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怀特海从相互依存的动态存在的自然本原出发,将自然存在的关系性与运动性结合起来,阐明自然是生命有机体。一切自然存在物都是过程中平等的主体。人的存在是实有的一部分,"共在"于现实实有当中。只有实现人的过程向自然过程的回归,人类才能获得自然整体运动的认可,重新获得可持续的生机。  相似文献   

2.
孔子作为儒家理论的创始人,其理论体系博大精深,杜会和谐思想是其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相关论述,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的社会和谐思想以"仁"为基础,包括人际和谐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两个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包括爱护生命、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孔予的和谐思想对当今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中国儒学的核心观念是提倡"仁"与"和".其中"仁"是人际关系的价值核心,"和"是社会与政治的价值核心.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前期的美学思想是一种强调自我表现的主情主义.他非常重视文学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主张"生命底文学".生命的文学要求创作主体做一个"伟大的婴儿",做一个"乐观的人".同时,他重视文学与情绪、节奏之间的关系,认为"文学的本质是有节奏的情绪的世界".正因如此,他倡导诗歌的表现自然而然,"诗的创作贵在自然流露",认同宗白华的"诗人底宇宙观以泛神论为最适宜"的思想.他的泛神论思想是在"五四"文化语境中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与"五四"精神结合的综合体.这一思想激发了他对文学本身的理性思考和创作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人是社会的动物"这一著名命题,开启了西方社会——文化对人的经典认识。在各民族的神话或隐喻中,最原始的神大多是女性,与大地相联系。大地是生态系统赖以生息繁衍的最基本的载体,几乎成为自然、生态的象征。因此,大地成了一个充满性别意味的隐喻,既有包容、承载、丰盛的滋养等积极涵意,也有被动、忍辱负重等消极涵意,核心是生殖、哺育和生命的繁衍。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差异带来了两性不同的心理特征、性格气质、生活状态乃至价值取向,造就了不同的生存体验和生命范式。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生命观以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的整体性生命存在为基础,探寻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从唯物史观、辩证法和实践观的视域,去阐释和构建马克思生命观的逻辑结构和理论图式,显现马克思独具特色的生命观理论。这一特色的科学理论有助于突破"非理性"生命观的窠臼、摆脱当下现代性生活的危机、指引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方式,追求生命的真善美。马克思生命观从生命意识、生命发展和生命活动三个向度拓展了生命观教育的新视野,丰富了生命观教育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6.
当下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一些漠视生命问题日益突出.面对这一问题,在各类学校中开展生命教育已经刻不容缓.生命教育的有效展开,应基于人的生命的"自然性""精神性"和"社会性"等特征的理解和实施,这也是人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7.
在诸多的传统文化中,道教提供了完美的生态智慧,把人和天地自然摆在同一层面,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主张以平等眼光、敬畏的态度善待自然万物,遵循"道法自然"、"守道而行"的行为规则,实现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道教的生态智慧为现代社会、自然、人的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是生态旅游独特的精神视野和风景,为"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基于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互动共进这一唯物史观立场之上的,反映的是人、自然、社会的"三位一体"的科学发展思想。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人、社会"三位一体"发展思想的复兴,也是对当代人类发展实践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严重生态危机、生存危机和价值危机等不和谐发展的深刻总结。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校园是新时期办好一所大学的必然选择.构建和谐校园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关怀的教育.当代大学生是整个社会最富朝气、最具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却又是最不稳定的群体.重视对大学生的生命关怀教育,不仅意味着对大学生个体自然生命的关切,更意味着对大学生生命价值与人生态度的引导与提升.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必须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新模式.还要以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健康情感的培养和生命质量的提高,作为实现生命取向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东晋末年的陶渊明,其探求人的生存本体和寻求诗意的栖居成为时代精神的指向;陶渊明终其一生所围绕的中心问题是向生命本体的回归和对生命真性的追求和体验。而陶渊明以为本体的自然生命,也是他的诗歌本体。他以诗歌为人类立传,为人类的生命找到一种“真理”.一种自然的意义,一个大的意义空间。这种意义对一个物质化和技术化的时代是没有意义的,而对于人的生命本身,则是终极的永恒的意义。陶渊明的诗歌和人格都是超时代的。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一种新的生命成长的教育,是教育学进入近现代以来一直不可或缺的紧迫任务。"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凸显了教育学的本质意义,它是关涉生命诗性成长的诗学,它把教育导向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美化、生命形式的变革,诗意的"生命·实践"教育学以点化生命的教育作为教育学建构的原点。但是,"生命·实践"学派依然面对着一些挑战,比如世界的物化、社会的消费化和人的机器化;教育的规训化、生命的平庸化,以及生命教育的普世化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客观描述的方法介绍了"生态与美国文学"文库。以"文学与自然"为主题的文库由自然文学、生态批评、超验主义文学和相关重要学术期刊等构成。文库将在与中国文化的互动中,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生命源于道,由气而化生。道是无形的即形而上的,其生命是无限的;物则是有形的即形而下的,其生命是限的。无形之"道"不仅是万物的本原,更是宇宙的最高法则,是现实世界的价值源泉。生命既然产生于道,生命也由有形的形体和无形的精神(心)构成,生命的本性即道性。因此,生命的本质在于自然天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循道而行,重神轻形,与道同一,追求精神的自由和生命的永恒。  相似文献   

