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十二五”规划为高职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学校和学生数量与普通高校并驾齐驱的高职院校,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多元文化激荡更加激烈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性,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多元文化使学生主体思想表现出多元化,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模糊了学生在多元文化中的价值判断,同时也提供了更多思想资源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随着来华留学生不断增多,如何帮助留学生融入学校生活、保障留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学生管理问题。依托社会认同理论,以来自42个国家的168名来华留学生为被试,考察来华留学生多元社会认同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以及社会支持感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留学生的心理适应和总体适应水平随来华时间呈由高到低再提高的“U”形趋势;留学生多元社会认同水平越高,学校适应越好;社会支持感中介多元社会认同与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民族主义是一种促使人们认同民族和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而此种认同与中国固有的文化及政治认同“家”和“天下”不一致。鸦片战争后,原有认同的近代形态“地方主义”和“天下主义”逐步消解并归化于民族主义的认同之中。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最终成型的时间是抗日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以阶层式崛起的创业者群体,因被主流经济文化逐渐认同为“经济脊梁”,而使得他们总是被“精明强悍”、“春风得意”等众多极富“欢颜”与“悦心”的辞藻包围着。同时也被人们理所应当地认为,拥有着世间最浪漫的生活和最多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海口作为省会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众多“城中村”,这些区域一致保留着原始的“公神”崇拜,保留或修建了各类“村庙”予以供奉。“村庙”在精神依托、社会活动、宗族亲缘关系等方面发挥着民俗学意义上的作用。但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村庙”出现了被拆毁或变换用途或勉力留存的现状,因此再次发掘“村庙”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现实作用和精神意义,探究当下海口以“城中村”地区为主的社区文化建设,关照“原住民”和“新移民”的相处模式、文化认同、精神交往,具有传承传统文化和融洽新社群关系的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第三产业企业文化的服务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同文化,是由企业领导倡导,为全体职工所认同的本企业群众意识和行为的准则。第三产业的企业大部分是服务性企业,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服务文化”。因此,本人就第三产业企业文化的服务文化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化认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和心理前提。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支生机勃勃的力量,青年的文化认同状况是进行和谐社会建设所必须考虑的因子。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审视当前青年在认同主导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所出现的不和谐音符,剖析其深刻诱因,进而探寻解决青年文化认同问题的路径,这将对青年树立理性文化认同的观念和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恭、宽、信、敏、惠”,是学校升格后大力推崇的思想教育的“传家宝”。学校施用软实力,从严教导师生,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成人立事,修身养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8所乡村学校的实地调研,呈现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师的社会认同困境,主要表现在群体内的自我认同偏低,群体间的他者认同遭受挑战。此外,乡村教师的社会认同受性别、教龄、职称等因素的影响。乡村教师社会认同困境的成因主要有:价值观的迷惘、文化信仰的迷失、发展空间的局限。为了促进乡村教师社会认同的发展,有必要采取干预策略,为此需要改善乡村环境,重视乡村学校的建设;关注乡村教师的多元需求,调动乡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文化引领的作用,提高乡村教师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的生存环境日益改善。但是,由于我国的“后发型”特征,使得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各种不适。其中包括文化认同方面以及对现有体制方面的“排异反应”。为此,应针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和自身治理体制建设,创新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1.
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身份认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伯端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1):121-124,137
文化认同问题是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态度与民族文化的未来息息相关。调查显示,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正面临着种种的文化困惑和文化挑战,他们的国家民族文化身份、校园集体文化身份、性别文化身份等认同现状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将文化身份认同概念引入高等教育理念,才是完整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2.
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校辅导员 ,如何工作才能获得国家、社会、学校、学生、家长对其“角色”的认同 ,这是急待研究的课题。辅导员“角色”有“为人师表”要求、爱岗敬业要求、工作能力要求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支柱和本质所在,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历史发展方向,以先进的理论为基础并在实践上具有可操作性,具有其他价值体系不可替代的先导性和影响力,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性,能够充分反映时代发展的趋势,成为我们“党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有效地引导我国当代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社会思潮,进一步增强公民价值认同,消除社会认同危机,形成最大限度的社会共识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14.
《全国商情》2007,(12):86-87
如果将2006年形容为中国直销文化的“转轨年”,那么用来形容2007年的中国直销文化的,只有“入轨”这个字眼。在行业格局渐趋明朗、申牌竞争渐趋平和的大背景下,这一年的中国直销行业、从整体上表现出了一种高调发展、低调变革的气质,这也造就了2007年中国直销文化建设在已然成形、正规的基础上.继续谋求深刻认同与广泛影响的主旋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体育文化是整个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通过各种体育现象与关系的研究,提示出体育意识的形成。校因体育文化是在学校体育这个主要空问所形成的文化形态,本文通过对校因文化、体育文化与校因体育文化理论上的分析,加深对“三个”文化内涵的认识。从而有利于摆正其文化地位,使之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嘉兴学院学报》2009,21(6):F0003-F0003
10月22日上午,由我校和韩国关东大学校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东亚经济文化论坛”在嘉兴学院隆重举行。来自韩国关东大学校、韩国明知大学校、俄罗斯伊尔库次克国立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等国外大学代表团和国内来自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著名高校的专家教授,与我校教师、学者欢聚一堂,共同就“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东亚经济文化合作”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种“软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和认同。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支柱。检察文化是检察人员群体道德风范的自我表达,也是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精神指引。检察文化建设要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执法办案能力、传递检察正能量、弘扬地域文化特色有机结合,将检察官的个人价值和检察机关的整体价值统一起来,充分利用当地人文特色和历史资源,把先进的文化理念融入思想教育之中,引导检察人员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操守,增强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曾经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立足于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高等学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思想政治工作在学校工作…  相似文献   

20.
企业认同最基本的两个问题是“为何需要认同”和“对何达成认同”.企业认同理论可以建构两个基本维度,即“员工-企业”的维度和“企业-社会”的维度;前者为企业内部市场提高劳动效率,提供员工对企业认同的情感因子;后者为企业外部市场提高竞争力,提供社会对企业认同的特殊优势.员工、企业、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为企业实现和谐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