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粮食企业改革的目标,“三项政策”为粮改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尽管如此,在改革的进程中,粮食企业依然困难重重。笔者就此对莆田市的莆田县和北岸地区进行调查,并在此作些探讨。 一、当前粮改中遇到的问题 (一)粮食市场管理存在漏洞,顺价销售困难重重。实现顺价销售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要实现顺价销售就必须垄断收购,掌握粮源。据调查,国务院《粮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分析了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中日两国所实施的相应粮食流通制度。两国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都经历了从政府直接管制到政府的间接管制以及向市场调控为导向的转变。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历史以及现状的利弊分析,对促进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多种多样,必须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加以解决。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对策是要适应新形势,树立新型粮食安全观念;要切实保护耕地,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因地制宜,不断优化粮食生产的区域布局;以农业科技为支撑,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新型粮食流通体系;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民收入增加难,源于体制性障碍。为了实现农民增收减负的目标,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包括城乡二元制度改革、农村税制改革、财政投资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粮食流通体制已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和买方市场的要求,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但如何改革不合理的粮食流通体制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在分析目前粮食流通体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结合江苏一年来粮食行业改革的进展情况,提出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应重点选择的几项对策及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能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是政策决策层的主流意识决定了政策的演变、反复与震荡,或者说,政策决策层持有的价值观念与思想理论模式的变化引起了政策目标组合偏好序列乃至政策具体安排的变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演进过程表明了这样的事实:一是粮改的道路曲折、震荡;二是粮改对农业的波动和农民收入的变动产生着直接影响.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粮改应该体现以下思想:一是政策设计要体现政策决策层的效率与公正、安全等价值目标兼顾的信念,赋予政策运作以坚实的经济思想理论基础;二是政府要继续完善对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可能遭受损失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民的补偿机制,以增加改革的社会可接受程度与政治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粮食市场与贸易政策李全根众所周知,中国政府一贯奉行粮食安全保障政策。自1979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更致力于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总体目标是要逐步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中央和地方责权分明、适应市场经济、适合国情的粮食...  相似文献   

8.
<正> 关于“五项改革”,第一是指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国由于农业政策的成功,已经三年丰收,中国粮食的库存现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是由于粮食库存庞大,政府财政补贴也相应增加,我们必须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粮食购销体制的改革。 第二是投资融资体制的改革。因为现在的投资融资体  相似文献   

9.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与粮食销售相辅相成。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粮食购销企业的销售不可避免地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但新的粮改政策又创造了粮食销售的大好前景。可以说,粮食销售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  相似文献   

10.
该报告立足中国粮食产需平衡,充分考虑耕地减少、人口增长的基本国情以及错综复杂的经济利益格局,展望21世纪影响中国粮食供求总量平衡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的一系列对策措施。特别强调要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实现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制度创新,完全符合当前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原则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政策由建国初的粮食自由购销制,到统购统销制,再到合同定购制和“价格双轨制”,然后到保护价收购制度和粮食储备制度,转变过程从1949年到2003年历时54年,这期间还一直实行农业税政策。政策运行结果是农民税费负担日益加重,农业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粮食安全难以保障;另一方面,国家财政进行的各种农业补贴资金越来越不堪重负。迫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压力和加入WTO的要求,为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国家在2004年出台了农业直接补贴政策。政策运行十年来,取得了很好的预期效果,有效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提高,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深入开展下去,农民增收明显。  相似文献   

12.
粮食非主产区的延安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整体进度较慢,在实施产权制度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方面仍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调查发现,改革进程中存在企业自有资金少,累计亏损大及政府力度不够等难点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统计工作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广大粮食统计工作者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等困难,全面做好统计资料整理上报和调查研究等工作,较好完成各项统计任务,社会粮食统计体系已初步形成,为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当前,无论是粮食统计环境氛围、统计力量配套,还是统计工作方式方法上,仍存有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积极应对和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4.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我国改革总格局中相对滞后,目前实行的“敞开收购,顺价销售,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大政策在现实中遇到了许多麻烦,并引发了腐败和低效率,对我国加入WTO的大局造成不利影响。从国内外情况来看,我国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已到了必须坚决实行市场取向改革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全面回顾总结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陕西省分行2004年贯彻国家农村经济政策,根据国务院和上级行要求,积极配合粮棉流通体制改革、支持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深化内部改革、推进机制创新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养老保险是涉及人数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保险项目,一直为世界各国所重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已较为完善,采用社会保险型模式,但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停留在国家保障的模式上,使得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出现了"双轨制"的现象,导致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群体养老保险福利水平差距的日益扩大,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本文从公平的角度分析"双轨制"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以及取消"双轨制"养老保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提出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流通改革的发展趋势与主要任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变化 ,对新一轮流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认为新一轮流通改革的发展趋势是 :大流通、大市场、大集团将是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 ;连锁化、网络化、信息化将成为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提高素质、规范市场、优化管理将成为流通国际化的基本保证。新一轮流通改革的重要任务是 :整合流通资源 ,打造“航空母舰” ;开展流通革命 ,更新流通业态 ;稳步发展连锁 ,建立规范模式 ;积极发展物流 ,重视系统建设 ;改革管理体制 ,实施行为管理 ;加强理论研究 ,提高人才素质 ;加速产权改革 ,推进流通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 政策性业务是国家对粮食流通调控的产物。建国以来,尽管粮食流通体制的形式经历了多次改革,但国家始终保持着对粮食流通不同程度的控制。国家对粮食流通的调控,实际上是对有关方面的利益调整,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国家可以通过适当的财政补偿来平衡有关方面的利益冲突,而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则主要表现为对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再分配。由于接受国家政策任务的是国有粮食企业,其政策性支出最终要表现为财政支出,  相似文献   

19.
从一九九六年起,全国粮食工作将全面实施粮食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两条线运行,这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又一重大举措,充分表明粮食工作已步入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轨道。为顺利开展两线运行,笔者就粮食政策性业务运行中的矛盾及其对策作一初浅的探讨。 一、把粮食政策性业务等同于统购统销是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20.
从1994年初到1997年3月短短的3年时间里,我国市场的玉米价格经历了一个急剧上升和快速下滑的过程。这种局面的形成,其直接原因就是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我国在粮食流通体制和宏观调控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控制好今后玉米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必须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改进粮食宏观调控,培育粮食市场主体,搞好粮油进出口调节,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以保证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