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漏洞形成的原因有多种,如法律规范的滞后性、抽象性等。法律漏洞一般可分为认知与无认知、自始与嗣后、开放与隐藏等几大类。法律漏洞可采用类推、目的论限缩、利益衡量等方法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2.
情事变更原则是现行统一合同法新设原则,但只在《合同法》中有少数几条特别规定,无一般性规定,形成新的法律漏洞。本文试就新的法律漏洞加以剖析,从而提出弥补漏洞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保险代理人的法律监管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保险代理人作为非直接民事责任主体,客观上有极大的趋利动机,而我国保险代理人的法律监管制度却具有立法上的价值缺陷和技术漏洞,使其几乎成为法律监管的盲点。尤其是保险法之反代理欺诈机制很不健全,比如具有核心地位的最大诚信原则居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保险代理人。本文在分析制度缺陷和技术漏洞的基础上,就保险代理人法律监管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大陆和澳门两个法域侵权法律适用进行比较,并分析当代国际侵权法律适用新的发展即侵权行为自体法、意思自治原则、连结点的“软化”处理、侵权行为不同性质的分类等方法的采用,评析两地法律有关规定,指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具有稳定性,但有时会带来不公正。重叠适用法院地法也应从严把握。最后提出两地侵权法律适用冲突的解决方法即类推适用处理国际法律适用冲突的原则和制度。  相似文献   

5.
胡向阳 《企业家天地》2007,(11):223-224
法律漏洞是指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使法律规定在内容上出现欠缺而造成的法律在适用上的困难。本文在分析法律漏洞成因的基础上,对法律漏洞填补的内涵、特点进行了剖析和界定。  相似文献   

6.
加害给付在德国称为积极侵害债权,台湾称为不完全给付,此学说提出的目的在于弥补德国给付障碍法二元化分支法律漏洞,被誉为“法学上的发现”,但在我国,因为研究加害给付的人不多,因而导致理论上的研究不是很深入。本文希望通过对加害给付制度做一个基础性的探讨,以期引起理论界对加害给付制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本着司法程序"公正兼顾效率",以及"禁止法官拒绝裁判"的铁律,要求法官必须对法律漏洞进行填补。然而我国法官在司法中对法律漏洞的填补行为存在较大的阻碍,致使裁判效果不佳。基于法律漏洞填补的一系列现状,为了提高我国司法应有的公信力和至高无上的法律权威,为了得出正当性的裁判结果以及不断完善类案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和统一性,法官填补法律漏洞的行为应当加以规范化。明确各方公权力的界限,适度增加法官的职权内容;健全法律漏洞的填补原则,让法官实现真正的裁量自由;完善法律漏洞的填补方法,让法官真正做到对法律漏洞的填补行为和更好地诠释司法为民。  相似文献   

8.
水行政听证制度是中国水法的一项重要制度,但有关水行政听证的概念以及法律问题还存在许多法律漏洞。通过分析中国水行政听证法律制度中听证范围、听证主持人的法律地位以及听证自由裁量权等问题的探讨,对中国水行政听证法律制度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晒"为例,将从认知的角度对"晒+X"结构功能、语义演变、演变机制做一个全面的阐述。我们发现"晒+X"以类推方式沿用"晒太阳"的结构。其语义演变机制是隐喻。  相似文献   

10.
证据是法律适用的前提,也是当事人胜诉的关键。在民事诉讼中,证据的地位至关重要。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是证据制度完善的主要手段和途径。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证据规则,弥补了现行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缺陷,但该规则的出台与原有的一些制度之间产生了冲突,出现了一些矛盾现象,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现行法律以及司法解释对网络虚拟财物是否属于刑法上的"财物"未做出明确规定,导致司法实务中对侵犯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定性问题存在按计算机犯罪定罪处罚和按财产犯罪定罪处罚两种主要观点。但是,对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以计算机犯罪定罪量刑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网络虚拟财产自身稀缺性、价值性以及排他性等特点,使得其具有"财物"的特征,因而将其解释为"财物"没有超出这一用语本来的含义,符合国民预测可能性,不属于类推解释。  相似文献   

12.
不当得利是民法中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国际私法上的不当得利含有涉外因素,在法律适用上会发生冲突。传统国际私法中规定的不当得利适用原则有:不当得利地法原则、属人法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意思自治原则、适用基本法律关系的准据法原则等,目前根据我国大陆立法状况,为保护不当得利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解决涉外不当得利纠纷,有必要制定国际私法典以完善不当得利法律适用制度。  相似文献   

13.
类比推理是英美判例法适用的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其通常意义上区别于大陆成文法适用的重要方面。英美法判例的适用是一个融合了各种不同形式推理的过程,而学者们大都语焉不详的在该问题上以"遵循先例原则"草草带过,具体的判例法怎样以一种类比的方法进行适用则仍然让人感觉形影绰绰。  相似文献   

14.
赵氏小品在中国小品界独树一帜,其幽默诙谐、别具一格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表演,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赵氏小品语言是语言模因复制过程中产生的变体所导致言语幽默的特殊语用现象,并通过重复和类推两种方式来实现复制和传播。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创业板制度设计中在股本规模、企业成长性、股权流动性等企业评定因素设定与公司法存在着适用上的冲突,并且由于其对上市主体选择模糊和上市交易放任,从而有着较大制度隐患,必须通过建立互动评价法律体系弥补设计空白,优化配置创业板资源,提高新股发行的平稳性,以逐步完善协调其与公司法冲突,最大程度实现设立中国创业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刺破公司面纱,即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对传统法人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它以实现个别正义为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公司人格独立理论漏洞填补者的角色,但如果不恰当地适用该制度,又会导致整个法人制度处于不稳定状态,违背了创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宗旨。我国的新《公司法》正式确认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但这一制度在我国的适用原则、适用条件及适用情形还须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秦简《法律答问》并非具有法律效力的官方法律解释,而是一部法律实务题集。《法律答问》中的"廷行事"也并非成例或判例,而是官府惯例。《法律答问》中的比也并非决事比,而是类推之意。《法律答问》的内涵并非只限于所谓《法经》六篇,而是具有与出土秦汉律篇相一致的内容。《法律答问》是学吏制度的产物,是法律实务教本。  相似文献   

18.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是国际私法中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被形象的视为是外国法律适用中的"安全阀",目前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逐渐认可,但由于公共秩序涵义弹性太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以及私法自治的勃兴,由这一制度涵义的模糊性所引发的自由裁量权的滥用现象越来越多。导致公共秩序涵义模糊的主要原因是公共秩序在不同国家或者同一国家的不同法律中的涵义都不尽相同,另外,法律的滞后性以及立法技术本身的局限性也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应该细化国家利益和道德基本原则的限度,并在立法上明确该制度的适用条件,在程序法中添加公共秩序保留制度适用程序的相关制度,以此来提高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涵义的清晰度。  相似文献   

19.
最密切联系原则以较大的灵活性和弹性弥补了传统侵权法律适用原则的不足,更好地追求实质正义和个案公平,因而为许多国家所采用,但也需要在适用中不断地加以完善。在我国侵权领域尤其是国际侵权领域的立法中应引入最密切联系原则。  相似文献   

20.
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院)就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予以系统规定的司法解释,它第一次明确规定了举证时限制度,弥补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有关证据制度的缺陷,对于提高审判效率,树立程序公正的司法理念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证据规定>的不够完善、案件的千差万别及当事人的法律素质等问题,举证时限制度在施行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本文试就此进行探讨,以期举证时限制度在民事审判中得以正确理解并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