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上海投融资平台宏观、中观和微观风险寻求其风险传导机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较为完整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预警机制。研究结果显示,2008—2012年上海城投控股投融资平台始终处于高风险状态;微观风险因素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影响最大;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预警方法应因地制宜。研究结论为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预警方法提供了修改和补充,也为其预警机制的构建提供了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上海投融资平台宏观、中观和微观风险寻求其风险传导机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较为完整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预警机制。研究结果显示,2008---2012年上海城投控股投融资平台始终处于高风险状态;微观风险因素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影响最大;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预警方法应因地制宜。研究结论为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预警方法提供了修改和补充,也为其预警机制的构建提供了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获得了快速发展,集聚了相当大的债务风险。现行干部考核制度、政府与银行间"亲密"关系和地价的持续快速上涨是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现状,形成原因的分析,提出建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预警体系,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各项管理制度和改革地方政府收支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搭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地方财政压力的重要措施。然而作为一种临时性的救市举措,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构建具有非规范性特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弊端,隐藏着以债务偿还风险为中心的一系列财政、金融与经济风险。因此,当前应该未雨绸缪,以化解地方债务偿还风险为重点,及时建立并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运行的风险监控与应对机制,优化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行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也暴露出投融资平台企业信息不透明、治理结构不完善、责任主体不清晰、有效监督不足等问题,多依赖于政府财政担保,容易出现过度负债和流动性风险。化解投融资平台风险的主要措施包括建立投融资平台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风险预警体系,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等,为同级政府及监管部门有效地把握投融资平台的信用风险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当前地方投融资平台风险主要体现在信贷规模急剧扩张导致的债务风险,以及过度依赖土地资源受房地产市场影响过大的财政风险。宏观调控压力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控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地方投融资平台要在进一步注重制度创新的同时,更加有效地化解平台投融资的制度风险,寻求更加市场化的投融资方式,以期在城市化进程中继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前地方投融资平台风险主要体现在信贷规模急剧扩张导致的债务风险,以及过度依赖土地资源受房地产市场影响过大的财政风险。宏观调控压力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控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地方投融资平台要在进一步注重制度创新的同时,更加有效地化解平台投融资的制度风险,寻求更加市场化的投融资方式,以期在城市化进程中继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建立和发展是财政机会主义在我国制度背景下的特殊表现,并存在双向羊群效应,这使得中国地方投融资平台在短期内迅速积聚巨大风险,并可能从不同路径传导至中央政府和宏观经济运行层面。为防范这一风险,除应多管齐下克服双向羊群效应,迅速遏制地方政府利用投融资平台的过度融资冲动之外,也应建立克服地方政府财政机会主义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赁币政策的执行,各级政府投融资平台出现了飞速发展的态势.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一些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规模过度膨胀,负债规模已经超过了地方财政的收入总额,其背后潜在的风险逐渐加大,急需采取措施清理和重构.本文首先简述了新形势下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随后通过对近年来地方投融资平台运作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从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两个角度提出了促进地方投融资平台清理与重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风险越小。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对防止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出现财务危机、阻止投融资平台风险转嫁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当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内部控制主要存在内部控制环境不佳、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预算管理不规范、内部控制执行不力以及监督不足等问题。因此,应基于COSO框架,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做好风险评估、加强预算控制、搞好信息披露和强化内部审计等方面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控制其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