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络群体性事件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可以从现实基础、内在机理、本质缘由与直接诱因四方面进行解析。政府在处置网络群体性突发事件时必须具备系统性、前瞻性思维,要从理念、法律、制度、管理、技术等多个层面进行策略构建。  相似文献   

2.
群体性事件严重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已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群体性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激化的表现.大都是由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引起的,有其矛盾积累演变过程,本文从群体性事件冲突的成因着手,提出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大规模高频率的爆发,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难题,如何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不仅考验党的领导能力,政府的执政能力,同时也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社会的长期稳定。本文通过对群体性事件成因的深入分析,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中的经验及不足,提出了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建立应对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诚然 《大众商务》2010,(1):282-283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的大规模高频率的爆发,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难题,如何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不仅考验党的领导能力,政府的执政能力,同时也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和社会的长期稳定。本文通过对群体性事件成因的深入分析,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中的经验及不足,提出了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建立应对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群体性事件做清晰的概念界定,并基于现有文献对类型归属做明确的划分。深刻阐述社会转型的冲突与调适、刚性稳定的利益悖论、公共危机治理的处置失当、社会心理失衡的非理性应对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深层诱因,以资从制度规范和实践应对的维度,提出建构和完善群体性事件处置的政策体系,解释了强化群体性事件处置的操控性技术的可行性,并借鉴国外群体性事件处置的理论技巧,提出坚持"现场第一"原则、"处境化"思维、警察权的配制与使用等操作化建议,以此使各地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有效经验制度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6.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鲜明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用一般的危机管理方法来应对。成功的农村群体性事件处置案例启示:社会动员是群体性事件应对中的关键环节。农村社会动员的重点对象是基层党组织、宗族力量和地方精英。基于他们在农村社会中的影响力和所起的作用,应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其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不同诉求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进入高发期.对日益频发的群体性事件处置,现有的调控机制并不尽如人意,这不仅说明现有机制本身存在缺陷,更表明在中国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和多元的今天,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处置,需要有更灵活、多元开放的制度设计.借鉴国外经验,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机制应包括三个应对阶段,即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化解.  相似文献   

8.
群体性事件属于公共危机,是中国当代社会利益博弈的极端性方式,是社会情感之结的破坏性消解手段。依社会燃烧理论分析,不平衡性主导的社会矛盾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燃烧物质”,不对称性主导的社会舆论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助燃剂”,突发性主导的具体冲突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导火索”。社会燃烧理论的引入,有助于社会矛盾的沸点控制,有助于科学防范、化解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以实现社会体温正常、社会体态正常。  相似文献   

9.
当群体性事件高发时,如何防范和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突出问题。科学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正确合理地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全方位多视角把握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10.
近期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并有其新的表现形式与特点,这是由复杂的历史背景和诸多原因造成的。总结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经验教训,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遏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蔓延,是维护和发展我国社会稳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原地区6县(市)的调查发现,农村群体性事件多发存在的深层原因是:民众社会心理出现偏差;缺乏畅通的诉求表达途径和合理的利益博弈机制;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存在"政府失灵"等现象。为此,应塑造公平诚信的社会环境,消解群体性事件多发的社会心理基础;构建合理有效的诉求表达与利益博弈机制,促使群体利益纠纷自我化解;提高基层政府的治理水平,妥善解决各类群体性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重大群体性事件频繁爆发,正处于群体性事件高发期。目前群体性事件呈现出频率增加、规模扩大、对抗加剧、组织化高、突发性强、极易激化等特点。一些地方维稳压力越来越大,甚至陷入"越维越不稳"的怪圈,各级党政对群体性事件的重视与关注也日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根本上看,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状况,是长期以来经济、政治及社会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的必然反映。群体性事件治理任重道远,根本途径在于要从相关体制及其改革上找问题、想办法。  相似文献   

13.
处在转型时期的我国社会,各种群体性事件呈现出高发频发的态势,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当前群体性事件尽管表现形式各异,但最终的指向都是政府特别是事发地的基层政府,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有些基层政府应对能力的明显薄弱与不足。基层政府应当从多方面来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综合治理,努力实现标本兼治。本文将在分析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提升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证社会稳定,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把这项工作当作大事来抓。11月25日,湘潭市委组织召开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会议刚刚结束。即日下午,院党组立即组织召开会议,研究落实会议精神,并制定几条行之有效的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具体措施:一是在立、审、执各个环节全面贯彻稳定压倒一切的基本原则。立案庭严把立案关,依法不该立案的案件坚决不能立案,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组织化倾向明显、联动性增强、诱因更加复杂。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各种社会经济矛盾的集中体现,而群众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基层工作薄弱、官僚主义作风、参与人员法制意识淡薄、别有用心者煽动等因素是其发生的直接诱因。要处理好群体性事件,必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矛盾隐患;必须强化基层组织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化解矛盾能力;必须提高群众素质,疏通民意表达渠道,完善社会宣泄机制;必须完善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区分性质,及时妥善处置。  相似文献   

16.
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只有正确看待群体性事件,客观探究其成因,才能采取有效对策妥善处理,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对于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政府应该改变以往应对、处置的传统习惯和做法,转为构建健全的预防体系、高效的预警体系、严密的预控体系,对群体性事件主动出击,在群体性事件出现苗头或者征兆的时候,采取有针对性的预控措施,把群体性事件消灭和控制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8.
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经济和社会改革时期各种矛盾问题的综合反映,对我国的社会治安环境产生了严峻的挑战。“湖北石首事件”代表性地揭示了众多群体性事件表现出来的特点和引发原因,可以从提高公民法制意识、拓宽民意表达渠道、增加政务信息公开和建立官员问责制四个方面寻求事件的解决方法,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从而减少该类事件的发生,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功构建。  相似文献   

19.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内在本质在于事件实质的暴力性,通过暴力理论的研究,重新认识暴力的若干基本属性,可以来诠释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另一种维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应理性地看待和认识暴力,培养一种新的社会暴力理性思维模式,构建新的农村社会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社会群体性冲突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与行政、司法手段比较在妥善处置社会群体性冲突事件中更加有效,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原则、策略,对于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社会群体性冲突事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