”的设计,将“单位”排除在贷款诈骗罪的主体之外,“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要件难以认定,罪状面窄。建议将单位列为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增设贷款虚假陈述罪。  相似文献   

13.
学科建设在大学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科建设中存在着“虚”与“实”的对立和统一,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虚”“实”两个方面,才能做到“虚实相济”、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的具体情况,并参考国外的相关立法经验,认为我国《刑法》等法律中对于未成年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应予以修改,即降低未成年人的相对刑事责任年龄标准,将刑事最低责任年龄降低至12周岁,将行政法规当中有关未成年人的适用年龄与《刑法》中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挂钩。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假账十分严重,记假账已成为各国社会公害、世界性难题,会计假账是横跨会计学、法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会计假账刑事责任是会计假账责任体系中处罚力最强、威慑力最大、约束力最硬的一种假账责任,在治理经济犯罪中具有举足轻重而无法替代的效应。在分析现行假账刑事责任制度缺陷的基础上,对现行假账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进行了探讨,以加大打击会计假账行为的力度,维护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国际刑法中的海盗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研究海盗罪的概念及特征角度出发,分析了对海盗的认定与惩治;鉴于目前国际法关于海盗罪构成条件的规定明显限制了对海盗罪的全面有效惩治,在对国际法上海盗罪的概念及构成条件与当今海盗罪案发特点相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现行国际公约应将此罪的犯罪主体、主观方面、行为对象以及犯罪地点等要素重新予以界定的观点,并对当今应如何放宽海盗罪的认定条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保险诈骗罪频发的犯罪态势下,司法实践中相关疑难问题的解决对遏制犯罪具有现实意义。鉴于法制完善是遏制保险诈骗犯罪的关键性和基础性因素,应从体制上解决保险诈骗罪的主体、罪数以及相关共同犯罪认定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交通肇事罪的主体要件应针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判断非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是否构成犯罪应当以行为人是否是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驾驶非机动车为标准;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但在实践中应正确理解和适用;指使者不能以交通肇事罪中的共犯论处,而应视具体情节定罪。  相似文献   

19.
虚假广告侵权一直被视为一般侵权行为,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然而传统的过错责任适用于各类虚假广告侵权案件有许多弊端。实际上虚假广告侵权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一般侵权行为,其特殊性催生了过错推定责任。由此则引发虚假广告侵权的二元归责问题,即对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以及推荐者适用传统的过错责任,对广告主适用过错推定责任。虚假广告侵权二元归责的理论基础为社会化责任原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罪罪名、犯罪构成及刑事责任进行解读,从而得出:该罪的名称应是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罪,而不应该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主体中的自然人最低年龄应当降低并把单位纳入其调整的范围;主观认定上应采纳严格刑事责任;刑罚配置上应增设罚金刑和资格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