14.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高职教育过于偏重实用知识传授和实用技能培训。生命个体被教育所操纵,人的基本属性被忽视,生命的光辉被遮蔽。基于生命教育的"四导四生"教育体系的提出恰逢其时。文章在阐述中西方传统生命教育思想、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础上,以生命教育为主线,紧紧围绕着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构建基于生命教育的"四导四生"教育体系,旨在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盛唐诗人在山水田园诗中表现出宁静淡泊的自然观照心态。水意象所承负表层的精神内涵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和观赏,深层精神内涵是它与盛唐诗人心境相契合的宁静淡泊的自然之美。水意象体现了盛唐人强烈的功名意识以及对生命的执著,体现了人们悠悠的故园情怀与永恒的乡愁情。  相似文献   

16.
体验,让高校德育充满魅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验与道德成长之间有着天然而内生的亲缘关系。体验内化了道德认知,升华了道德情感,明确了道德选择,其本身就是一种有价值的道德教育。将体验作为教育意识渗透于高校德育之中,旨在强调德育要深入到学校、家庭、社区、大社会生活和自然之境中,向生活世界、自然之境和体验者的心灵世界全面开放,引起人的生命感动,诱发和唤醒人的道德体验,获得智慧地融通复杂的社会生活、自然之境和自己心灵世界的德性。  相似文献   

17.
"生命·实践"教育学形成了具有学派特色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在"天、地、人"合一中构建了"生命·实践"的教学理论。在教学理论方面就教学价值、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重建,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18.
蒋孔阳认为,人类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使人具有了追求生命自由的能力,但要从现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真正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自由,就需要在人与现实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关系——审美。所以,蒋孔阳提出"美是自由的形象",即通过自由的形象(美的形象)来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另外,蒋孔阳还提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所以,美的形象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审美主体的自我本质对象化、寻求生命自由的过程,因此,这样的形象也就会给人带来自由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9.
丁福良 《全国商情》2009,(10):105-106
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本是人的共在,而共在的前提首先是德行.即教人一种适度和节制的生活态度及方式.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就是人的"理性"生活,人的理性能力就是生命赋予人的适应和处理复杂环境和关系的能力,也是人超越其他生命称霸地球的力量.人的理性生活能力也就是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不断发展的文明的力量.各种学校教育是公共教育,教育的目的首先不是学手艺,而是育人.  相似文献   

20.
人本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人又绝非一般自然物,而是与一般自然物相区别的、高度发展了的、特殊的、有生命的自然物。他是自然的异化,是最有智慧的、知情意发展最高的那一部分自然。就此而言,他又是非自然。人是一种非自然的自然物或者说自然的非自然物,一句话,人是文化的动物。从外在表征看,文化的种种形态以“符号”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从内在蕴藏看,文化的深层内核是价值,就此而言,人生活在一个价值的世界中,人是价值的动物。这可以提供我们从另一角度界定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对于动物而言,不存在“价值”问题,周围环境对于动物来说只是一个“物理”的世界、“事实”的世界;只有人才有“价值”问题,他所面对着的根本上是一个价值世界、文化世界、意义世界,一个主体性的充满理想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