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公司治理是构建体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精神的包括一系列利益主体的多元治理结构。这种优化的多元配置,其激励和约束更有效。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完善我国公司治理,应强化公司社会责任,完善董事会制度和监事会监督职能,完善政府职能,积极修订相关法律制度,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运用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公司治理,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监督制衡机制,一种推动各利益相关者为公司长远利益努力的激励机制,不但能够有效地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对于公司治理目标的实现、对于公司社会责任的强化也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运用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公司治理,在公司内部形成一种监督制衡机制,一种推动各利益相关者为公司长远利益努力的激励机制,不但能够有效地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对于公司治理目标的实现、对于公司社会责任的强化也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全流通下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格局下“一股独霸”使内部治理机制扭曲,市场监控乏力及外部利益相关者监督缺位又导致外部治理缺失,上市公司治理机制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在全流通条件下,上市公司治理体系应强调以内部治理为切入点实施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外部市场监控,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5.
曹小林 《全国商情》2011,(13):47-49
公司治理是伴随着现代企业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它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内部和外部的规范机制来明确对公司管理者和董事会的责任与要求,对他们履行责任的情况实施监督,防范管理者的不良行为,保障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内部审计是现代管理和管理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公司治理的审计活动,可以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和良性循环。本文在认识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基础上主要论述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与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两者是制度环境与内部管理监控系统的关系。良好的内部控制框架是公司法人主体正确处理各利益相关者关系、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重要保证。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应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内控机制,确立董事会在内控框架构建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监督。  相似文献   

7.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公司治理是伴随着现代企业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它通过建立一系列内部和外部的规范机制来明确对公司管理者和董事会的责任要求,对他们履行责任的情况实施监督,防范管理者的不良行为,保障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内部审计是现代管理和管理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治理的审计活动,可以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和良性循环。本文主要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出发,论述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公益基金会的法人治理结构及其体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金会良好的治理结构是推进组织能力和公信力建设的关键。对于基金会而言,因为同样存在委托代理关系,所以也同样有自身特点的法人治理结构。基金会的法人治理结构主要包括理事会、监事会、执行机构及其各自的职责和相互关系。在法人治理结构中,厘清所有权、控制权、监督权、管理权"四权"边界及重心所在,明确各自的权利,是实现基金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通过建立均衡有效的决策机制,提高监事会的法律地位,引入共同治理机制,消解"内部人控制"等,建立起利益相关者、理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权力平衡和问责机制,使基金会走向良好的治理。  相似文献   

9.
行业协会内部治理问题的博弈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近年来我国行业协会发展中存在的内部治理问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博弈论构建行业协会内部治理问题的博弈模型,寻求行业协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均衡点,并进行相应的机制设计。分析得出:权责分明是实现内部治理机制优化的最基本的条件;对行业协会的理事会和监事会应侧重隐性声誉激励与约束,对秘书处等内部工作机构则应侧重显性的激励与约束。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机制。以"国美控制权之争"为典型案例,分别从"董事会中心主义"导致权力滥用、"委托-代理关系"引发逆向选择的道德风险、缺乏对利益相关者有效的激励与监督三个方面剖析了造成"国美控制权之争"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通过对内理顺委托-代理关系、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对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公司外部治理的思路。国美电器控股权之争是中国公司治理的经典案例,对于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能力和治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非营利组织应当承担广泛的法律责任,已经成为实务界与学界的共识。传统观点将非营利组织的法律责任以部门法为标准,界定为行政、民事和刑事三类。这种责任划分形式未顺应法律责任发展前景与我国混合立法的现实状况。以承担对象为切入点,分析法律责任的思考模式,具有对象明确、适用直接的优势,符合诉讼实践的需要。以基金会为例,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法律责任内容,以承担对象来划分,表现为对社会公众、捐助者和受益者的责任。具体以“捐助人、受益人”为核心,赋予两者监督、检查等实体权利,突出基金会对相关利益者的责任承担。责任规范形式采取多样化方式,并与具体部门法衔接。  相似文献   

12.
公信力是社会组织治理主体的合法性保障。以往研究主要从微观组织层面对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进行探讨,忽视了对我国政社关系结构与宏观文化的关注。为此,本文借助世界价值观调查(WVS)2015年的中国数据,考察了政社关系对社会组织公信力的影响机制及文化认知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构建合作型政社关系,公共服务需求的回应性影响公众对社会组织的认知。公共服务需求回应性越强,社会组织公信力越高。其中,权威层级取向的文化认知不具有调节作用,集体利益取向的文化认知起负向调节作用。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供给不仅要关注特殊群体现实需求,更要强调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性与公共性,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加强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建设。这些发现拓展了社会组织公信力研究的理论视角,对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公信力,发挥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会组织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协同作用。当前,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面临着规模偏小、结构松散、可支配资源要素匮乏、社会认同度不高等发展困境。既有外部政策、监督不到位等原因,也有农村社会组织自身内部管理不善的原因。为此。应进一步优化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环境,通过强化乡村共治意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扶持政策落实体系、分类实施监督管理和积极进行指导培训等举措。加快促进各类农村社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慈善事业是一项基于道德的社会事业。美、英两国都十分重视慈善事业的发展,并且各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模式。美国慈善事业的特色包括:民间主导型的实践模式、税收激励下的慈善动机和稳定的社会公信力。英国慈善事业的特色包括:"慈善模式以政府资助为主、民间组织为辅"以及慈善事业具有良好的监管制度。美、英两国慈善事业的实践经验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一是要完善慈善法律体系;二是要降低慈善组织的进入门槛;三是要加强慈善组织的内部结构治理;四是要加强政府对慈善组织的支持力度;五是要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管理与监督。  相似文献   

15.
成本竞争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组织结构与成本管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共生互动关系,通过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的方式来提升成本竞争力是可行的。以春兰集团为例,可以发现权力配置、正式化与激励程度、管理层次的划分以及组织文化等是影响企业成本竞争力的组织因素。应加强价值链管理能力、持续降低组织成本、不断强化组织的创新能力,有效提升企业的成本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各级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体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失真、账实不符等问题,不仅加重了财政负担,还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甚至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流失。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产生的内外因素,从制度建设、岗位培训、资产软件管理、流程监管、清查盘点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是重大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也是民众呼声最高的社会问题之一。无论是从形式上看,还是从内容上看,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已非常完善,食品监管执法不力和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是导致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的主要原因。我国食品监管执法缺陷表现在执法理念落后、监管体制混乱、执法不严、问责不力等方面。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要破除执法运动主义,实现食品安全监管常态化、日常化;要严格执法,落实责任,强化监督,加强问责;要发挥国家和社会的作用,落实食品企业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支柱、政府职能转变的承接者、实现社会整合的新载体、利益表达和诉求的制度化渠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从嘉兴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来看,其数量、规模、结构、资金、人员、内部管理、自身运作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无法与政府职能转换、社会管理创新的需要相适应.因此,急需从转变观念、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组织结构、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保障从业人员权益、改革管理体制,加强外部监管和内部自律等方面入手,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分化与社会多元化是目前中国社会的基本图景,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客观上要求构筑一个多主体合作的新型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组织以其整合协同的功能优势,能够有效弥补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成为协同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但是由于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我国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着制度保障缺失、资源供应不足、自身发展滞后等诸多现实困境,难以真正形成多主体合作的协同治理机制。因此,突破体制阈限,整合社会资源,构建社会组织协同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是社会组织走出困境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在实现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及推动我国公益事业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组织的经费不足、法律制度存在缺陷等等,因此,政府、社会各界以及非营利组织自身都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增强非营利组织自身建设的意识等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